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蓓蓓
摘 要:美育教育是審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靈教育,與德育、智育、體育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根據相關文件內容及精神,結合我院人才培養方案,回歸本次教改,目的是想在現有的課程設置中加入地域性、實踐性更強的課程內容,為將音樂教育專業學生培養成創新型人才而努力。
關鍵詞:音樂教育;舞蹈;改革
1 音樂教育專業舞蹈課程改革的背景
我校音樂學院現有音樂學、音樂表演(含聲樂、器樂、舞蹈三個方向)、學前教育(藝術)三個本科專業,音樂教育(學前藝術)、舞蹈教育兩個??茖I。其中音樂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將優秀畢業生輸送到高、中等專業或普通院校、社會文藝團體、藝術研究單位。從近幾年來的就業信息顯示,我院歷屆畢業生大多數畢業后都走上了中小學教師崗位或培訓中心。但從學生實習以及工作了一段時間后,了解情況得知,畢業生在實際的工作開展過程中,對于校園舞蹈的編排以及活動的策劃能力不足,以至于學生良好的專業素養無法在工作中得到體現,為此,學生不得不重新花時間報班或自學與之相關的教學內容。目前,我院音樂教育專業舞蹈課程的教學大綱中,第一學年為《舞蹈基訓》,訓練課程為芭蕾基訓和古典舞基訓,軟度也要有所涉及。但學生無任何舞蹈基礎,課程訓練中興趣不高,加之舞蹈非專業課程,在心理上加強了對舞蹈課程的排斥。第二、三學年為《民族民間舞蹈課程》,民族民間舞蹈由于根植于各個民族的文化背景,極大地要求了舞蹈的風格性、地域性,教師在一學期的課程中可能只能推兩個組合涉及兩個民族,但每個組合也只有一個民族元素,學生無法感知其實用性,加上課下練習時間不足,風格把握不強,導致舞蹈動作不標準,學生自信心更顯不足。第四學年為《舞蹈編導》,這門課程對學生的各個方面要求較高,教學大綱中對舞蹈專業的學生也是大三才開始,所以對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更是有較大的難度,教師在推行課程中由于學生的作業完成度不高,很多練習無法順利進行,學生的能力也無法得到提升。
2 音樂教育專業舞蹈課程改革的計劃及內容
美育教育是審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靈教育,不僅能提升人的審美素養,還能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情感、趣味、氣質、胸襟,激勵人的精神,溫潤人的心靈。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今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以及教育部關于中小學美育教育的相關政策,當中提到,“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在開設音樂、美術課程的基礎上,有條件的要增設舞蹈、戲劇、戲曲等地方課程。普通高中在開設音樂、美術課程的基礎上,要創造條件開設舞蹈、戲劇、戲曲、影視等教學模塊?!毙@舞蹈是校園美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舞蹈進校園工作是國家的要求、學校的追求和學生的需求所決定的。因此,根據相關文件內容及精神,結合我院人才培養方案,回歸本次教改,目的是想在現有的課程設置中加入地域性、實踐性更強的課程內容,為將音樂教育專業學生培養成創新型人才而努力。設想如下:在第一學年的《舞蹈基訓》中加入舞蹈編導理論知識的教學,讓學生對舞蹈、舞蹈作品的編排及創編都有所認識?;竟毩曇曰A性組合為主,多推地面組合。扶把組合的設置以單一元素為目的,對體態以及發力方式進行嚴格要求。第二、三學年的《民舞》加入校園舞蹈的創編內容,由教師帶領,學生從動機開始到舞段,從民族民間舞類別到當代舞類別,針對校園舞蹈的主題,進行舞蹈的改編及創編練習。民族民間舞蹈類別以西南片區主要民族以及風格特征較為突出的民族為主。第四學年的《舞蹈編導》加入校園舞蹈劇目的編排練習,讓學生除了會編,還要會排練,為其未來的項目打下堅實基礎。做到學生課堂與實踐的無縫連接,將所學知識充分運用到未來的實習或工作當中。
3 音樂教育專業舞蹈課程改革的目標及措施
通過此次教改內容,能夠讓學生學習到舞蹈創編的基本理論知識;掌握中小學校舞蹈創編的主要方法,并且能夠靈活運用;了解中小學校園活動的各種類型和模式;能夠策劃和組織具有學校辦學特色、符合校園主題的文藝活動。教改中的課堂將采取教師示范,案例講解,小組創編等模式進行教學活動。通過學習、模仿、練習等方法讓每個學生參與到舞蹈創編的學習和練習中來,切實掌握中小學舞蹈創編的主要方法。借鑒成都優秀中小學美育教師的成功案例和豐富經驗,讓學生學會在案例中尋找自己的教學創編模式。帶領學生進入培訓中心交流學習,鼓勵學生實地參與小型活動的策劃和組織工作,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達到熟練運用的目的。
4 結語
音樂離不開舞蹈,校園離不開藝術。時代在發展,國家也越來越重視中小學美育課程的教學與開發,因此,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即使是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首先應該學好專業知識,其次也應該了解及掌握基本的舞蹈知識,熟知舞蹈排練方法,將專業的音樂知識與較為實用的舞蹈知識運用于工作和實踐當中,成為創新型人才,在中小學校培養出更多的藝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