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意志的勝利》是1934年在紐倫堡拍攝的一部與納粹意識形態有關的大型紀錄片。該片以多種藝術手段和手法,記錄第三帝國召開大會的盛況,展現納粹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本文以《意志的勝利》等同期紀錄片解讀納粹意識形態,提出《意志的勝利》是頗具藝術與意識形態的完美結合,具有藝術與意識形態的兩重特點。
關鍵詞:納粹意識形態;意志的勝利;紀錄片
作者簡介:王詩旖,女,四川省成都市人,本科生,研究方向:電影。
[中圖分類號]:J9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05-0-01
引言:
納粹翻譯成德語,意為“民族主義”,納粹意識形態是屬于一個民族的,但她與我國的社會主義概念卻截然不同。《意志的勝利》、《普通法西斯》等同時期的紀錄片都以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烘托和渲染著納粹意識形態。它記錄了1934年的紐倫堡會議的整個過程,以及大會期間發生的重要活動。它是由納粹構思的,也是為納粹拍攝的。導演里芬斯塔爾也因為與希特勒、第三帝國的關聯,產生千絲萬縷的聯系。里芬斯塔爾用電影的藝術手段,結合濃厚強烈的藝術表現,以前所未有的宣傳方式和效果,塑造了希特勒與納粹的形象,它用藝術性與意識形態的表現,將納粹政府的發展壯大進行宣傳,并向廣大群眾灌輸納粹思想,使其成為希特勒和國家統治的機器。
一、《意志的勝利》導演基本情況
《意志的勝利》這部影片,其導演是德國一位著名的女演員——里芬斯塔爾,她本是一位與納粹政府無關的單純的藝術演員。但是由于納粹政府為拍攝本影片,專門選中里芬斯塔爾,從此,里芬斯塔爾便與納粹政府、納粹意識形態產生了千絲萬縷的聯系。她至死都沒有擺脫納粹意識形態與她的關聯?!兑庵镜膭倮愤@部影片,是納粹出資、納粹構思、專門為納粹拍攝的。在拍攝過程中,為了打造宏大的氣氛和宣傳效果,動用100多人的攝制組,30多臺攝影機以及16名專業攝影師等設備,納粹不惜經費限制,這樣龐大豪華的攝制陣容,加上里芬斯塔爾超強的藝術表現能力和創造力,將《意志的勝利》打造成最完美,也最受爭議的杰作。
二、《意志的勝利》錄片解讀
《意志的勝利》這部影片極具藝術表現力和傳奇色彩。它在影片的播放初始,就以獨特的藝術手法和強烈的畫面動感、節奏感,形成具有視覺沖擊力的作品。里芬斯塔爾借助攝影工具,充分利用蒙太奇效果,反映了納粹政治統治的統一性和震撼力。她將納粹思想的宣傳,冠以富有表現力的藝術效果,打造了美學及意識形態上的成就。歷史的記錄其實是成功者的記錄,希特勒通過這部電影,實際上是向社會大眾宣傳納粹是怎樣一步步走向發展和壯大的。他用自己無與倫比的能力,煽動并向廣大群眾灌輸納粹思想。就現實來說,這種手段也確實奏效。
三、《意志的勝利》納粹意識形態展示手段
《意志的勝利》這部影片,其藝術魅力來源于導演對畫面的夸張及對聲音的后期處理。《意志的勝利》這部影片中,納粹政府采用了許多夸張的宣傳手段,影片中把希特勒打造成德意志整個民族的救世主,讓觀眾沉迷于畫面與內容,讓人不禁對希特勒及納粹黨塑造的第三帝國心生向往。《意志的勝利》首先是一部敘事性的紀錄片,其次凸顯聲畫俱全的特點,藝術魅力極強。敘事性紀錄片,是需要時間和過程來展示的,只有在有起有落的過程中,人們才有時間體味紀錄片的真實性所帶給人們的心靈、情感震撼。敘事性講究過程記錄,但又不是簡單的鏡頭銜接,它需要經過后期的剪輯處理,將內容濃縮,提煉精華,它的價值就是為后人提供真切的過程?!兑庵镜膭倮愤@部影片,就具有內在的敘事性、過程性,它通過過程性所體現出的內在張力、邏輯性,不斷拉近觀眾與發生事件的距離。這部影片的敘事性,所展現的中心人物是希特勒,貫穿整個過程的事件是納粹政府的第三帝國會議。影片的敘事性,按照自然發生的先后順序開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晝夜交替和黎明?!兑庵镜膭倮愤@種藝術層面的表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影片的攝影表現非凡,可謂聲畫俱全。其中運用適當的光線和視覺角度,對影片進行拍攝和曝光,它動靜結合,旋律與節奏恰到好處的銜接,在視覺的表現上可謂酣暢淋漓。在壯觀的畫面表現下,影片讓人充滿幻想,也引起人們的內心享受。在對畫面的處理上,也十分精巧,其藝術形態和美學價值,極大地美化了對納粹政府的宣傳。影片中宣傳采用配樂,甚至歌劇,極具感染力,把人們的思想同化了。《意志的勝利》被稱為神化的紀錄片,主要是通過視聽元素的交互,對美的包裝,塑造意識形態,創造了一個希特勒的神話,納粹的神話,具有殺傷力,以此種方式在人們沒有心理防備的情況下,接受納粹的政治宣傳,并逐步傾向納粹。影片中的場景,比如宗教儀式,導演都進行了精心的處理,攝影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從天空、地面,表現畫面的律動,展現氣勢磅礴的影像,從而展現出納粹政府仿佛有著鋼鐵般的意志,勇敢戰斗的信心。整部影片,所表現出的神話色彩和畫面醞釀并積聚的能量,象征著希特勒至高無上的權威,將他的形象神話。影片諸多藝術元素的采用,具有多方價值,這種對意識形態的美化與神化,宣傳了對納粹政府、希特勒的膜拜,畫面、聲音極具視覺和聽覺沖擊力,完美打造了納粹意識形態,成為納粹意識形態的展示窗口。
《意志的勝利》在藝術價值上,取得了令人難以超越的成就,雖然在道德與社會價值上,給社會留下負面影響,但其藝術表現手法和創作,凸顯出里芬斯塔爾的極強的藝術敏感度。政治與藝術本身就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意志的勝利》表現手法是作為一個藝術家學習的,在現代社會,我們都應該以客觀、辯證的角度分析《意志的勝利》這部影片和導演。
參考文獻:
[1]邊恒然.《意志的勝利》“畫框”中被設計愛的“力量”[J].電影評價.2013(06).
[2]胡瑩瑩.以傳播的視角探微《意志的勝利》[J].文學界.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