羅遠萍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9-300-01
語法教育是英語教育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是英語學習的基礎,對英語教育教學活動起到推動作用,反而會影響到英語教育教學效率的提升。但英語語法教學在英語教學中是一大難題,語法枯燥,宏觀上不容易理解;微觀上,很多細的規則不容易記清。漢語語法和英語語法又有很大差別,故學生在學習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那么,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進行語法教學呢?
一、在語境中感知語法現象
語法的學習應該遵循語言習得的規律。首先,要讓學生在理解語言的前提下,或者在語境中先接觸這個語法現象,體驗這些語法結構在語境中的使用情況,這有得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也是正確運用語法的前提。我在教授九年級unit4 what would you do? 虛擬語氣時,我利用圖片bird, fish, YaoMing, million dollars等設置不同的語境呈現語言現象,讓學生感知體驗虛擬語氣的結構和用法。
T: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a bird?
S: If I were a bird, I would fly freely in the sky.
T: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had 5 million dollars?
S: If I had a million dollars, I would give it to charity.
……
學生在一問一答的過程中,感知虛擬假設的情況是如何用英語表達出來的,學生興致高漲,積極參與,且笑聲不斷。
二、在情境中理解和記憶語法
英語對于我們來說畢竟是一門外語,在初學時,學生會覺得不習慣,而且由于平時生活中沒有去使用,學過的知識往往容易忘記。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中模擬具體的交際情境,通過講解-練習-點評的方式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隨著課程內容的深入,逐漸出現動詞的時態和語態等語法現象,這些語法對英語交際的效果具有直接的影響,因此,指導學生在情境中操練它們的用法非常有必要。
如“I am closing the door.”、“I have closed the door.”、“I will close the door.”這樣把語法現象和具體生活的情境聯系起來,學生必然能夠學得快、記得牢,還能引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課外試著去使用英語。這樣,以后在類似情境下,學生必能脫口而出地說出相似的句子來。
又如在講到“They are flying planes.”時,這個句子表達的是動名詞的用法還是現在進行時態的表達法,它的意思是“它們是飛著的飛機”,還是“他們正在駕駛飛機”呢?如果這個句子出現在一定的情境中,它的意思就不會讓學生感到茫然,也不易混淆。因此在講授語法項目時要盡量結合語篇和語境來進行。再如:借助破杯子、壞了的玩具來介紹形容詞broken,用一杯水來體現a cup of,把幾樣東西放在不同的位置來體現in、on、under、behind等一些介詞的含義。
三、善于用“公式”歸納語法規律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先列舉出幾個的例子,讓學生接觸一系列的語言現象,然后,在此基礎上總結出一定的語法規則。初中大多的語法句子先是在課本中出現,并逐漸增多,再作歸納總結,并輔之以大量練習。教學實踐證明,歸納教學法是一種適合我們中國學生特點的教學法。本人認為,在歸納教學法的基礎上,適當結合演繹法,對加深學生的記憶是種不錯的方法。
例如被動語態的基本結構形式,即be+及物動詞的過去分詞(簡寫為:be+PP.)。這是也是學好被動語態的基礎。進一步掌握被動語態的時態變化,是被動語態的一大難點。這時,不但要學生掌握be在各種時態中及各種句型中的變化,還要學會靈活運用助動詞be的不同形式。在課堂上強調要先寫其結構,后進行個種變化。多練習幾遍后不易出錯,還可進行自我檢查。
又如不規則動詞的過去分詞可以分為:
AAA型,如let, let, let;
ABB型,如hear, heard, heard;
ABC型,如see, saw, seen;
ABA型,如:come, came, come。
從以上各種時態的被動語態“公式”中可以看出,只要把被動語態最基本的結構“be+過去分詞”與時態結構結合起來,攻破被動語態這個中學階段的語法堡壘將不費吹灰之力。
四、利用多媒體助力學生理解語法
在英語語法教學中,運用投影、圖片等教學手段,能為學生創造悅目的英語交際情景,它形象生動、圖文并茂,學生懷著輕松愉快的心情積極參加眼看、口說的學習活動,極大的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
例如在學習人稱代詞時,我是這樣設計語境:
T:(Show some pictures about four famous people.)Who are they?
SS: They are Yao Ming,Liu Xiang,Twins and S.H.E..
T: Listen to me and guess: who is he/she?Can you?
SS: Yes.
T: He is very tall.He is good at playing basketball.
SS: Yao Ming.
T: Yes,you are right.Who can describe the others?
學生對這個話題很感興趣,爭先恐后地舉手參與。從中學生如何積極、如何興奮、如何投入的情形我們可想而知,學生學并快樂著。語言之所以能夠成為一種方便的交際工具,是因為它的系統性。語言的系統性反映在它有極強的規則性,語法規則是語言的主要組成部分,是語言得以成為語言的根本條件之一。因此,無論是從語言的本質、外語教學的實際特點,還是從學習者認知能力的培養的角度來分析,語法教學都應成為外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總之,針對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師可以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使語法教學不再“枯燥”,讓學生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學習語法知識,只有這樣,新課改下的英語語法教學才能在英語教學的全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