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明霞
摘 要:語文是最基本的學科,也是重要的科目,小學語文需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語言運用知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尤為重要,通過對閱讀內(nèi)容進行不斷的豐富,提高閱讀質(zhì)量,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同時,也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的發(fā)展。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重視閱讀教學,開展拓展閱讀教學活動,以便有效地提高閱讀教學質(zhì)量。本文就拓展閱讀內(nèi)容、空間,豐富閱讀活動與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等方面入手,將有效地促進閱讀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研究
在大力提倡素質(zhì)化教育的時代中,教育體制在不斷的改革,小學語文教學在新課標改革的要求下,對學生的要求不斷提高,致力于培養(yǎng)社會綜合性與復合型人才。針對目前過分重視分數(shù)與應試教育的現(xiàn)象,需要對其進行不斷的改進,讓學生在思維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與拓展,以便充分提高綜合素質(zhì)。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拓展閱讀教學是順應現(xiàn)代化教育發(fā)展具體形式,需要重視拓展閱讀教學,不斷地提高閱讀教學水平與質(zhì)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與積極性,更好地將語文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來。
1立足語文課本,拓展閱讀內(nèi)容
在選擇語文教學課本的時候,需要對其進行精挑細選,確保教學材料不僅符合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還需要具備較高的文學價值。在進行拓展閱讀的時候,需要立足語文課本,對其閱讀內(nèi)容進行有效的拓展。充分利用教材與文本的價值,從科學合理的角度進行拓展。在拓展閱讀教學中立足文本是其前提基礎,但需要跳出文本的束縛,對其進行適當?shù)膭?chuàng)新,以便有效地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教師在進行拓展閱讀教學的時候,還需要根據(jù)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進行分析,不斷豐富閱讀內(nèi)容。例如,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形象思維比較活躍,而抽象思維較弱,教師在開展拓展閱讀教學的時候,可以選擇故事性較強、附帶圖畫的閱讀材料,以便充分提高學生閱讀積極性。
2拓展閱讀空間,提高自主閱讀能力
拓展閱讀顧名思義是對閱讀內(nèi)容與閱讀空間與時間進行有效的拓展,在拓展閱讀教學中,充足的閱讀內(nèi)容、空間與時間,是其開展教學的前提。在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教學中,只是教師口頭傳授,只停留在課堂上,而課堂時間非常有限,閱讀難以持續(xù)開展,深入程度不夠,從而影響到閱讀教學質(zhì)量。在開展拓展教學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重視課前、課后閱讀,充分拓展閱讀空間。由于閱讀的主體為學生,因此,教師還需從學生視角出發(fā)來考慮問題,對學生的知識現(xiàn)狀進行全面考慮,明確學生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有哪些,通過自學便可解決,以及需經(jīng)過教師啟發(fā)與指導方可理解的知識又有哪些,并制定出教學計劃,提高學生自主閱讀能力。例如,教師在開展《孔明智退司馬懿》閱讀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對其進行預習,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收集有關作者與文章的資料,以便有效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師也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讓學生了解有關該故事的影片,讓學生從各種途徑了解知識,不斷擴充自身的閱讀知識與技能。
3豐富閱讀活動,加強交流
在提高語文拓展閱讀教學有效性方面,還需要適當?shù)呢S富閱讀活動,通過一些富有趣味性、多樣性的閱讀活動,容易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同時,閱讀也需要一定的交流與溝通,開展閱讀活動,可以讓學生相互之間加強溝通與交流,分享各自的觀念與感受。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閱讀質(zhì)量,對其進行深入的了解,并且可以通過閱讀活動讓學生發(fā)展自身的閱讀弱點與偏差,并對其進行彌補,從而提高自身的潛能。并且,小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較強,在閱讀的時候,可以幫助學生不斷提升自身的閱讀綜合能力,取得較好的取長補短效果。例如,教師可以適當開展朗誦、閱讀交流會以及閱讀成果展示會等活動,讓學生在一起進行閱讀性的交流與合作,了解他人的意見與看法,并對自身的缺陷與不足進行充分的認識,從而對其進行改進與完善。例如,教師在講授《日月潭》、《愛迪生救媽媽》、《趙州橋》、《雅魯藏布大峽谷》等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對相關資料進行收集,針對不同風景地區(qū)的特點、所在省市、名人等進行了解,并通過閱讀成果進行小組討論,各自分享自己的成果與建議,教師對學生的成果進行評價與綜合,給予鼓勵,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4培養(yǎng)良好的教學習慣
拓展閱讀教學主要是為了讓學生獲取知識,并培養(yǎng)閱讀能力,從而有效地提高語文綜合運用能力,但是,在拓展閱讀教學中,需要以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促進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教師需要向?qū)W生傳授正確的閱讀方法與技巧,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進行拓展閱讀的時候,教師可以傳授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閱讀方法,及時做好筆記,培養(yǎng)學思結合方法,在閱讀中不斷練習,并逐漸熟練這些技能,以便在閱讀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加強思考,擴散思維,學會質(zhì)疑,通過不斷的觀察與探究,來獲取有效的知識內(nèi)容。通過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讓學生提高閱讀質(zhì)量,為以后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5總結
在新課標深化改革的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教學要求也隨之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作為重中之重,需要提高拓展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以便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因此,教師應重視拓展閱讀的重要性,通過各種途徑與方法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與自主學習習慣,并加強閱讀練習,以便熟練掌握閱讀技巧與技能,促進閱讀綜合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周雪娟.小議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J].考試周刊,2014,19(12):123-124.
[2]袁洪舉.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3,24(18):9032-9033.
[3]張蒙.讓綠色蔓延——議如何有效地進行拓展閱讀[J].教育教學論壇,2014,22(18):812-813.
[4]竇嘉萍.提高拓展閱讀有效性的三個關鍵點[J].考試周刊,2015,32(21):824-825.
[5]蘇麗.淺談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J].讀與寫雜志,2013,23(15):286-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