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木日
摘 要:初中階段的地理并不受到重視,學生自然缺乏動力,學習興趣不濃,對地理課程缺乏求知若渴的學習態度。
關鍵詞:初中地理;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8-230-01
初中階段的地理并不受到重視,學生自然缺乏動力,學習興趣不濃,對地理課程缺乏求知若渴的學習態度。所以提高初中地理教學的效果、講效率、出效益,是一件迫在眉睫的頭等大事。
要提高課堂的效率,要遵從兩個基本原則:1、主體性原則“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老師只是給予必要的學法指導,讓學生自主地思考,參與活動。2、探究性原則。教師根據學生現有的地理知識、地理能力,把要傳授的地理知識、地理信息,精心組織在一些引人興奮、使人疑惑的關鍵處,讓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自己嘗試去解開“疑問”,親自探索來獲取地理信息。
課堂的高效來自合理的教學設計,合理的教學設計應該具有:1、趣味性。處在依然貪玩且好奇心重的初中階段,學生對感興趣的信息會倍加關注。如果地理課的呈現方式是他們喜歡的方式,他們的學習勁頭會令人刮目相看。2、針對性。有趣味是很重要,但不可一味為了迎合學生的口味而忽視學習的主題。要讓學生有明確的目的,才能提高效率。3、直觀性。地理課的形式可以多樣化,但切忌一次花樣太多。學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一旦分散就很難再次集中,所以在設計時,一定要力求兼顧直觀,用最簡單的形式呈現課程內容。
課堂教學最主要的因素有三個:學生、教材、教師。若要取得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就要理順這三者的關系,我把這三個要素做個比喻:教材是個待字閨中的大姑娘,學生是個含羞答答的小伙子,教師是口齒伶俐的媒人。上課就像媒人領著小伙子和姑娘來相親。如果地理教師有辦法讓這個名字叫“地理”的大姑娘打扮得入時,招人喜歡,把她最吸引人的一面呈現出來。并且要大力鼓勵這個叫“學生”男孩積極,熱情,主動,多為“地理”付出,這場約會就會有歡喜結果。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學的課堂效果,我認為應做到以下四個環節:
一、布置預習,有備而來
我喜歡在一節課即將結束的時候,提問一個下一節課的問題以引導學生進行預習,因為學生是有備而來的,所以上課時,討論會更積極,聽課會更入神。
二、精彩引入,一見鐘情
每節地理課的開端就好比見面的第一印象,讓學生對這節課“一見鐘情”,后面的學習就會容易多了。精彩的新課導入能大大提高教學效果。
利用圖片、幻燈片、視頻的教學手段,拋棄單純的理論說教,讓學生在形象、直觀的教學中真實地融入課堂,能使課堂變得生動活潑,豐富多彩。
三、善于提問,探究學習
現在流行自由戀愛,不主張包辦婚姻了。對待知識也一樣,我們不要填鴨式地強迫學生學習。老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引導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去吸收他自覺有趣和需要的知識。
四、課堂作業,鞏固提高
要提高地理課的教學效果,課堂作業是非常重要的。這課堂作業就好比兩人相識相戀后,送給對方的“定情信物”,有這“定情信物”這份感情才顯得踏實,有憑證,才不至于愛過無痕。在上課的時候,很多學生是抱著老師講就聽的態度,而沒有思考記憶,聽過則忘。“好記憶不如爛筆頭”,做課堂作業,能達到全員參與,可以及時反饋和減少錯誤。同時也減輕學生課后作業的負擔。
做地理課堂作業1、要求教師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要精心設計教案、課件、作業。2、教師要有緊迫感,盡量壓縮過多的講的時間,要充分利用一節課的前5-20分鐘這一課堂教學的最佳時間,力爭在此時間內完成新授任務,在25—30分鐘內必須把課講完,解決主要教學內容和完成教學目標;3、最后利用10—15分鐘的時間進行課堂作業學生和評講。
這課堂作業要有價值,有特色,但不至于“買不起”。我因材施教,推行“彈性作業”。以往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常常都是統一要求,缺乏滿足學生實際需要的彈性處理。這種布置作業的方式不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了改變這一弊端,在布置課堂作業時,我一方面注意作業“量”的適度彈性,即通常都多準備幾道題,規定所有學生必須完成最基本的鞏固性作業量,這是“保底”的。如果時間允許,學生在完成規定作業量的基礎上,可以自由選擇多做幾道題,提高熟練程度。另一方面,我還注意作業“質”的適度彈性。通常,每節課的課堂作業都是有層次的,有些習題對部分基礎差的學生來說,獨立完成是有難度的。此時,我會進行彈性處理,對少部分基礎差的學生我會給予必要的提示或者親自輔導他們完成。為了提高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我還嘗試放手讓優等生圍繞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內容,自己思考并設計、編寫作業題。然后交由我審查,選取合適的印發給學生做課堂作業。對于自編的作業,學生很樂意完成,作業質量很高,這對于鞏固和理解知識的作用很大。但是,學生設計的作業題大多局限在模仿的層面,因此,這種作業形式并不適宜經常采用,在整理與復習課中采用更加合適一些。
4、眾口稱贊,成就好成績。如果學生本來就對地理有興趣,老師還常常告訴告訴學生:生活中處處有地理,地理知識就在我們的身邊!那么學生會想學地理,認真學習地理,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地理老師應當告訴學生:地理學科很實用,學好地理可以正確使用指南針判斷方向,運用地圖識別方位,估算距離,了解地形;會觀云識天,推測天氣的變化趨勢,并根據當地的氣候特點與天氣狀況來選擇生活方式、合理安排生活;對各種自然與人為災害的發生、防御有正確認識;可以知道地方特征與就業機會的聯系,以調整自己的努力方向,在求職中更有競爭力;可以熟悉地域文化,并能了解與理解異域文化,增強人際的交往和合作。做好預習,上課一開始就引人入勝,探究學習,做好課堂作業,老師還不忘多多宣傳地理好哦,這樣學習地理也是高效的,是會取得好成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