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娜
摘 要:基于網絡的多媒體教學是現代科技在教學領域的實踐性運用,受到各國教育界廣泛推崇。英語教學要求學生從課本習得語言,還要生活的各個方面獲取目語的語言知識。多媒體網絡可以為教學改革提供先進的技術手段,使學習者便捷地獲取目標語的相關知識。通過研究多媒體網絡的使用,發現其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機,改變學習習慣,傳播目標語文化的重要價值。
關鍵詞:多媒體網絡;英語教學;興趣習慣;目標語文化
國際互聯網、計算機科技的發展,以及智能手機的普及,對英語教學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反轉課堂”,MOOCs等新的教學理念的出現,極大地沖擊和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為英語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考。借助多媒體、網絡,使學生在教師的監控和指導的情況下完成教學內容的學習過程是否能有效提高英語學習成績,呈現信息、內化知識、提高運用,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
1 多媒體網絡的特點
多媒體(Multimedia)是指一種將文本(Text)、圖形(Graphics)、圖像 (Images)、 動畫(Animation )和聲音(Sound)等形式的信息結合在一起,并通過計算機進行綜合處理和控制,能支持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術,是計算機及網絡信息技術的綜合運用。(鄭筱筠,2010)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CAI)則是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一種重要的應用形式,在英語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工具,將教學中的文本、 圖形、 圖像和聲音等媒體資料他用過計算機網絡呈現在學生面前,提高形象性。目前大多數人認為,“網絡教學”中的“網絡”是指“計算機網絡”?!霸谌?機對話的基礎上,通過利用計算機國際互聯網,可以實現學習者跨越時空的人際交互性”(鄧志偉;2002)。根據學生的特點,把計算機網絡運用語英語教學的各個環節,有利于實現真正“反轉”,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
2 網絡教學的實用性探討
計算機輔助教育包含的范圍是很廣的,不僅僅是計算機輔助課堂中的集體教學或是計算機輔助的個別化學習,還包含了各類教育部門的計算機輔助管理等等很多內容。(張家全,2005)這項研究只考慮網絡在英語教學的課外和課堂環節的使用是否可以改變以英語為公共外語的大學生的學習狀況。為了對計算機網絡教學的實用性探討,在這次研究以貴陽中醫學院時珍學院一個自然班級的91名學生作為受試,觀察和了解多媒體網絡的使用對學生英語學習的影響。
2.1 受試的特點
該自然班級的學生有以下幾個特點:一、英語基礎弱。貴陽中醫學院按學生高考入學英語成績,講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C層次幾個班的學生英語成績屬于較弱的一級。他們幾乎沒有西方文化的相關知識儲備。二、英語學習興趣不高。由于基礎的等各方面原因,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很不感興趣。三、缺乏學習自信心。經過課堂提問和個體訪談,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學生認為對于自己來說學好英語是不可能的。四、學習動機缺乏。對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研英語學生沒有明確的計劃,只是希望能順利通過每個學期的期末考試。
2.2 研究過程
通過觀察法、訪談法、實證研究法,歷時7個月,探索學生在多媒體、計算機、網絡的輔助下學習成績、學習興趣、學習的自信心是否能有所提高。在教師的引導下,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受試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研究者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學生用多媒體網絡輔助學習:一、預習過程中,學生通過課本配套的光盤,自主通過所給連接,在網絡上找到各個單元重點知識,完成信息的輸入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網絡來預習所學知識時,由于基礎的原因,會面臨不認識單詞、不懂句子結構、不知道語法、不了解目標語言的文化等問題。這些問題在計算機網絡的輔助下可以得到快速的解決,現成的查詞軟件、聲音、視頻文件,便捷快速、信息量龐大的收索引擎,消除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重障礙,大大減輕焦慮和恐懼感。二、課堂上,一方面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大、基礎弱,對教師的依賴性強等原因,預習過程不可能讓他們完全弄懂新的板塊所要掌握的全部知識。將學生對電腦、手機網絡的興趣加積極利用,可以使學習者在對目標語文本中相關概念不了解時可以及時查閱,收索,消除了學習過程中的挫折感。在課堂上無論是讓學生自主收索相關信息,還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共同查閱,都增強了學習的實踐性、趣味性。另一方面,將相關概念和內容以聲音、圖片、影視作品、紀錄片、微課等形式呈現,既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也能提高教學的形象性、準確性,使學生感覺一目了然。三、學生的課后學習主要包括問題討論,課本練習,自主聽讀等。探討問題方面,小組討論的話題由教師給出以后,學生共同查閱相關資料,組織討論的內容,確定討論形式,最后得出并發布討論結果。課本練習方面,學生主要是通過網絡查詞,確定客觀題的標準答案,翻譯部分的參考答案。每節課后,研究者都要求學生聽讀課文,多媒體網絡所提供的錄音文件對他們的朗讀幫助極大,學生可以有計劃的聽讀,跟讀,提高聽力和口語表達水平。
3 影響英語學習的目標設立的重要因素
經過長時間的引導、觀察、記錄,研究表明,計算機網絡輔助下的英語教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改善學生的英語學習狀況。
3.1 提高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缺乏對目標語言的興趣是該自然班級學生的共同特點。多媒體網絡的有效運用起到對未來活動的準備作用。許多學生開始樹立考過大學英語四六級,克服考研英語等困難的積極目標。
3.2 改變學習習慣
以往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總是會面臨重重難題,單詞不認識、語法上讀不懂、英語國家社會文化狀況不了解。通過課前課后自主地或者在課堂上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可以通過網絡輔助自身學習,排除學習中的大部分困難。傳統的教學模式,總是教師講,學生聽,網絡使用的普及使學生課前就能習得傳統課堂中教師將要呈現的部分,“反轉”了課堂,使學生可以把問題預先找到,帶到課堂上來和教師、同學一起討論,完成知識的內化過程。
3.3 進行文化熏陶
語言知識文化的符號,沒有文化,任何語言都是空洞的。通過多媒體網絡,學生通過按教師的要求,觀看相關的影視作品,訪談節目,紀錄片,以及網絡上給出介紹,了解目標語中出現的社會文化現象。通過將目標語中的文化與母語文化對比,培養出客觀、全面看問題的思維習慣,提高自我文化修養。網絡教學“幫助學生夯實語言知識,提高語言技能,加深他們對英語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認識和了解,同時增強跨文化意識和人文素養。”(陳謙紅;2014)
3.4 提高學習自信心
在網絡的幫助下,學生有效地進行學習,緩解了由于生單詞過多引起的焦慮感,學習氣氛的活躍也使學習變得更加輕松。自2014年9月入學到2015年4月,受試學生在英語教師的指導下,認真通過網絡查閱課本中的生單詞并將其標記在課文之中,不斷反復,無意識下輕松習得英語詞匯,學習成績的進步大大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4 小結
科技的飛速發展,為大學生英語學習帶來更大的便利。學生通過網絡進行遠程的英語學習、微課、電影、音樂、網絡詞典等可以便捷獲取英語知識和文化的方式,提高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目標實現的可預見性。這樣的變化對于英語教學者的啟發是:緊隨潮流變化,打破傳統課堂定式,勇于反思和改革,創新英語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陳謙紅;2014,基于建構主義和網絡平臺的大學英語教學,外語教育與翻譯發展創新研究(第三卷)
[2]鄧志偉.2002.個性化教學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44
[3]武法提,2010,網絡教學策略,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4]張家全,2005,網絡與教學,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 7
[5]鄭筱筠,2010,多媒體網絡教學資源的重要性,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