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一平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8-264-01
一節課,孩子們的思維應該是愉悅地向著教學目標流動。要使教學達到這一目的,課堂上我們就必須營造出使思維朝著既定目標流動的心理環境。課堂心理環境,是教學中每一個孩子都具有某一個性特征而表現出來的一個共同的心理現象,它包括對學習的欲望、情感、體驗和興趣等。因為文學作品一般是反映社會生活的,它具有很強的生動性、感染性和思想性,對課文的理解,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展開豐富的聯想與想象。因此,學習的欲望、情感、體驗和興趣等心理現象,是配合特定思維有效流動的良好心理環境。一節課能否營造出和諧、科學的心理環境,教學方法起著決定性作用。因為孩子們學習的動機源于自身內部的力量,而這種力量常常取決于對需求滿足。
我們在課前對孩子們的需求應做好了解。主要方法有:可通過孩子們的日記了解,還可以通過師生交流、談心、發郵件等形式了解,也可讓孩子們在教學過程中及時提出。例如講《羚羊木雕》時,孩子們建議:這篇課文內容不難,只是篇幅太長,不知課文的思路與結構,只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行。于是我采納了孩子們的意見,只使用了圖解的教學方法,就使孩子們輕松愉悅地上好了這堂課,提高了課堂實效,改變了以往枯燥乏味的課堂局面。
一、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情感藝術
課堂教學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藝術,它以課堂為載體,以語言為媒介,通過情感的互動,使孩子們有效掌握知識,進而提高能力。從語言方面看,語言是情感交流的一種工具。我們廣大語文老師要真正提高上好每一節課的意識,只要這樣才能使教師樹立起威信,在學生內心深處建立起信任的基礎,讓孩子們認為你是最棒的。由于師生情感上做到了有效統一,孩子們都愿意與你親近,都敬佩與尊重你,都愿意為您爭光,您還愁教不好他們嗎?
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導入藝術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中的前奏曲和集結號。好的導入能夠調動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它就像一把開啟孩子們智慧大門的金鑰匙。因此,我們要力求導入藝術化,為課堂教學的藝術性開啟一個良好的開端。導入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各有利弊,我們在設計導入時,一定要根據孩子們的身心特點,依照教學規律,結合教學重點來設計導入。例如在課堂中,我經常使用“直觀教具”導入法,有效激發孩子們去探討課文。初中階段的孩子,還偏重于感性認識,他們正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根據這一身心特點,在課堂上應積極采用直觀教具導入。例如講《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一課時,我就準備了五個不同的圖形進課堂導入新課,這樣就極大調動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出問題,一步步地引導孩子們得出答案,最后圓滿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三、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
語言藝術是衡量語文教師教學素養的重要標志。語言藝術要求我們語言要活潑、流利、動聽,能聽于耳、記于心,對孩子們具有有效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教學語言的藝術性,會調動孩子們學習語言的興趣,同時也能提高他們對教師的好感,進而樹立老師在孩子們心中的威信。我們的語言要幽默激趣,要善于傳情達意,要親切動人,要積極健康,能夠給孩子們傳遞一種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同時我們教師語言的規范性,能對孩子們正確理解與使用語言起到示范的作用,能夠使課堂教學效率大大提高。
四、總結
總而言之,提高課堂教學的藝術性是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必然要求,我們廣大初中語文教師要積極創造愉悅、輕松的課堂環境,加大課堂教學的情感投入,注重新課導入和教學語言的藝術性,積極充實教學中的藝術因素。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我們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藝術性和感染力。
(上接第263頁)因此,這道題中,缺失的部分為10。
再舉一例:
例2:2012年學業水平考試中有一題求s=1*2*3*····*7
代碼:Fuction func()
Dim i as integer
Dim s as integer
S=1
For i=1 to 7
S=_______
Next i
Func= "s="& s
End function
觀察該題,這是求前n項積的程序,初始化首項,末項對應都完整,循環體不完整,通過上面的對比,我們很容易知道應該填遞推公式Sn=an*sn-1,去掉下標,找到對應,正確答案s=s*i就不難得出。
將For…Next語句和等差數列進行對比學習,利用數學中所學知識巧過關,在循環語句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理解和掌握效果明顯提高。
四、結論
在信息技術的學習中,涉及到編程語言的應用,在學生的頭腦中還不能展現出清晰的解決思路,只靠空洞的理論描述,是不能達到學習的效果。但是,將數學學科中已經學習的知識點,運用到程序語言的學習中,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應吉康.信息技術算法與程序設計[Z].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1.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