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芹
摘 要:興趣指個體對事物喜好或關切的情緒。學生對數學的內在興趣,是學習數學的強大動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在教學中教師應首先和學生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樹立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還要采用豐富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樂學,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樂趣,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本文結合我多年的數學教學實踐,向大家介紹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幾點做法。
關鍵詞: 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
興趣指個體對事物喜好或關切的情緒。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學生對數學的內在興趣,是學習數學的強大動力。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發揮出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這樣可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效果,并且能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那么,如何在教學中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興趣得以持久,進而轉化成學習的動力呢?我覺得應從下面幾個方面去嘗試。
一、理解、關愛每一位學生,創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親其師,信其道。”師生關系是影響學生學習態度的一個重要因素。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理解是建立師生情感的紐帶和橋梁。理解學生,就是要以飽滿的熱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來感染學生,給他們一張笑臉、一顆誠心、一分真情。當學生取得好的成績,獲得成功時,要給他們祝賀和鼓勵;當學生遇到困難,遭受挫折時,要給他們安慰和支持,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在與他們同甘共苦,使之明了老師的一片真誠和苦心,在教師對他們的理解中找到自己的長處,發揮自己的潛能,逐漸消除自卑心理,樹立自信心,增強自我調控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不斷完善自我。
二、讓學生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學習上的成功會使學生學習的興趣更加濃厚。學生在數學學習中不斷取得成功后會帶來無比快樂和自豪的感覺,產生成就感,繼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驅使他們向著第二次成功、第三次成功……邁進,形成穩定的持續的興趣。所以我總是從學生實際出發,設計和創設競爭和成功的機會,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按問題的坡度都能夠“跳一跳,夠得著”,進而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如課堂上,我設計的練習中總是有不同難度的題,讓不同的學生做完不同的練習題。
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因材施教,讓“成功”走近每一位學生。在教學中,我堅持采用“宜淺不宜深,宜精不宜泛,宜慢不宜快”的原則,精講多練重點和難點,盡可能做到每節課的疑難點當堂解決。又根據數學學科本身的特點,對學生分層要求。課堂上讓優秀生自己去探索發現、以滿足他們希望深入挖掘知識的心理需求,但必須確保絕大多數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完成學習任務,重點對潛能生進行輔導。練習分層設計,作業分層要求。潛能生只要求做基本題,絕大多數學生能在完成基本題的前提下完成一定的綜合題,一小部分智力較好,學有余力的學生去思考較難的題。
三、巧設懸念,利用問題情境讓學生在積極的情感中求知
學起于思,而思源于疑。蘇霍姆林斯基說:“驚訝感情——是尋找知識的強大源泉。”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盡量在學生面前展現出他們暫不理解甚至不可思議的新事物,新觀點,新材料,展現得越多,學生的驚訝程度越鮮明,求知興趣就越濃厚。
數學教學應當創設一種有利于培養學生理解數學概念的數學情境,提出問題,構作猜想,形成智力思考場;提供有啟發意義的材料,為學生琢磨數學思想提供必要的時間;重視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提出個人見解、切磋交流。例如,我在教“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一課時:首先用生活中的小故事導入新課,激起了同學們的興趣,當同學們用數方格的方法得出長方形的長是6厘米、寬是3厘米,面積是18平方厘米,平行四邊形的底是6厘米、高是3厘米面積也是18平方厘米時,因為長方形面積=長×寬,是不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也與底和高有關系呢?如果有的話又有什么關系呢?大家猜一猜。這樣,教師成功的造成了學生大膽猜想、并急于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情境。
四、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發現數學的美
數學美主要表現為內在美、邏輯美、理智美。數學美是隱蔽的美,深邃的美,美在思想內容。要領悟數學美,必須通過“抽象枯燥” 的符號、公式及定理等洞察其內部的數學思想,任何智能活動都少不了人的情感,數學美是對數學對象融入情感的產物。數學美育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掌握數學內容,培養數學創造能力及體會數學的價值等方面都有積極的意義。
從學生學習中的反映,諸如“數學好玩”、“能使人動腦子”、“數學有無窮的奧秘”等來分析,他們已初步感受到數學美。但一般說來,這些都是無意識的。因此,需要教師利用教材的數學美去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興趣,讓他們積極地去感受數學美,去追求數學美。在提出問題的時候,教師應揭示問題的新穎或形態的優美,以引起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在分析問題時,應使學生感受到思維方式和方法的巧妙、新奇,促使他們自覺地去掌握;在小結時,應讓學生體驗到數學和諧、統一、簡潔的美。這樣,不僅可以減輕學生的負擔,而且可以使他們感受數學知識結構的美妙。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在數學中逐漸進行“數學美”的滲透,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可以啟迪他們的思維,開闊他們的視野。
五、教師應充分展示自己對數學的“愛”,讓學生感受數學的魅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師是學生的榜樣,是學生學習的標桿。因此,教師應樹立積極向上的數學價值觀,堅信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數學力量。教師的數學信仰從數學教學中自然地反映出來,對學生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簡潔的語言、深刻的道理、廣博的知識、精湛的解釋、嚴謹的推理、直觀的圖示、優美的板書、歷史的出處與沿革,這一切都體現了高雅的數學氣質,這必然讓學生喜歡教師,喜歡數學。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想盡一切辦法,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數學知識的海洋里自在遨游。為他們今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