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林黛玉和簡·愛分別是《紅樓夢》和《簡·愛》這兩部文學巨著中的主要人物,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處,但二人在性格上還是有著更多的差異和不同。本文主要從林黛玉和簡·愛性格上的差異來解析她們最終的不同命運和結局。
關鍵詞:林黛玉;簡·愛;性格;差異;解析;命運
作者簡介:張俊強(1978-),男,漢族,吉林省白山市人,吉林建筑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文學碩士,研究方向為英語語言學、跨文化交際和英語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29-0-02
一、引言
《紅樓夢》和《簡·愛》分別是中國和英國文學史上經典文學巨著,作品以女主人公的愛情故事為主線,刻畫了林黛玉和簡·愛這兩個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女性人物。由于作者所處的社會歷史背景不同,二者筆下的林黛玉和簡·愛形象各異,特色鮮明,性格上的差異與不同使她們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也導致了不同的命運和結局。
二、林黛玉與簡·愛的性格差異分析
林黛玉與簡·愛都為了追求自己的愛情和生活進行著努力和堅守,但最終的結果卻是大不相同,究其原因,性格上的差異和不同是其中的決定性因素,“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在林黛玉與簡·愛身上得到了體現和驗證。
2.1自我貶低和自尊自愛的不同
林黛玉雖然出身于書香門第,但父母相繼離世后,不得不寄居在賈府,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由于受到外祖母的疼愛,表面上來看,她仍然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和過去沒有什么不同,但實際上這種家境的變遷給林黛玉的心理上帶來了不小震撼,性格也隨之發生了改變,變得自我貶低和壓抑。在賈府是處處小心,“不多行一步路,不多說一句話”,深恐被人恥笑了去,始終覺得自己是個“外人”,低人一等,自己都有點看不起自己,雖然也頭頂“小姐”的花環,但卻不能和別人享有相同的地位和待遇,這可能與她母親的遺訓“外祖母家自與別處不同”,有很大關系。當別人給她送花時,她卻冒出了一句“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雖然她深愛著賈寶玉,但她心里始終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和他并不門當戶對,從來沒有向寶玉表露自己的真情實感,而是長時間地壓抑自己的感情,直到離世。當賈寶玉想送給她東西的時候,她并不接受還說“什么臭男人拿過的, 我不要他”!
和林黛玉不同的是,雖然簡·愛也從小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但她并沒有自暴自棄,而是更加自尊自愛,不卑不亢,在簡·愛看來,雖然她出身貧寒,但和別人在人格和尊嚴上是平等的,容不得別人的侮辱和褻瀆。當她在舅舅家受到舅媽、表姐和表哥的謾罵和侮辱時,她敢于進行語言上和肢體上的回擊。當羅切斯特試圖試探她對自己的感情時,簡·愛堅決維護自己的權益和尊嚴,聲稱自己雖然出身卑微,相貌平平,但是仍然有追求幸福愛情與生活的權利,自己愛上羅切斯特并不是貪戀他的錢財和地位。
2.2消極悲觀與積極向上的不同
林黛玉原本出身高貴,乃大家閨秀也,未來和前途注定是光明的。但自從寄居賈府之后,人生態度就發生了很大程度的改變。她身邊雖然有很多丫鬟和仆人的陪伴,呼之必來,呵之必去,但她內心卻是十分空虛和而落寞的,找不到一個可以傾述的人。寶玉可以說是她心靈上的寄托和生活的全部,但是二人的戀情卻得不到長輩贊同和許可,只能偷偷摸摸,進行地下戀情,而且林黛玉心理也非常清楚,她和寶玉的戀情是注定不可能“修成正果”的。這一切都使得她對生活產生了懷疑,形成了消極悲觀的人生態度,對未來和前途失去了信心,不抱任何希望,得過且過。正是這種態度使得她覺得沒有必要去為了愛情與生活和長輩及相關的人翻臉甚至發生沖突,也正是這種態度導致了她悲慘的人生結局。
簡·愛無論是在舅媽家,還是在羅沃德學校都受到了別人的侮辱、謾罵甚至是鞭打,可以說她的童年是昏暗的和痛苦的。但是簡·愛并沒有自暴自棄,放棄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是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堅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拼搏一定會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人生態度,簡·愛在羅沃德學校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成績突飛猛進,贏得了別人尊敬,畢業之后又去羅切斯特先生家做家教,不卑不亢,通過自己的人格魅力贏得了羅切斯特的尊重和喜愛,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
2.3逆來順受和勇于抗爭的不同
林黛玉從小受到了“三從四德”等封建思想侵蝕和毒害,要無條件地接受長輩的訓教和安排,不能有言語上和行動上的不滿與反抗,加之她又是寄居在外祖母家,更是非常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幾乎所有的事情都要聽從別人的安排,即使自己心里有苦衷和怨言,也只是無聲地抵抗和被動地接受。雖然她自己深愛著賈寶玉,卻從來沒有表露出來,而是遮遮掩掩,父母的離世使她失去了給她婚姻大事做主的人,以外祖母為首的長輩們又不贊同她和賈寶玉結為夫婦,對此她無可奈何,無能為力,只有逆來順受,無條件的順從和接受,幾乎完全把自己的命運和前途交由別人決定和主宰,聽天由命,任人擺布。對林黛玉而言,如果有所反抗的話,也只是默默的和無聲的,有什么苦衷和不滿只能自己一個人獨自承受,對她而言,哭泣是她發泄自己情感和負面情緒最好方式,也是唯一的方式。
簡·愛從小就受盡了別人的非難,輕視和不尊重,但是與林黛玉不同的是,她對這一切并沒有選擇沉默不語,而是選擇了強有力的回擊和反抗。在這一過程,她逐漸認識到逆來順受只會引來更多的蔑視和侮辱,敢于對這一切做出回擊是唯一的出路,自己雖然出身貧寒,但和別人一樣,應該享有應有的尊重和權利。正是因為如此, 無論是在舅媽家、羅沃德學校還是羅切斯特家,當她受到別人不公正的待遇、非議、欺凌、壓迫和猜測時,她都會勇于抗爭,毫不妥協。
2.4依附他人和獨立自主的不同
賈寶玉從小膽小怕事,生性懦弱,到了外祖母家之后,在經濟上,她自己無法獨立,需要賈府給她提供衣食住行,否則她將食不果腹,衣不遮體。在情感上,賈寶玉是她唯一心靈寄托,她把自己全部的感情都給了賈寶玉,認為他就是她生活和生命的全部,沒有賈寶玉,自己的生活也就失去了意義,沒有了目標和方向。雖然她心理非常清楚,他們的愛情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而且注定會以失敗而告終,但又放不下這段感情,而且越陷越深,無法自拔。當她得知賈寶玉要與別人成婚時,頓時心理崩潰,感覺一下子失去了心靈的寄托,無法接受這一現實,最后郁郁而終。
簡·愛自從離開舅媽家來到羅沃德學校以后,就逐漸形成獨立的人格和意識,無論是在思想上還是在行動上都能做出獨立的判斷和決策。在羅沃德學校受到了別人的輕視和不尊重之后,她毫不猶豫到離開了那里,通過廣告招聘的形式來到羅切斯特家做了家庭教師以謀求經濟上的獨立,讓自己養活自己。在羅切斯特家,隨著兩人接觸和交往的增多,簡·愛逐漸對羅切斯特產生了感情,當羅切斯特懷疑她是因為貪戀他的財富和地位才喜歡上他的時候,簡·愛進行了強有力的駁斥,維護了自己的尊嚴和聲譽。愛上一個人并不等于完全依附一個人,成為他的附屬,離開這個人仍然可以生活,成為簡·愛的愛情信條之一,也正是因為如此,當她得知羅切斯特已經有了妻子之后,她強忍悲痛,毫不猶豫地離開了他,并沒有失去方寸,亂了方向,堅強地繼續獨立生活。當她后來得知羅切斯特的莊園被毀,變得一無所有之后,義無反顧地又回到了他的身邊,和他結為伉儷。
三、結語
林黛玉和簡·愛在性格上的差異使兩人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有了截然不同的命運和結局。分析和研究兩人性格的差異與不同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解讀《紅樓夢》和《簡·愛》這兩部文學作品。
參考文獻:
[1]馮濤.簡·愛與黛玉反抗性格之對比[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7,7.
[2]廖小琴.從林黛玉和簡·愛看兩種女性形象[J].群文天地2011,7.
[3]范曉迪.簡·愛和林黛玉不同命運的跨文化解讀[J].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報),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