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玲
摘 要:以前在作文教學中總有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就是多數學生不愿意做作文。他們的寫作水平低,而且提高的幅度小,究其原因,我覺得有三方面:一是寫作和生活脫節,與學、讀聽、說的訓練聯系不緊密,學生的生活視角太小,詞匯貧乏,自然寫不出東西來;二是寫作時間倉促,本來頭腦就是空的,又要在作文課上當堂寫完,學生們當然感到頭痛;三是反饋單調,學生做好了作文,教師進行批改,學生得不到充分的指導和幫助,所以作文水平難以高。
關鍵詞:作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8-390-01
以前在作文教學中總有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就是多數學生不愿意做作文。他們的寫作水平低,而且提高的幅度小,究其原因,我覺得有三方面:一是寫作和生活脫節,與學、讀聽、說的訓練聯系不緊密,學生的生活視角太小,詞匯貧乏,自然寫不出東西來;二是寫作時間倉促,本來頭腦就是空的,又要在作文課上當堂寫完,學生們當然感到頭痛;三是反饋單調,學生做好了作文,教師進行批改,學生得不到充分的指導和幫助,所以作文水平難以高。下面根據這三方面談一下我的一'些做法。
一、變單純寫作為學、讀、做、寫結合
教材中每個單元有一篇例文,而且一般例文不一定緊緊挨著作文,所以教學中往往例文與作文課脫節,再加上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小,因此造成學生作文內容空洞,詞匯貧乏,語言不通等后果。教學中,我注意把學習例文,指導閱讀,實地觀察,說話訓練和寫作緊密聯系在一起,使學生的每次作文形成一種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例如,講了<少年閏土>一課后,讓學生利用一周一次的閱讀課和課外時間大量閱讀有關描寫人物的文章,要求學生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神態等方面刻畫人物,進一步體會掌握寫作方法,豐寓詞匯,并結合要寫的“記一個少年朋友”的作文,讓四個學生為一組,說一說自己所定的“少年朋友"的外貌、性格、特點,最后進行寫作,這樣學生就覺得有內容可寫了,不僅寫得具體充實,而且寫得生動感人。我最初的做法是,學生學了一個類型的作文后,我再抄兩篇接近該類型的文章,讓學生背下來,以便作文時模仿,這樣時間長了,學生總有個依賴思想,不敢大膽地放開手腳去寫,現在可不是這樣了。
二、變臨時布置為提前安排
過去作文都是速戰速決,當堂布置,當堂寫作,當堂交卷,由于多數學生沒有充分的準備,時間又有限,所以盡管想寫好,結果什么也寫不出,只能應付了事。針對這種情況,我在時間上做了一下調整,一般在上次作文課尾就布置下次作文,提出要求,讓學生帶著目標任務有針對性地去閱讀和觀察。
這樣,作文課從時間上就得到了充分的擴展,學生可廣泛獲得素材,擴充詞匯,寫作時就會水到渠成,容易得多了,這樣,一些怕作文、不愿作文的學生就逐漸對作文產生了興趣,并且興趣很濃,批改時我尊重學生的每個字詞,每句話語,少改多批,批語簡單明了,并在文末打上學生滿意的分數,但不要怕多給學生分,要多給分,每篇分數都在75分以上,使學生增強了寫作信心,敢說敢寫,從而也使學生感到了教師愛的樂趣。
三、變單向反饋為多向反饋
以前,我在作文教學中,反饋形式是單向的學生——教師,教師精批細改,發給學生后,他們只是看一下分,最多改一下錯別字就算了,教師花費了好大的氣力,而學生的寫作水平卻得不到提高,教師的勞動幾乎成了無效勞動。
教學中,我做了這樣的嘗試,按要求一般為兩周一次大作文,共四個課時,第一周的第一課時作簡單指導后,學生自己寫。第二課時進行交換,四人一組前后對換,一人聽一人讀,從寫作方法、詞語運用、情節描寫等方面進行口頭評改,本人根據大家的意見進行修改,接著同桌對換,主要從語句、字詞、標點符號等方面進行具體的修改。最后謄寫在周記本上,交給教師審閱批改,記下共性和個別的問題,并善于捕捉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哪怕是一個標點,一個字詞,也要給予肯定表揚,決不諷刺挖苦,然后有針對性地選出三種不同類型的作文,在第二周作文的第一課時進行評講,把三種作文讀給學生聽,讓大家比較評議,找出不足之處,然后把作文發下去讓學生進一步修改謄抄,再交上來,教師再做審閱,找出進步的突破點,并寫上簡單的評語,打出分數。在下次作文之前,向學生公布全班進步情況,并選出進步顯著的文章,讓學生自己讀給大家聽,以激勵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更進一步鼓起了一般生和差生的作文勁頭,使他們改變了以往怯作文的心理狀況。
這樣就形成了一種多向反饋,即:學生的作文經過幾上幾下,反復修改,每個人的寫作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原來討厭作文的同學,現在都喜歡作文了,從而也提高了全體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四、讓學生掌握寫作技巧
我想,一篇文章不管是寫人記事,還是寫景狀物,既要有“面”的記敘,又要有“點”的勾畫。假若只有概括的“面”上的敘述,就顯得籠統、空洞,不能給人以具體真切的印象。如果只有“點”上的描述,雖然十分細致、生動,但又會因看不到“面”上的情況,而對事物的全貌缺乏應有的了解。因此,只有把“點”“面”結合起來,才能使文章內容豐富,描述生動。由此可見“點”“面”結合是把文章內容寫具體的一種很好的方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