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偉
摘 要:作為教師,進行課題研究十分重要。課題研究不同于撰寫論文,它具有嚴格的步驟和要求。文章從課題的概念、課題的申報和課題研究的步驟三方面論述普通教師如何進行課題研究。
關鍵詞:中專;課題研究;教學科研;問題;項目
中圖分類號:G472.5;G7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0-0057-01
在教師的成長過程中,離不開教學科研。教師的教學科研,一般從研究教育教學中的小事情、小問題開始,從寫教學反思、教育教學隨筆入手,進而撰寫一些教育教學論文。隨著教學科研水平的提高,教師會逐步走上課題研究之路。課題研究是教師教學科研水平逐漸提高的表現,是教育教學論文的升華。各級教育部門每年都會組織教師進行課題研究,下發一定數量的課題。本文論述職校教師如何開展課題研究。
一、課題的概念
課題源于問題,但又不等于問題,課題是對需要研究的問題進行提煉、概括后形成的題目。例如,職業學校電子專業學生在學習接線時,由于使用工具的不同,接線方法的差異,在接線時間和工藝上存在很大的差距。基于這個問題,就可以設置這樣一個課題——“電工技能操作工具和方法的使用研究與實踐”。課題與項目既有區別,又有聯系。一方面,課題是科學研究的基本單元,課題的有機組合又會形成項目;另一方面,課題與項目的劃分標準也是相對而言的。對于一個研究者來說,可以從單個課題入手,不斷深入,形成一系列的課題,組成一個項目,也可把一個項目分成幾個課題進行研究,逐個突破,從而完成項目的研究。例如,職業學校“體驗式”教學模式的研究,這是一個較大的項目,涉及整個職業學校、多個學科,作為一般的教師研究起來具有較大的難度。在研究時,可以把“職業學校”分解為許多的學科和專業,如電子專業、機械專業、財會專業等,甚至各個專業也可以分解為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實踐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可以分解成一門門課程。研究時,可以從自己熟悉的專業、課程方面入手。像電子專業的教師,可以選擇這樣的課題——電子專業電工基礎體驗式教學模式的研究和實踐。把各個課題綜合起來,就成為一個項目。把各個課題研究好了,整個項目也完成了。
二、課題的申報
從課題所涉及層次和研究內容來看,可以把課題分為大型課題、中型課題、微型課題。對于一線教師來說,一般研究的以中、小課題為主,主要研究微型課題。微型課題具有范圍小、周期短、見效快等特點,一般的研究者或者較小團隊的課題研究者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完成。例如,“電子專業‘電工基礎體驗式教學模式的研究和實踐”屬于微型課題。課題較小,電子專業的教師一個人或者少數幾個人就可以把課題研究完成。而“電子專業體驗式教學模式的研究和實踐”屬于中型課題,一個人很難完成課題的研究,可以幾個人分工來完成。課題按功能分為基礎研究課題、應用研究課題、開發研究課題三類。對于職業學校電子專業教師而言,主要以應用研究課題為主。應用研究課題是通過研究得出一般規律、原則去解決實際工作問題。例如,電子電工專業教師可以研究電子電工教學中碰到的一些問題,因為這種課題只涉及電子電工方面的知識。要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來解決實踐中的問題,就可以設計一些課題,課題完成了,問題也解決了。課題按發布者來分可分為規劃課題和自選課題兩類。規劃課題是在課題指南中列出的課題,而自選課題是申報者根據自己的研究選擇的課題。
三、課題的研究過程
課題研究是一項有計劃、有組織、有過程、有方法的科學探索過程,是一項有序的系統工程。一個完整的課題研究,可分為三個階段,九個步驟。第一階段是前期準備階段,包括選擇課題、方案設計、立項申請和開題論證四個步驟;第二階段是中期研究過程,包括課題實施、中期檢查兩個步驟;第三階段是后期成果處理階段,包括撰寫報告、課題結項、成果推廣三個步驟。要成功申報一個課題,先要根據自己專業特點選擇合適的課題。正確地選擇課題,研究時會更順利。如電子電工專業教師研究財會、計算機軟件問題,必須先去學習財會、計算機軟件知識,才能完成課題研究。選好題后,要對課題有個整體規劃,也就是寫課題申報書,包括課題研究背景、課題依據、概念界定、研究現狀、選題意義、研究目標、研究內容、研究假設、創新點、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步驟等方面。在寫課題申報書時,需要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要對所研究的課題有充分了解,若無明顯的創新點,不宜做別人已經研究過的內容或落后于別人的課題。課題申請書填好后,要向有關部門申請立項,然后請相關專家進行開題論證。經過科學、嚴密的論證后,課題就進入實施階段。按照課題實施步驟,用多種研究方法對申報的課題進行調查研究、實驗論證等,從而得出結果。當課題研究完成后,要撰寫總結報告,把課題研究形成研究成果,并且要把成果推廣使用,給社會帶來更大的價值和貢獻。
四、結束語
課題研究具有嚴格的步驟和要求,作為一名職校教師,必須成為一個懂課題、會申報課題、會進行課題研究的人。課題研究對于提升教育教學水平、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參考文獻:
[1]丁斌.研究應成為教師的職業狀態[J].上海教育科研,2009(07).
[2]劉貴華,孟照海.教育科研課題成果質量的九個問題[J].教育研究,2015(09).
[3]劉德紅.關于職校“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J].職教論壇,20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