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春梅
摘 要:筆者從學生寫作能力薄弱的角度出發,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通過引導學生對詞匯、句子的積累和運用,以及對文章謀篇布局能力的培養等方面進行闡述,來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關鍵詞:豐富詞匯;訓練句子;謀篇布局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9-343-03
一、引言
英語寫作能力是初中生必須掌握的四大語言技能之一。雖然新課改已經走過十余年,教師們為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不斷地努力著,但寫作卻還是深深的困擾著學生。筆者近幾年參加市里統一閱卷,發現學生寫作能力薄弱,表現在:詞匯貧乏、用詞不當;漢語影響、句法無結構;篇章結構不合理、沒有上下文的銜接;條理紊亂;甚至部分學生在書面表達部分則完全空白。針對這些問題,筆者認為要想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教師應從日常教學的基礎寫作訓練抓起,重視語言基礎知識的教學,重視對學生遣詞造句和謀篇布局能力的培養。
二、豐富詞匯為基礎
外語教學的成敗歸根到底要取決于詞匯教學的成敗、詞匯量的多少和學生記憶詞匯和學習詞匯能力的高低[1]。而詞匯是寫作的必要素材,詞匯的使用情況關系到寫作的質量。可見,詞匯對于寫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1、單詞的積累
(1)、活記單詞。單詞的記憶是學生最為苦惱的事情。他們忙于記單詞、聽寫,可是效果不佳。在教學中,筆者提倡并指導學生運用自然拼讀法來記憶單詞。自然拼讀法的基本原理是要求學生掌握代表英語 44個基本音的字母和字母組合以及一些英語拼寫和讀音關系的基本規律,讓學生看到一個英語單詞,就能讀出來;或者,想到一個單詞,就能按照規律拼寫出來,即做到見其形,知其音;聽其音,知其形[2]。學生掌握了這種方法,能大幅度地提高詞匯學習的效率。另外,筆者還指導學生運用加綴法、比較法、聯想法等方法來記憶詞匯。
(2)、注重詞性。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不注意對單詞詞性的區分,在寫作中是詞性濫用。筆者認為從七年級開始,就應該指導學生區別詞性以及不同詞性的不同用法。如“well”和“good”都表示“好”的意思,學生很難正確使用。學生常說:I play basketball good.教師應該指導學生運用副詞“well”來修飾動詞“play”才是正確的,并通過相應的練習使學生能夠正確的區別和運用。
2、詞組的積累
在作文中,若能運用一定量的詞組,則能為文章添彩,提高文章的檔次。因此,教師要注重學生對詞組的積累和運用。引導學生對意思相近、相反的詞組進行收集,并舉一反三地運用,就能寫出多彩的句子。如要求學生運用一般將來時寫一篇作文,學生除了知道用will或be going to來表達這個時態之外,還可運用want to或plan to等來替換它們,以至于整篇作文不會太單調,富有變化。
3、有意義的學習
有意義的材料比無意義的材料更容易記憶。教師在教授新詞匯時,應該創設情境來引出新的詞匯,通過教師示范造句,學生模仿造句等活動,使學生更容易把握詞性、詞義和用法。在閱讀課接近尾聲的時候,很多教師為了鞏固新詞匯,就讓學生孤立的去背誦。學生記得快,忘得也快。筆者認為,可以設計與本課話題有關的語篇結構,對詞匯和句型進行訓練。例如,設計一篇短文,然后選取本課中幾個重要的詞匯,通過填空的形式補全課文大意。這樣,把孤立的詞匯變成有意義的材料,更有利于學生對該詞的理解與運用。
三、訓練句子是關鍵
在英語作文中,我們時常發現中文式英語的影子。教師要重視對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指導學生理解英漢兩種語言表達方式的不同。通過對簡單句和復合句的訓練,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更勝一籌。
1、區別英漢思維
英漢兩種思維模式存在很大的區別,語言學家分別將其歸結為形合關系(英語)和意合關系(漢語)[3]。形合指句子內部的連接或句子間的連接采用句法手段或詞匯手段,英語句法結構重形合。而漢語句法結構重意合,句中各成分的相互結合依靠語義的貫通[4]。英語形合關系講究句子在表達時要考慮人稱、時態、名詞的數等,通過詞形的變化來表達語法關系。如:I like playing chess.和She likes playing chess.比較兩個句子,由于主語人稱的不同,所導致謂語的形式也不同,并且兩個句子還要考慮like doing的用法,句子才合乎語法規則。而這兩個句子漢語意思的表達中,只是存在主語的差別,句子的意思都是完整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體會兩種語言的不同,培養學生從英語思維的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
2、訓練簡單句
教師應該重視簡單句五種基本句型的教學,句型的訓練應該盡早培養,它是學生表達正確句子的基礎和保障。在教學中,筆者經常指定學生運用3到4個詞匯進行主謂賓句型的造句,并指導學生在主干上添加其他修飾語,如添一個形容詞來修飾主語或者賓語,想一個副詞來修飾謂語動詞等,則可以使得句子變得更加富有內容。若學生對該句型非常熟練,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其他幾種句型的學習。還可以加強學生對常見句型:Its+adj+ to do sth.等經典句型的造句練習,把它們套用于實際的寫作中,就能寫出漂亮的英文句子。
3、訓練復合句
簡單句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句型。一篇文章從頭到尾都用這種句式表達,文章就顯得很單調。若在文中運用復合句來替代兩個簡單句,則會使得文章錦上添花。在初中階段學生所學過的復合句有賓語從句、條件狀語從句、定語從句等。學生要熟記復合句的句型,清楚復合句中的主從句、引導詞,勤練習和運用,才能確保學生能運用于作文中。教師還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句型轉換能力。如,把兩個簡單句My sister is young. She cant go to school. 改成含有so … that的復合句。通過句型的轉換,使得文章句子顯得靈活多變。
四、謀篇布局有保障
如果詞匯是構成文章的細胞,句子是血肉,那么,篇章結構則是文章的骨架,而修改潤色則是為其添加美麗的外衣。
1、謀篇布局
考試時,學生在書面表達部分往往看到題目就寫,常出現詞不達意,時態混亂,文章不知所云,卷面涂改不堪等情況。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謀篇布局就顯得非常重要。首先,指導學生如何審題:對所給的寫作題目進行細讀,明確寫作的要求,確定寫作的時態和體裁。其次是構思列提綱,寫出作文的框架:明確題目要求寫的主旨是什么;再根據題中的寫作要點,確定先寫什么,后寫什么,該運用什么詞匯、句型或連接詞連接;層次要清晰,邏輯要合理;最后,確定結尾的內容。再次是寫作:根據提綱列出的要點,完整的表達句子。然后是讀文章進行修改。最后把修改好的文章工整的抄寫到答卷上。
2、修改潤色
新課標中英語五級的寫作目標是:能獨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修改[5]。那么,該如何修改文章?筆者認為可以從語言知識和篇章結構兩方面著手。
(1)語言知識方面。指導學生在修改作文時,注意對句子的時態、語法、拼寫甚至是標點方面的問題的思考。觀察文章句子是否單一,則可以引導學生使用更高級的詞匯和經典的句型或者使用簡單句中穿插復合句的方式來使文章更加的富有美感。還要引導學生觀察文章中是否有修飾詞或連接詞,通過上下文的邏輯關系考慮運用什么連接詞,或注意觀察句子的主干該運用什么修飾詞才能夠使得文章變得有血有肉。
(2)篇章結構方面。若試卷中的書面表達部分,有清晰的段落,則能為作文贏得更高的分數。學生在修改作文時,要思考篇章結構的合理性。不同體裁的作文寫作的方式是不一樣的。例如記敘文,在開頭段,往往是開門見山,點明文章的主題;主體段是由許多的細節句構成,來支撐主題句;結尾段是總結。而議論文在開頭段往往是提出問題,在主體段是分析問題,在結尾段則是得出結論。無論哪種形式,都需要學生勤實踐,才能熟能生巧。
五、結束語
提高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我們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從英語基礎寫作(詞、句、篇)的角度出發,循序漸進的引導和通過大量的訓練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我們堅信,經過長期的積累和實踐,學生的寫作水平將會大幅度地提高。
參考文獻:
[1] 胡春洞,包天仁.中國當代著名英語教學法流派[M].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
[2] 鐘炳芳,李玲.小初英語教學銜接中的英語認讀能力問題研究[A].張叉.外國語文論叢 初中英語教學專輯[C].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2.282.
[3] 朱琦光.了解英語思維,讓書面表達更出彩[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2,(3):43.
[4] 方夢之.譯學辭典[Z].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4.
[5]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