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勇
摘 要:中等職業教育是學生由系統學習向社會工作崗位轉折的重要時期,而中職班主任是這一時期關鍵的引路人,對其走向社會會產生重要影響。班主任必須根據實情做出相應的班級管理策略,使班主任工作專業化,密切配合教學,從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方面多下功夫,讓培養出來的學生急企業所需,使校企合作達到其最終目的。如何在實踐中促進中職班主任專業化,成為學校和教師共同探究的話題。中職班主任專業化工作已經成為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推進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中等職業教育;班主任;專業化
班主任工作做得如何,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健康成長,影響到社會的和諧穩定。隨著班主任專業化理論研究的蓬勃發展,班主任專業化建設開始進入實踐探索階段。在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過程中,要求班主任專業化發展的呼聲也越來越高,于是,如何在實踐中促進班主任專業化,成為學校和教師共同探究的話題。目前,班主任專業化建設工作已經成為深化素質教育、推進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全國各個地區都在致力于探索適合本地區特色的班主任專業化道路。
1 班主任專業化的理論內涵
班主任專業化是特殊類型的教師專業化,班主任專業化的個體素質包括:一是專業化的理念、二是專業化的精神、三是專業化的道德、四是專業化的知識、五是專業化的能力。
學會班級建設是班主任專業化特有的、主要的要求,是班主任專業勞動的基本功。班主任對學生教育的實施,除通過所教學科的教學之外,主要是通過班級教育進行的,這包括:形成適宜的班級教育目標的能力;建設學生集體、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能力;組織班級教育活動的能力;優化班級文化的能力;人性化的班級管理能力;形成班級教育合力的能力;具有發展性教育評價的能力。
對班主任專業化概念的理解,應強調:班主任專業化是一種認識,是一種自覺追求的目標,也是個體發展的過程。班主任專業化是關注班主任成長、幫助班主任實現專業追求、提高生命質量的過程,是人的可持續發展和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2 中職教育的有關現狀呼喚班主任專業化建設
1.從中職學校的學生狀況來看
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大多是基礎教育的學業失敗者、應試教育的考試淘汰者,他們是社會的弱勢群體。由于學習基礎不好導致上課聽不懂,學生厭學現象普遍存在,加上沒有升學壓力,學生什么狀況都有可能出現:如打架鬧事、敲詐勒索、吸煙賭博、過早戀愛等等。中等職業學校的“問題學生”扎了“堆”,班主任工作難度之大異乎尋常。
2.從中職學校對學生的管理來看
中職學校在學生管理上,從管理者本身考慮多,從被管理者角度考慮少,在管理中,忽視了學生的感受,忽視了細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導致個別學生出現逆反心理,形成對立情緒。不少中職學校習慣于一切從現有規章制度出發,檢查、評比、批評、處分成了管理學生的法寶,對學生說“不”的時候多,對學生正面啟發、示范教育少。勸其退學、勒令退學成了處分學生的殺手锏。中職學校,每年流失和輟學的學生中,有部分是因退學和勒令退學的,少數學生是因為學習或家庭困難,以及不愿意繼續學習原因而退學。學校令學生回家反思,而許多學生因為父母在外打工而無人管教,也有些根本不配合父母管教,從而不能達到反思受教育的目的。
3.從中職學校班主任隊伍的管理、構成和工作現狀來看
在中職學校班主任工作困難重重的情況下,當班主任成了中職學校老師頭痛的事情。這樣的班主任要么是產生了職業倦怠,要么是班主任專業理想、專業情操缺失。另一方面由于國家教師教育開放體系的逐步建立,也由于相關專業教學的需要,不少非師范院校畢業者成為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師,他們大多擔負有班主任工作,且在上崗前沒有接受系統的班主任工作培訓,在中職學校的班主任之中,非師范院校畢業者所占比例較中小學要大;即使是師范院校畢業者,班主任素質的培養在職前師范教育中不但內容甚少,且時間、機會也不多,短期的實習收效甚微。中等職業學校大都重視了“雙師型”隊伍建設,忽視了班主任的教育技能培訓,班主任的專業化建設沒有引起重視,或者說對促進班主任工作沒有找到科學有效的途徑。實踐中,不少班主任按傳統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思考和處理問題,工作方法簡單、形式化和經驗化,觀念陳舊,工作效果差,對班主任工作經驗的摸索處于自發、初始、非專業化階段。
3 班主任專業化的建設途徑
1.積累班級管理經驗更好地為班級服務
通過日常班務管理教育工作中的自然積累,使得班主任逐漸具有某些班集體建設管理的專業知識與專業能力,成為有實際經驗的實踐工作者。其特點是:實用性強。缺點是花費時間長,專業成長與發展的速度較慢,達到的專業水平不高,屬于經驗型的班主任。
2.倡導班主任專業化成長道路
促進班主任專業化成長,應倡導班主任走“學習——實踐——反思——科研——再實踐”的專業化成長道路。首先,班主任要有強烈的學習意識。其次,在工作實踐中,要充分重視和運用班主任自身人格的教育力量。再次,要養成自我反思的職業習慣。第四,讓科研興校成為班主任的共識。第五,再實踐。
3.構建班主任專業化培訓機制
要促進班主任的專業化發展,需要建立一種系統、科學且富于激勵作用的班主任成長的專業化培訓機制,要改變簡單灌輸理念的傳統培訓方式,減少低效培訓,強調“做”中學,在生動的教育實踐中展開。培訓不僅僅是聽報告、經驗交流,也應該包括班主任沙龍、讀書活動、主題班會、綜合實踐活動、脫產進修、高層次的深造以及心理健康輔導等等。總之,校本培訓要圍繞把班主任培養成學者型的實踐家和實踐型的學者這一目標進行。
4.建立公正合理的激勵機制
在公正合理評價的基礎上,將考核與評選先進掛鉤,表彰獎勵與晉級、晉職掛鉤,充分體現出當不當班主任不一樣,當好與當不好不一樣,同時積極探索,以目標激勵、情感激勵為主的激勵機制。
5.作好班主任心理健康維護
學校應在維護班主任心理健康方面作出努力,營造民主、平等、尊重、和諧的學校群體心理氛圍;評價班主任工作要公正客觀;盡量避免班主任超負荷的勞動;把班主任心理輔導納入學校工作計劃;開展心理輔導講座;適當組織文體活動,愉快教師身心。同時,班主任在自身方面也要進行自我保護,學會進行心理調適,保持心理健康,盡量改善、改變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客觀環境,保持樂觀心態和良好的自我意識;學會自我調適,有效調節不良情緒;樂于合群,善于交往;拓展興趣愛好,保持樂觀心態;不斷完善、提高自己,保持健康的心理。
4 結束語
“班主任是學生的精神關懷者”,其專業道德、專業素質、專業技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校德育的有效落實。關注班主任的專業發展,就是關注人的可持續發展。作為班主任,面對鮮活的學校課程生活,賦予教育實踐以真實的教育意義,重新發現教育的價值,并在行動中努力實現這種價值,是班主任專業精神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師走向專業化的根本標志。面對新的挑戰,我們只有與時俱進,積極進取,不斷“充電”,提升專業素質,才能不辜負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和神圣使命,才能真正做一名新課程背景下的發展型全新班主任!
參考文獻
[1]《班主任工作導航》,主編:畢結禮,出版單位:新化出版社。
[2]《影響教師一生的100個好習慣》,主編:宋運來,出版單位:江蘇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