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惠芳
摘 要: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養成交流的習慣,對提高教學質量、發展學生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通過建立平等互助的師生關系,建立面向全體學生的數學課堂,建立規范“說數學”的數學課堂,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進行有效的教學指導等幾方面,培養學生的交流習慣。
關鍵詞:小學數學;交流;習慣;養成;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1-0086-01
當前數學課堂中,數學交流存在著很多問題。第一,教師為了教學環節的順利開展,往往優等生的交流機會要多于中等生和學困生。第二,先由教師提出問題,學生思考問題、舉手,然后教師指名回答,讓學生先說出自己的想法,再進行全班交流,最后教師進行總結。第三,課堂上,小組交流的比較少,即使安排了小組交流,教師給學生交流的時間也非常少,常常剛剛開始交流就被中斷,然后進行全班交流。由于學生的小組討論不充分,全班交流時往往無話可說,或者東一句西一句、重復表述。第四,對一些重難點,教師怕學生的交流浪費更多時間而忽略了交流這個重要環節,在該交流的時候沒有把話語權交給學生。第五,有時因為教學環節安排不當,浪費了很多教學時間。第六,在交流方法的指導上,教師引導的方向性不夠明確,導致學生不能完整表達自己的想法,其他同學回答時又不能認真聽取別人的觀點。
一、建立平等互助的師生關系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是學生最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作為教師,要充分信任自己的學生,鼓勵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師生之間逐步建立起平等的合作型的師生關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學生的態度不應是高高在上,而應是參與其中,和學生一起發現問題,探討不同方法來解決問題,鼓勵方法的多樣性。應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展現自我,發展自我。
二、建立面向全體學生的數學課堂
在數學課堂中,必須盡可能讓全班學生參與到課堂探討中,而不是由優秀學生參與其中,其他學生只是聽同學講,甚至不聽。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認真傾聽的習慣,只有傾聽了別人的想法,才能與別人進行交流。在傾聽的過程中要做到以下幾點:(1)聽同學發言的大體內容,從總體上分析同學發言的要點;(2)聽同學解決問題時的方法策略與思維方式;(3)聽同學發言的內容和思維方法有無不嚴謹之處或錯誤之處,待全體討論的時候再提出來一起探討。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有限的時間里參與到交流中來,既能提高課堂效率,又能提高學生的能力。
三、建立規范“說數學”的數學課堂
(1)用一句完整的話表述。從一年級數學課堂開始,就要讓學生用一句完整的話進行表述,比如:蘋果比梨多2個;一共的人數等于女生人數加男生人數,等等。通過這樣的訓練,可以使學生不斷用準確的、全面的語言來表述完整的含義,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成說完整話的習慣。
(2)用幾句連貫的話表述。學生在習慣了說最基本的一句完整的話以后,要逐步讓學生說幾句完整的話,能夠有層次地進行交流。此時,可以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操作過程等。在教學“10的分與合”時,可以讓學生通過涂一涂、擺一擺、分一分等各種形式進行操作,學生將自己的操作過程及最后的結果用自己的語言和同學進行交流。
(3)用合乎邏輯的語言表述。教學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時,教師可以從問題出發引導學生,先說出要求的問題是什么,要求這個問題需要知道哪些條件,已知的條件是什么,哪一個條件還不知道,為此要先求出什么,再求出什么。也可以引導學生從條件出發,根據其中的一個條件求出某個問題,再根據剛剛求出的問題和另一個條件求出最終的問題等,要求學生用有序的、合乎邏輯的語言將思考過程進行表述。
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教師要給予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可以通過“想一想”“擺一擺”“分一分”“說一說”等方式,讓學生有充分的機會去嘗試、去探索,讓學生經過獨立思考后再進行交流。教師要相信學生有足夠的能力和自覺性支配自己的時間,讓學生充分利用思考的時間,在有限的時間里從實際問題出發思考問題或發現新的問題。在交流過程中,學生交流自己想法的時候,也是對自己想法的回顧過程,在交流中會有認同,也會有異議。出現了異議,就會有討論,討論的過程就是再思考、再研究的過程,從而通過全班同學的智慧最終找到合適的方法。
五、進行有效的教學指導
在教學中要增加生生間的直接交流,要讓學生之間有充分的交流機會。教師要作好學生間交流探討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給學生的交流創造機會和氛圍,還必須進行有效的教學指導,提問題要抓住關鍵點、重點和難點。要注意問題的梯度,要讓學生通過適當努力能解決自己所面對的問題。創設的問題要有開放性,使學生能全面地思考問題,讓學生在交流中做到有序、有方法、有策略。
六、結束語
總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交流的機會,培養學生的數學交流能力。對學生進行數學交流能力的訓練,可以有效培養學生思維的合理性,提高學生的交往合作能力,為學生的進一步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運用數學中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參考文獻:
[1]孔企平.小學兒童如何學數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吳正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