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燁
摘 要:我們身在農村,工作在農村,在教學中難免會有困難。只要教者有心,把握時機,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掌握規律,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能力,我相信學生愛上作文并不難。
關鍵詞:農村小學;作文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8-173-01
農村有優美的自然風光,濃濃的鄉土氣息和淳厚的風土人情。這些都是城市所無法比擬的。但農村學生相較于城里學生而言,他們生活中可感知的新鮮事物少,視野較窄,可供閱讀的書籍極其匱乏。對于農村小學教學來說,作文成了語文教師的一大難題,習作成了學生望而生畏的科目。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發現農村小學生普遍存在著對作文不感興趣、作文水平低的現象。通過幾年不斷的探索,我認為提高農村小學生的作文水平應注重以下幾點。
一、注重平時積累,作文也像語文基礎知識、閱讀一樣需要積累,比如好詞、佳句、精彩片段等
1、根據課文內容來積累
“重視文本”也是新課標的要求,而且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都出現“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摘抄中積累材料。如果學生能掌握一些好詞佳句就為寫作做好了鋪墊,能夠讓他們有詞可用、有話可說。比如:在教完《頤和園》這課后,就讓學生以后寫熟悉的景物作鋪墊。
2、通過寫日記來積累
堅持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途徑,由于日記的內容很廣,可寫聽到的、可寫看到的、也可寫想到的。總之,自己的喜怒哀樂都可無拘無束地表現出來。這樣就讓學生有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也能夠寫真實的事情。比如:每組織學生看完一場電影,搞完一次大掃除,都可讓學生把當時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記的形式寫出來。
二、注重學以致用,結合實際及時指導
小學生的知識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師結合課文和生活實際及時指導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十里長街送總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這篇課文后,舉行了一次“我思念的××”為主題班會活動。要求學生把自己最思念的親人(不管是生離的,還是死別的)用幾句話描述出來。(同學們踴躍發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學是這樣說的“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啊,轉眼間一年的中秋節又到了,半年前與媽媽分別的情景又浮瑞在我的眼前,記得媽媽要去廣東的前一天夜晚,我總跟在跟身旁,她出去我跟著,她睡覺我伴著,而且我還緊緊地捏著她的手,生怕她即將離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發現媽媽提著包已跑出了家門,我連頭也沒梳,散著發就在后面追,我邊追邊喊,媽媽也邊跑邊抹淚。到了夜晚,我覺得房子里空蕩蕩的,怎么也睡不著,只好抱著媽媽睡過的枕頭聞聞她留下的體味)這樣的描寫最感人,學生也能說真話、實話。
三、注重作文的評價
教師的評價對學生十分重要。評價得當,能激勵學生敢于作文、樂于作文,因而對學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應根據不同水平的學生給予不同要求的評價,對基礎好的學生要有較高的要求。基礎差的哪怕是用了一個好詞、一個佳句也應該及時表揚。(記得有一次,我發現一個平時作文很差的學生在文章中準確地用了一個表示時間過得很快的詞“剎那間”,于是我在批語中這樣寫道:今后能多看點書,認真作好記錄,教師相信你的作文會更上一層樓!)這樣做,能讓一些差生得到鼓勵,看到希望。
總之,我們身在農村,工作在農村,在教學中難免會有困難。只要教者有心,把握時機,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掌握規律,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能力,我相信學生愛上作文并不難。當他們融入生活中,他們定會以大山一樣寬厚的胸懷,以充滿泥土氣息的質樸語言,在廣闊的作文天地里馳騁作文教學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師必須在教學理論中不斷探索,在教學實踐中獲得啟發,不斷總結經驗,才能于學生有所裨益。
(上接第172頁)教學,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能動會變、形象直觀的特點為學生創設各種問題情境,可激起學生的各種感官的參與,調動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身臨其境的那份怦然心動,學習的興趣定會在欣賞畫面的同時達到高潮,學習的最佳效果也將得以展現。例如,在教《爬天都峰》一課時,把一系列黃山七十二峰的畫面,制作成幻燈,在電腦上依次播放,最后畫面在“天都峰”上定格。接著解說了這樣一段話:“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是黃山七十二峰中最險峻的三大奇峰之---天都峰,它海拔1840米,坡度最險處近乎90度。你想知道一個小女孩和一位老爺爺是怎樣克服困難爬上天都峰的嗎?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這樣,學生通過觀察真實的畫面,聆聽教師的同步解說,對天都峰的奇險有了直觀的感性認識,同時產生了想知道小女孩和老爺爺是怎樣爬上天都峰的探求心理,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充分說明了多媒體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
多媒體輔助教學使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具有潛在的優越性,我們只有不斷探索,充分挖掘其優越性,才能真正發揮其作用,讓學生更好的參與學習,提高教學效果,實現課堂教學最優化。
參考文獻:
[1] 《現代多媒體——走向信息化教育》祝智庭 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年3月第一版
[2] 《教育學》全國教師資格認定考試指導用書編寫組編 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會2007年7月第一版
[3] 《教育心理學》全國教師資格認定考試指導用書編寫組編 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會2007年7月第一版
[4] 張攀峰.王躍生.曾水光 依托頂崗實習構建農村教師多媒體技能培養新模式[期刊論文]-中國遠程教育(綜合版) 2010(2)
[5] 王小賓.影響教學設備使用效益的基本因素分析[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4(4)
[6] 楊曉麗.建構需求導向的農村教師教育體系[J].社會主義研究。2006(6)
[7] 羅樹華,李洪珍.教師能力學[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7.
[8] 邱柏林.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現狀及對策[J].中國教育發展研究,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