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家庭環境對學前兒童情緒行為問題的影響:樂觀和心理韌性的鏈式中介模型*

2016-05-07 02:30:38邢艷艷王馨蕊張和云于肖楠趙歡歡
心理學探新 2016年2期
關鍵詞:情緒兒童心理

邢艷艷,許 燕,王馨蕊,張和云,于肖楠,趙歡歡

家庭環境對學前兒童情緒行為問題的影響:樂觀和心理韌性的鏈式中介模型*

邢艷艷1,許 燕1,王馨蕊1,張和云1,于肖楠2,趙歡歡1

(1.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應用實驗心理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875;

2.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香港)

采用家庭環境量表、自編樂觀量表、心理韌性量表及優勢和困難問卷對1109名學前兒童進行調查,探討學前兒童的家庭環境特征對其情緒行為問題的影響及作用機制。結果表明:(1)學前兒童的家庭環境對其情緒行為問題有顯著的負向預測作用;(2)學前兒童的樂觀和心理韌性在其家庭環境與情緒行為問題關系中存在多重中介效應,總中介效果量為50.00%,其中通過樂觀這一中介路徑的中介效應量最大。

學前兒童;家庭環境;樂觀;心理韌性;情緒行為問題;鏈式中介模型

1 引言

近年來,情緒行為問題逐步成為公共健康領域的熱點問題,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兒童青少年群體(Hesketh et al.,2011),但近期研究表明,兒童青少年時期出現的許多心理疾病在學前期就已經初露端倪(Wichstr?m et al.,2012),且學前期的心理癥狀和后期出現的問題具有連續性(Luby et al.,2009),表現為在學前期存在行為問題的兒童在其后的發展中出現適應性問題的風險也較高(Timmermans,Van Lier,& Koot,2008)。另外,學前兒童心理問題的發生率在14%~26%之間(Egger & Angold,2006),如果能及早發現影響兒童早期情緒行為問題的因素并及時進行補救,則只需花費較低的成本就可以獲得更好的效果(Escober et al.,2012)。因此,有必要對學前兒童情緒行為問題的影響因素進行深入研究,為進行科學有效的預防奠定基礎。

Bronfenbrenner(2005)的生態系統理論認為家庭是對個體成長影響最大的微系統,對早期社會化極具影響力。發展心理學的大量研究則表明:兒童社會化進程中出現的問題,大多是由人際互動,尤其是來自家庭的人際互動困擾造成的。有研究發現,家庭氣氛越緊張,兒童越容易出現品行問題,家庭氣氛越輕松,越有利于兒童正常行為的形成(關明杰,高磊,翟淑娜,2010)。由此可見,學前兒童所處的家庭環境會影響其情緒行為問題的產生。

以往關于家庭環境對學前兒童情緒行為問題的影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家庭環境中穩定的非過程性變量上,如家庭社會經濟地位、家庭結構、父母受教育程度等(Matos et al.,2015),關于可塑的過程性變量(如家庭成員之間的人際互動情況)的研究大多是相關研究(Cohen et al.,2008)。而家庭因素是如何影響兒童的情緒行為問題卻一直沒有得到研究者的重視。同時,從實證研究看,在兒童情緒行為問題的研究中對個體差異的關注嚴重不足,從個體資源角度來考察的更是寥寥無幾。Connell,Spencer和Aber(1994)提出的人際情境影響模型表明,情境因素會以自我系統為中介影響到個體的行為表現并最終導致不同的發展結果。那么,家庭環境這個情境因素會不會也以兒童自身的資源為中介,進而影響其行為表現呢?隨著積極心理學的興起,樂觀和心理韌性成為研究者越來越關注的個體層面的積極心理品質,因此,為了更好地理解家庭環境和學前兒童情緒行為問題的關系,本研究嘗試從積極心理學角度探討樂觀和心理韌性在這兩者關系中的作用。

樂觀是一種穩定的人格特質,是人們在相似的情境中發展起來的一種類化期望,表現為積極的解釋風格(溫娟娟,鄭雪,張靈,2007)。積極解釋風格在兒童的情緒和行為問題中起緩沖作用(Gardner,2008),表現在當兒童使用固定的風格來解釋事情時,其控制感能夠進一步影響對應的情緒和行為反應。而家庭環境又是影響個體樂觀形成和發展的主要因素,家庭親密度越高,兒童越容易形成樂觀的解釋風格(王靜靜,2010)。且塞利格曼(2011)的假說認為解釋風格是與生俱來的,在學齡前就已形成。因此,樂觀可能在家庭環境與學前兒童的情緒行為問題之間發揮中介作用。

樂觀有助于降低情緒行為問題發生的概率,也有可能是因為樂觀的個體能夠用充沛的精力和持續不斷的努力去應對外界事物,并使個體的心理社會資源得到積累和提升(李金珍,王文忠,施建農,2003),更好地保護個體免于陷入情緒行為問題的風險中。作為一種重要的心理社會資源,心理韌性是個體面對喪失、困難或者逆境時的積極應對和適應(于肖楠,張建新,2005),孫仕秀等人(2013)的研究證實心理韌性可以對個體的情緒和行為起到保護作用。同時,樂觀對心理韌性的正向預測作用也已經得到了大量研究的支持(牛更楓等,2015;Liu et al.,2013)。因此,本研究引入心理韌性這個和風險共存的積極心理品質,以期更充分地理解學前兒童情緒行為問題的發生機制。

根據心理韌性的影響因素模型(Olsson et al.,2003),家庭環境和樂觀的態度是兒童心理韌性的重要保護因子。且已有研究表明:與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及樂觀能夠預測心理韌性(Lamond et al.,2008)。不和諧的家庭環境對兒童情緒行為問題造成的影響可能是由于其不利于兒童心理韌性的培養與發展,使得兒童既缺乏來自和諧家庭環境的支持,自身的應對資源也比較欠缺,導致其面臨情緒行為問題的風險較大。

根據上述理論分析和以往研究結果,樂觀和心理韌性極有可能在家庭環境與學前兒童情緒行為問題中發揮鏈式中介作用。為深入探究學前兒童的家庭環境特征對其情緒行為問題的影響及作用機制,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設:(1)家庭環境通過學前兒童的樂觀影響其情緒行為問題;(2)家庭環境通過學前兒童的心理韌性影響其情緒行為問題;(3)家庭環境通過學前兒童的樂觀-心理韌性中介鏈影響其情緒行為問題。

2 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選取北京市四所幼兒園1109名兒童的家長進行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問卷1046份,有效率為94.32%。學前兒童平均年齡為4.83歲(SD=0.92),其中,男孩542人,女孩502人,未報告性別者2人。小班兒童324人,中班兒童352人,大班兒童370人。

2.2 研究工具

2.2.1 家庭環境量表(Family Environment Scale-Chinese Version,FES-CV)

采用由費立鵬等人修訂的中文版家庭環境量表來測量家庭環境特征(汪向東,王希林,馬弘,1999),該量表能夠較好地反映家庭互動情況(Billings & Moos,1982)。為了更好地考察中國文化背景下的家庭環境特點,本研究選取在中國文化下判別效度和內部一致性較高的四個維度:親密度、知識性、組織性和矛盾性。共36道題目,采用0、1計分。家庭環境總分由三個積極維度(親密度、知識性和組織性)標準化后的分數減去消極維度(矛盾性)標準化后的分數,得分越高,表明學前兒童所在的家庭環境越積極。量表的各項擬合指標為:χ2/df=1.81,GFI=0.95,CFI=0.91,RMSEA=0.03,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76。

2.2.2 樂觀量表

根據塞利格曼(1998)的解釋風格理論編制而成,由家長根據孩子的表現進行評定。共8道題目,采取7點計分,從1“完全不符合”到7“完全符合”,得分越高代表兒童越樂觀。量表的各項擬合指標為:χ2/df=4.01,GFI=0.99,CFI=0.96,RMSEA=0.05,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64。

2.2.3 心理韌性量表(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

根據中文版CD-RISC心理韌性量表(Yu & Zhang,2007)進行修訂,修訂后共21道題目。采取5點計分,從1“從不”到5“總是”,包含能力、忍受消極情感、接受變化、控制感4個維度,總分越高代表心理韌性水平越高。以往研究表明,那些對于目標對象非常熟悉的觀察者可以對目標對象的人格特質做出非常準確且令人信服的評價(Funder,2012)。因此,由家長根據孩子的實際表現進行評定。量表的各項擬合指標為:χ2/df=3.42,GFI=0.95,CFI=0.93,RMSEA=0.05,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92。

2.2.4 優勢和困難問卷(The Strengths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SDQ)

采用Goodman等人(1998)編制的優勢和困難問卷(父母版)測查兒童的情緒行為問題。共25道題目,評估情緒癥狀、品行問題、多動注意不能、同伴交往問題和親社會行為5個因子及困難總分,困難總分是由情緒癥狀、品行問題、多動注意不能、同伴交往問題構成。采取3點計分,從0“不符合”到2“完全符合”,由于困難總分比各個因子能夠更好地識別兒童的心理行為問題,且父母報告能夠提供有益的視角(Croft et al.,2015),因此,選取困難總分測查學前兒童的情緒行為問題,并由父母評定。得分越高,表明兒童的情緒行為問題越嚴重。該問卷在3~16歲兒童青少年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指標(Croft et al.,2015)。困難總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70。

2.3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9.0進行數據分析,采用聯合性顯著檢驗和偏差矯正非參數百分比Bootstrap法檢驗中介效應的顯著性(Taylor et al.,2008)。

由于本研究中所有變量的測量均由學前兒童的家長完成,可能會存在共同方法偏差,因此使用Harman單因素檢驗法進行共同方法偏差檢驗(Podsakoff,MacKenzie,& Podsakoff,2012)。探索性因素分析結果并未出現“只析出一個因子或某個因子解釋率特別大”的情況。據此判斷,本研究受到的共同偏差影響不大。

3 研究結果

3.1 不同水平情緒行為問題的兒童在各變量上的比較分析

根據寇建華、杜亞松和夏黎明(2005)制定的篩查情緒行為問題的標準(正常:0~13分;邊緣:14~16分;異常:17~40分)對研究被試進行篩查,結果發現有40名兒童處于異常狀態,有81名處于邊緣水平,分別占有效被試的3.82%和7.74%。方差分析結果(見表1)顯示:處于不同情緒行為問題狀態的兒童在家庭環境各維度、樂觀和心理韌性上存在顯著差異。具體而言,處于異常情緒行為問題狀態的兒童在親密度、知識性、組織性、家庭環境、樂觀及心理韌性上的得分均顯著低于處于正常狀態的兒童(ps<0.01),在矛盾性上的得分顯著高于處于正常狀態的兒童(p<0.01);處于邊緣情緒行為問題狀態的兒童在親密度、知識性、家庭環境、樂觀、心理韌性上的得分均顯著低于處于正常狀態的兒童(ps<0.01),在矛盾性上的得分則顯著高于處于正常狀態的兒童(p<0.01),在家庭組織性上的得分與處于正常狀態的兒童無顯著差異。此外,處于邊緣情緒行為問題狀態的兒童除了在樂觀上的得分顯著高于處于異常狀態的兒童(p<0.05)外,在其它量表上的得分均與處于異常狀態的兒童無顯著差異。

表1 處于不同情緒行為問題狀態的兒童在各量表上的得分差異檢驗(M±SD)

注:*p<0.05,**p<0.01,***p<0.001,下同。

3.2 變量間的描述性統計與相關分析

描述性統計及相關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結果表明,所有變量間的相關均顯著,相關模式支持做中介效應分析。

表2 家庭環境、樂觀、心理韌性、情緒行為問題的描述性統計與相關分析

3.3 變量間的鏈式中介模型分析

家庭環境、樂觀、心理韌性及兒童情緒行為問題的關系模型如圖1所示。

結果表明:學前兒童所在的家庭環境狀況能夠顯著正向預測其樂觀(β=0.27,t=9.15,p<0.001)、心理韌性(β=0.15,t=5.91,p<0.001),負向預測其情緒行為問題(β=-0.14,t=-4.87,p<0.001);學前兒童的樂觀顯著正向預測其心理韌性(β=0.56,t=21.99,p<0.001),負向預測其情緒行為問題(β=-0.28,t=-8.27,p<0.001),心理韌性能夠顯著負向預測其情緒行為問題(β=-0.22,t=-6.41,p<0.001)。可以看出,中介效應的每個路徑系數都顯著,根據聯合顯著性檢驗可判斷從家庭環境到兒童情緒行為問題的鏈式中介效應顯著。

圖1 家庭環境與學前兒童情緒行為問題的鏈式中介模型

進一步選取可以進行置信區間估計的Bootstrap法進行檢驗,使用Hayes編制的SPSS宏(Model 6;Hayes,2013),重復抽樣1000次,計算95%的置信區間,若得到的置信區間不包含0,則說明對應的中介效應顯著。結果表明,樂觀和心理韌性在家庭環境和兒童情緒行為問題的關系中起多重中介作用。總中介效應由三條途徑產生的間接效應組成,家庭環境經兒童樂觀、兒童心理韌性、樂觀-心理韌性中介鏈對兒童情緒行為問題產生的間接效應均顯著,置信區間分別為[-0.10,-0.05]、[-0.05,-0.02]、[-0.05,-0.02],均不包含0,再次表明各中介路徑均成立。各路徑的效應值及效果量如表3所示。

表3 家庭環境影響兒童情緒行為問題的路徑及效應分解

4 討論

研究發現,處于異常情緒行為問題狀態的兒童在家庭環境的積極特征(親密度、知識性和組織性)、整體家庭環境狀況及樂觀、心理韌性上的表現都顯著低于無情緒行為問題的兒童。這說明確實有必要探討學前兒童情緒行為問題的影響因素。因此,本研究進一步探討了家庭環境對學前兒童情緒行為問題的影響及作用機制。

家庭是學前兒童接觸到的第一個環境,也是情緒行為問題的近端風險因素(Trentacosta et al.,2008)。研究發現,家庭環境和學前兒童情緒行為問題顯著負相關,即兒童所在的家庭環境越積極,其出現的情緒行為問題越少,這與以往研究結果一致(Carter et al.,2004),說明家庭環境是導致兒童出現情緒行為問題的重要因素,積極的家庭環境(親密度高、知識性高、組織性好、矛盾少)可以減少情緒行為問題的出現。

關于家庭環境如何影響學前兒童的情緒行為問題,研究結果則發現樂觀和心理韌性在家庭環境與學前兒童的情緒行為問題關系中起多重中介作用,且存在三條中介路徑。其中,樂觀在家庭環境和學前兒童情緒行為問題關系中的中介效應量最大,這說明積極的家庭環境主要通過促進兒童形成樂觀的品質,進而減少其情緒行為問題的出現。這是因為樂觀對個體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社會適應水平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Hanssen et al.,2014),持樂觀態度的個體在面臨困境時,傾向于將不好的處境和事件解釋為外部的、暫時的、特定的原因(Seligmen,2011),這樣的解釋方式會使個體更全面地看待問題,進而降低陷入情緒行為問題的風險。

此外,心理韌性在家庭環境和學前兒童情緒行為問題之間的中介效應也顯著,這和前人研究結果一致。學前兒童中常見的情緒行為問題,如焦慮、抑郁、注意障礙都和公認的風險因子有關(Wichstr?m et al.,2012),家庭環境則是學前兒童的近端風險因子,消極的家庭環境無法給孩子提供更多的支持,而來自家庭的社會支持與心理韌性有著密切的關系(Bonanno,2004),是心理韌性的非常重要的保護因子。因此,消極的家庭環境會阻礙個體心理韌性的發展,增加其出現情緒行為問題的風險。相反的,學前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具有獲得安全感、愛等心理需要,積極的家庭環境可以滿足他們的這些需要,促進心理韌性自然形成,保護他們免受危險因素的影響,減少情緒行為問題的出現。

而樂觀和心理韌性在家庭環境與兒童情緒行為問題之間存在的鏈式中介效應則進一步驗證了資源保存理論中的增值螺旋效應:擁有一種資源的個體不但更有能力獲得其它資源,而且所獲得的這些資源會產生更大的資源增量(曹霞,2014),即積極的家庭環境可以提升個體資源,個體的各種資源又相互促進,使個體在情緒行為方面獲得更好的表現。這也說明兒童自身的積極心理資源對于解釋為何積極的家庭環境能夠降低其情緒行為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

研究結果為有效預防和控制學前兒童情緒行為問題的發生提供了實證依據:從家庭環境方面來看,要努力營造親密、充滿知識性及組織性良好的家庭氛圍;從兒童自身來看,可以通過參與科學的訓練來習得樂觀,提升心理韌性,進而降低陷入情緒行為問題的風險。

5 研究結論

(1)與處于正常情緒行為問題狀態的兒童相比,處于邊緣和異常情緒行為問題狀態的學前兒童所在的家庭環境更消極,兒童自身的樂觀及心理韌性水平更低;(2)學前兒童的樂觀、心理韌性水平及其所在的家庭環境能夠顯著負向預測其情緒行為問題;(3)樂觀和心理韌性在家庭環境和情緒行為問題之間起多重中介作用。

曹霞,瞿皎姣.(2014).資源保存理論溯源、主要內容探析及啟示.中國人力資源開發,15,75-80.

關明杰,高磊,翟淑娜.(2010).家庭環境及父母教養方式對兒童行為問題的影響.中國學校衛生,(12),1470-1472.

寇建華,杜亞松,夏黎明.(2005).兒童長處和困難問卷(父母版)上海常模的信度和效度.上海精神醫學,17(1),25-28.

李金珍,王文忠,施建農.(2003).積極心理學:一種新的研究方向.心理科學進展,11(3),321-327.

牛更楓,范翠英,周宗奎,田媛,連帥磊.(2015).青少年樂觀對抑郁的影響:心理韌性的中介作用.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3(4),709-711.

孫仕秀,關影紅,覃滟云,張露,范方.(2013).青少年社會支持與情緒行為問題的關系:心理彈性的中介與調節作用.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1(1),114-118.

汪向東,王希林,馬弘.(1999).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pp.134-142).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

溫娟娟,鄭雪,張靈.(2007).國外樂觀研究述評.心理科學進展,15(1),129-133.

王靜靜.(2010).中學生家庭環境,自尊與樂觀心理品質的關系研究.碩士學位論文.山東:曲阜師范大學.

于肖楠,張建新.(2005).韌性(resilience)——在壓力下復原和成長的心理機制.心理科學進展,13(5),658-665.

Billings,A.G.,& Moos,R.H.(1982).Family environments and adaptation:A clinically applicable typology.AmericanJournalofFamilyTherapy,10,26-38.

Bonanno,G.A.(2004).Loss,trauma,and human resilience:Have we underestimated the human capacity to thrive after extremely aversive events?AmericanPsychologist,59,20-28.

Bronfenbrenner,U.(2005).Makinghumanbeingshuman:Bioecologicalperspectivesonhumandevelopment.Thousand Oaks,CA:Sage.

Connell,J.P.,Spencer,M.B.,& Aber,J.L.(1994).Educational risk and resilience in African-American youth:Context,self,action,and outcomes in school.ChildDevelopment,65,493-506.

Cohen,E.,Biran,G.,Aran,A.,& Gross-Tsur,V.(2008).Locus of control,perceived parenting style,and anxiety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JournalofDevelopmentalandPhysicalDisabilities,20,415-423.

Croft,S.,Stride,C.,Maughan,B.,& Rowe,R.(2015).Validity of the Strengths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 in preschool-aged children.Pediatrics,135,1210-1219.

Egger,H.L.,& Angold,A.(2006).Common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 in preschool children:Presentation,nosology,and epidemiology.JournalofChildPsychologyandPsychiatry,47,313-337.

Escober Doran,C.,Jacobs,P.,& Dewa,C.(2012).Returnoninvestmentformentalhealthpromotion:Parentingprogramsandearlychildhooddevelopment.Edmonton:Institute of Health Economics.

Funder,D.C.(2012).Accurate personality judgment.CurrentDirectionsinPsychologicalScience,21,177-182.

Goodman,R.,Meltzer,H.,& Bailey,V.(1998).The Strengths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A pilot study on the validity of the self-report version.EuropeanChild&AdolescentPsychiatry,7,125-130.

Gardner,M.(2008).Children’spositiveexplanatorystyle:Relationstofamilyinfluences,socialstatusandaggression(Unpublished doctorial dissertation).Seattle Pacific University.

Hesketh,T.,Zheng,Y.,Jun,Y.X.,Xing,Z.W.,Dong,Z.X.,& Lu,L.(2011).Behaviour problems in Chinese primary school children.SocialPsychiatryandPsychiatricEpidemiology,46,733-741.

Hayes,A.F.(2013).Introductiontomediation,moderation,andconditionalprocessanalysis:Aregression-basedapproach.New York:Guilford Press.

Hanssen,M.M.,Vancleef,L.M.G.,Vlaeyen,J.W.S.,Hayes,A.F.,Schouten,E.G.W.,& Peters,M.L.(2014).Optimism,motivational coping and well-being:Evidence supporting the importance of flexible goal adjustment.JournalofHappinessStudies,1-13.

Lamond,A.J.,Depp,C.A.,Allison,M.,Langer,R.,Reichstadt,J.,Moore,D.J.,& Jeste,D.V.(2008).Measurement and predictors of resilience among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women.JournalofPsychiatricResearch,43,148-154.

Luby,J.L.,Si,X.,Belden,A.C.,Tandon,M.,& Spitznagel,E.(2009).Preschool depression:Homotypic continuity and course over 24 months.ArchivesofGeneralPsychiatry,66,897-905.

Liu,L.,Hu,S.,Wang,L.,Sui,G.,& Ma,L.(2013).Positive resources for combating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Chinese male correctional officers: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capital.BMCPsychiatry,13,1-9.

Matos,M.B.D.,Cruz,A.C.N.,Dumith,S.D.C.,Dias,N.D.C.,Carret,R.B.P.,& Quevedo,L.D.A.(2015).Stressor events in the family environment that are indicative of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children of school age.Ciência&SaúdeColetiva,20,2157-2163.

Olsson,C.A.,Bond,L.,Burns,J.M.,Vella-Brodrick,D.A.,& Sawyer,S.M.(2003).Adolescent resilience:A concept analysis.JournalofAdolescence,26(1),1-11.

Podsakoff,P.M.,MacKenzie,S.B.,& Podsakoff,N.P.(2012).Sources of method bias i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and recommendations on how to control it.AnnualReviewofPsychology,63,539-569.

Seligman,M.E.(1998).Building human strength:Psychology’s forgotten mission.APAMonitor,29(1),2.

Seligman,M.E.(2011).Learnedoptimism:Howtochangeyourmindandyourlife.New York:Vintage.

Taylor,A.B.,MacKinnon,D.P.,& Tein,J.Y.(2007).Tests of the three-path mediated effect.OrganizationalResearchMethods,1-29.

Trentacosta,C.J.,Hyde,L.W.,Shaw,D.S.,Dishion,T.J.,Gardner,F.,& Wilson,M.(2008).The relations among cumulative risk,parenting,and behavior problems during early childhood.JournalofChildPsychologyandPsychiatry,49,1211-1219.

Timmermans,M.,Van Lier,P.A.,& Koot,H.M.(2008).Which forms of child/adolescent externalizing behaviors account for late adolescent risky sexual behavior and substance use?JournalofChildPsychologyandPsychiatry,49,386-394.

Wichstr?m,L.,Berg-Nielsen,T.S.,Angold,A.,Egger,H.L.,Solheim,E.,& Sveen,T.H.(2012).Prevalence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preschoolers.JournalofChildPsychologyandPsychiatry,53,695-705.

Yu,X.,& Zhang,J.(2007).Factor analysis and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with Chinese people.SocialBehaviorandPersonality,35,19-30.

The Effect of Family Environment on Preschool Children’s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A Chain Mediation Model through Optimism and Resilience

Xing Yanyan1,Xu Yan1,Wang Xinrui1,Zhang Heyun1,Yu Xiaonan2,Zhao Huanhuan1

(1.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Applied Experimental Psychology,School of Psychology,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2.Department of Applied Social Studies,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Hong Kong,China)

The Family Environment Scale,the Optimism Scale,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and the Strengths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 were administered to 1109 preschool children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family environment on preschool children’s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Results indicated that:(1)Family environment had significantly negative direct effect on preschool children’s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2)Optimism and Resilience played multiple mediation effect between Family environment and preschool children’s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and the total mediational effect size was 50.00%,the effect size through optimism was the strongest among the three mediation paths.

preschool children;family environment;optimism;resilience;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chain mediation effect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2012BAI36B03)。

許燕,E-mail:xuyan@bnu.edu.cn。

B848

A

1003-5184(2016)02-0158-06

猜你喜歡
情緒兒童心理
看見具體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心理“感冒”怎樣早早設防?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心理感受
娃娃畫報(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小情緒
小情緒
小情緒
留守兒童
雜文選刊(2016年7期)2016-08-02 08:39:56
六一兒童
情緒認同
商業評論(2014年6期)2015-02-28 04:44:25
“六·一”——我們過年啦!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精品久久人人爽人人玩人人妻| 99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bt欧美bt精品|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 国产打屁股免费区网站| 国产一线在线| 无码日韩视频| 99re66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无码免费|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喷潮白浆直流在线播放| 日韩黄色在线| 99久久国产自偷自偷免费一区| 日韩福利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自拍合集|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91视频免费| 欧美人人干|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 国产成人禁片在线观看| 无码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免费| 日本免费新一区视频| 毛片卡一卡二| 国产黄色爱视频| 91青青草视频| 国产成人h在线观看网站站| 欧美笫一页| 国产精品网址你懂的| 日韩性网站| 亚洲国产午夜精华无码福利| 久操线在视频在线观看|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毛片| 久久亚洲天堂| 丁香六月激情婷婷|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97| 美女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播放 | 久久77777| 国产午夜小视频| 午夜啪啪网| 91啦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激情另类| 久热精品免费| 久久美女精品| av午夜福利一片免费看| 国产成年无码AⅤ片在线| 色偷偷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三级视频网站| 国产在线98福利播放视频免费| Jizz国产色系免费| 99re免费视频| 97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喷潮白浆直流在线播放| 国产91视频免费| 在线播放国产99re| 毛片三级在线观看| 草草影院国产第一页|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区|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 免费毛片全部不收费的| 欧美国产成人在线|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下载| 中文字幕日韩丝袜一区| 国产一二三区在线| 一边摸一边做爽的视频17国产| 免费高清自慰一区二区三区| a毛片免费观看| 狼友视频国产精品首页| 久久人体视频| 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九九九久久国产精品| av在线无码浏览| 毛片基地美国正在播放亚洲| 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成人国产精品网站在线看| 小说 亚洲 无码 精品| a级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高清无码手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