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敏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具有重要的影響,然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fā)出學生對文本閱讀的興趣,才能發(fā)揮學生的內在潛力。針對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多種激發(fā)學生文本閱讀興趣的措施。
關鍵詞:閱讀興趣;多媒體;閱讀活動
閱讀教學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大力提倡多角度、全方位、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拓展學生閱讀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教師在文本閱讀教學過程中應該采取多種教學措施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
一、營造和諧的閱讀氛圍
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尤為重要,所以,想要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老師理應營造一個和諧的閱讀氛圍,從而在教學過程中增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情感溝通。只有學生喜歡老師,上課時才能有較高的積極性,才會重視文本閱讀的學習。和諧的閱讀氛圍是提高小學生文本閱讀興趣的基礎,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具備現(xiàn)代的教育理念,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良好積極的閱讀氛圍,并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和個體差異制訂不同的教學計劃,兼顧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的需求,增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力,使學生能夠在文本閱讀的過程中建立意境。對成績不好的學生應積極鼓勵,增強他們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同時鼓勵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進行廣泛的閱讀,使他們都能夠在良好和諧的閱讀氛圍中培養(yǎng)閱讀的興趣。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真誠善良地對待每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具備人文情懷,通過多種方式獲得學生對自己的評價,針對自己的問題進行積極的改正,拉近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
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小學生的智力水平不成熟,思維能力也相對低下,對外界事物的好奇心比較強,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分散注意力。培養(yǎng)學生對文本閱讀的興趣不是一蹴而就的,應該循序漸進,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逐漸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地開展相關的活動,讓學生能夠在活動過程中獲取更多的文學知識,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首先,建立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教師可以將教室布置得具有文學氣息,在教室中擺放各種類型的圖書,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一起進行聽、說、讀、寫等文學活動。其次,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入手,提升學生的時間觀念,合理地安排學生的課余時間。家長和老師應該共同努力,從學生的生活點滴入手,進行積極的指導和督促。最后,教師可以以講故事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講故事是誘導學生讀書的有效方式,教師可以定期在班級舉行相關的活動,讓每一位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搜集素材,并且在課堂上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演繹。這樣學生在觀看和表演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還學到了相關的文學知識。為了發(fā)揮學生的文學想象力,教師還可以在講故事的過程中留給學生一些懸念,讓學生想象故事的結局,并且將自己編的結局和課本中故事的結局進行對比,鼓勵學生進行積極的想象。
三、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積極地運用多媒體技術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只有對文學閱讀感興趣,才能進行進一步的學習。在現(xiàn)代小學語文閱讀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小學生的思維智力不夠成熟,不能夠對文本閱讀中的內容進行積極的想象。要想培養(yǎng)小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教師就應該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對于文本內容的理解能力。在課堂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夠在視覺和聽覺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刺激。多媒體教學中展示的圖片、視頻和動畫,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容,將學生帶入文章的意境中,提高了學生閱讀的興趣,使其在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中獲得所學的知識。
四、組織豐富多樣的閱讀活動
為了增加學生的閱讀數(shù)量,使學生能夠在課余時間完成一定的閱讀量,可以在課下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應該在課余時間積極地組織學生開展讀書討論會、優(yōu)質文學文章介紹、讀書交流等活動,增大學生的閱讀量,這種課余閱讀活動大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還可以在班級中設置一個閱讀主頁,讓學生在其中充分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講述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心得,這種形式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學會閱讀,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總之,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積極的引導,讓學生感受到文學作品的魅力,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且老師應在教學中大膽創(chuàng)新,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陳亞平.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J].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2013(9):102.
[2]時新莉.淺談小學語文教學激發(fā)文本閱讀興趣的有效途徑[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36):388.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