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春蓉,劉敏利
(貴陽市婦幼保健院檢驗科,貴州貴陽550000)
?
基礎FSH、LH、E2和Prog值在輔助生殖應用中與卵巢反應性及妊娠結局的關系
文春蓉,劉敏利
(貴陽市婦幼保健院檢驗科,貴州貴陽550000)
摘要:目的本文探討基礎FSH、LH、E2和Prog在輔助生殖應用中與卵巢反應性及妊娠結局的關系。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行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療的患者258例,根據獲卵數分為低反應組(獲卵數<5個,106例)和正常反應組(獲卵數≥5個,152例),采用化學發光法檢測患者基礎FSH、LH、E2和Prog水平,比較兩組患者年齡、基礎FSH、LH、E2和Prog水平以及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用量、用藥天數及妊娠率的組間差異性。結果低反應組、正常反應組妊娠率分別為47. 17%、62.50%,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基礎FSH水平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年齡、Gn用量組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基礎LH、E2和Prog水平及Gn用藥天數組間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基礎FSH水平結合年齡可反映卵巢儲備功能,對IVF-ET過程中指導臨床用藥及預測妊娠結局有一定的價值。
關鍵詞:IVF-ET;FSH;LH;E2;Prog;卵巢儲備功能
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作為輔助生殖技術(Assisted ReproductiveTechnique,ART)已廣泛應用于不孕癥的治療。目前,臨床上普遍使用的預測卵巢儲備功能的指標較多,主要有:年齡、竇卵泡數、基礎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水平、Gn用藥情況、抗繆勒管激素、抑制素B等[1,2]。
在控制性超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治療中,卵巢對促性腺激素(Gn)的反應性倍受關注[3]。本文回顧分析近12個月接受C0H治療的258例患者,根據年齡、基礎FSH、黃體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和孕酮(progesterone,Prog)水平以及使用的Gn劑量,探討基礎FSH、LH、E2和Prog在輔助生殖應用中與卵巢反應性及妊娠結局的關系。
1.1研究對象選擇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生殖中心接受治療的不孕癥患者258例,患者年齡21~44歲。按設計方案分組后進行分析,其中排除因受精障礙或嚴重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放棄胚胎移植而退出周期的病例。
1.2方法
1.2.1 IVF-ET程序所有患者均采用長方案超排卵,即采用促性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GnRH-a,達必佳,75U/支,德國)降調節使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處于低水平,避免內生LH升高或過早出現內生LH峰對卵子質量的不良影響,從而改善卵子質量;促排卵使用注射用尿促腺素(hMG,麗珠制藥)或基因重組FSH(果納芬,瑞士),通過陰道B超監測卵泡發育,當顯示雙側卵巢內有2個以上直徑>18mm卵泡時,當晚注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10000U,36h后取卵,之后3~4h授精,16~18h后觀察受精情況,繼續培養至72h,移植1~3個優質胚胎。取卵后每日肌注黃體酮80mg,移植術后14d驗尿或血hCG初步診斷生化妊娠,在移植后25~30d B超檢查宮內有孕囊及胎芽、胎心搏動診斷臨床妊娠。
1.2.2血清激素水平測定所有患者在月經周期第3日早晨空腹抽血,測定每個患者的基礎FSH、LH、E2和Prog水平。激素測定采用貝克曼UniCel DxI 800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及該公司提供的原裝配套試劑進行測定。
1.2.3分組標準根據獲卵數,分為低反應組:獲卵數<5個,106例;正常反應組:獲卵數≥5個,152例。比較分析兩組患者年齡、基礎激素水平、Gn用藥劑量和天數以及臨床妊娠率之間的差異性。
1.2.4統計學方法顯著性檢驗用SPSS 22.0軟件系統,組間均數比較采用方差分析,組間率(臨床妊娠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激素基礎水平低反應組的基礎FSH值為6.75±3.73U/L,正常反應組的基礎FSH值為5.44± 2.92U/L,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基礎LH、E2及Prog水平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低反應組和正常反應組基礎FSH、LH、E2、Prog水平(±s)

表1 低反應組和正常反應組基礎FSH、LH、E2、Prog水平(±s)
注:*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組別低反應組正常反應組P n 106 152 FSH(U/L)LH(U/L) E2(ng/L) Prog(μg/L) 6.75±3.73 5.44±2.92 0.002 1.89±1.40 2.14±1.92 0.261 29.97±23.41 30.41±38.39 0.916 0.73±0.44 0.88±0.18 0.183
2.2年齡、Gn用藥情況低反應組年齡為(33.45± 4.36)歲、正常反應組年齡為(30.82±3.70)歲,兩組年齡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Gn用藥天數組間無統計學意義(P>0.05),Gn用量分別為:低反應組為(2753±1095)IU,正常反應組為(2183±924)IU,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低反應組和正常反應組年齡、Gn用量及用藥天數比較(±s)

表2 低反應組和正常反應組年齡、Gn用量及用藥天數比較(±s)
注:*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組別低反應組正常反應組P n 106 152年齡(歲) Gn天數(天) Gn用量(IU)33.45±4.36 30.82±3.70 0.00* 11.03±2.10 11.41±1.65 0.106 2753±1095 2183±924 0.00*
2.3臨床妊娠率低反應組臨床妊娠率為47.17% (50/106),正常反應組為62.50%(95/152),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低反應組和正常反應組臨床妊娠率
下丘腦一垂體一卵巢軸正負反饋機制無時不在調節女性的生殖功能,卵巢儲備下降,剩余卵泡減少,對垂體Gn反應降低,雌激素分泌減少,負反饋調節減弱,FSH分泌明顯升高[4,5]。Bancsi等,多項研究證明基礎FSH水平升高與卵巢的儲備力下降有關[6-8,12]。因此血清基礎FSH水平可以衡量卵巢反應性,基礎FSH升高意味著卵巢對外源性FSH的反應性降低[13]。本研究也顯示了低反應組基礎FSH較正常反應組高(P<0.05),與文獻報道相一致。因此,在控制性超排卵中,較高的基礎FSH可能提示卵巢對Gn的反應性較差,在預測卵巢反應性時有一定的預測價值。
在控制性超排卵治療中,為了獲得數量適中的優質卵母細胞,必需使用適量的促排卵藥物。卵巢對Gn的刺激作出反應,有研究顯示,卵巢低反應和高反應均不利于IVF妊娠結局,低反應可能因獲卵數少導致可移植胚胎數下降,妊娠率降低,而高反應則可能通過影響雌激素在子宮內膜容受性及降低優質胚胎率,導致IVF妊娠率降低[9,10,14]。在本研究中,由于低反應組卵巢儲備功能下降,對Gn的反應性降低,不如正常反應組敏感,因而,低反應組Gn用藥劑量明顯多于正常反應組(P< 0.05),且低反應組臨床妊娠率47.17%低于正常反應組62.50%(P<0.05),與文獻結論相符合。本文資料也顯示,正常反應組獲卵數比低反應組多,臨床妊娠率也比低反應組高(P<0.05)。
本研究中,基礎LH水平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能是由于卵巢功能衰退的最終結果是FSH、LH均明顯升高,但兩者的升高并非平行,在早期僅表現為FSH升高,LH仍在正常范圍之內[5]。此外,基礎E2、Prog水平組間差異亦無統計學意義(P>0.05)。COH過程中,患者的基礎E2水平往往呈曲線變化,且不同患者各有不同,因此,在探討其與卵巢反應性關系時需結合患者具體情況而論[13]。另外,在COH中,由于多個卵泡發育,E2和Prog值是多個卵泡分泌的總和,血清E2及Prog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子宮內膜同時受到雌孕激素的影響,因此有學者認為晚期卵泡血清Prog/ E2的比值比單純研究Prog或E2基礎水平對預測卵巢反應性更具有意義[13]。
隨著年齡增長,女性生殖潛能下降,本次研究表明低反應組平均年齡(33.45±4.36)比正常反應組(30.82±3.70)高,兩組年齡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隨著年齡增長,臨床妊娠率呈下降趨勢,低反應組臨床妊娠率47.17%比正常反應組62.50%低(P<0.05)。年齡是預測卵巢儲備功能的一項指標,但是人的卵巢功能個體差異很大,僅憑年齡預測卵巢儲備及卵巢反應性具有很大的局限性[11,15]。
綜上所述,綜合女性年齡、基礎FSH水平和Gn用量可以更好地評價卵巢儲備功能和預測卵巢的反應性及妊娠結局,任一單獨指標都會有一定的局限性?;AFSH水平增高與卵巢的儲備力下降有關,年齡對卵母細胞儲備數量和質量可產生影響,Gn劑量則在IVF治療中作為卵巢反應不良及臨床妊娠結局的重要參考指標。因此,臨床在選擇IVF-ET的患者時應將多種因素結合考慮,在治療上及時調整促排卵方案和促性腺激素的劑量,盡量改善卵巢反應不良以獲得理想的妊娠結局。
參考文獻
[1]何蓉.抗繆勒管激素和血清抑制素B檢測對卵巢儲備功能預測價值評價[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4,32(4):403-404.
[2]孫赟,朱翠玲.輔助生殖技術中卵巢儲備功能的評估[J].診斷學理論與實踐,2012,11(3):219-224.
[3]張學紅,李麗斐,趙麗輝,等.應用不同劑量長效GnRHa(達菲林)降調節的臨床效果分析[J].生殖與避孕,2005,25(7):435-437.
[4]楊曉姍,陳澤微,李格寧.性激素六項檢查在女性不孕癥診斷中的臨床意義[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1,29(2):169-170.
[5]牛志宏,馮云.血清性激素監測在促排卵周期中的作用[J].生殖醫學雜志,2013,22(10):774-778.
[6]馮玉蓉,黃繪,韋瑋,等. FSH/LH值與控制性超排卵中卵巢反應性關系的臨床研究[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08,16(9):562-564.
[7]吳惠華,李紅,孟慶霞,等.年輕婦女卵泡刺激素/黃體生成素比值預測卵巢儲備功能及體外受精-胚胎移植的結局[J].生殖醫學雜志,2013,22(2):101-105.
[8]何鉆玉,黃美鳳,李予,等.基礎FSH與LH比值對年輕不孕患者控制性促排卵對卵巢反應性的影響[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1,46(9):690-692.
[9]劉陽,蔡霞.卵巢儲備功能與輔助生殖技術治療結局[J].國際生殖健康/計劃生育雜志,2009,28(5):305-308.
[10]Tarlatzis1 BC,Zepiridis L,Grimbizis G,et al. Clinical management of low ovarian response to stimulation for IVF:a systematic review[J]. Hum Reprod Update,2003,9(1):61-76.
[11]劉寒艷,劉思橋,李莉,等.年齡及移植胚胎數目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廣東醫學,2013,34(2):247-249.
[12]LF Bancsi,FJ Broekmans,BW JMol,et al.Performance of basal 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in the prediction of poor ovarian response and failure to become pregnant after in vitro fertilization:a meta-analysis[J].Fertil steril,2003,79(5):1091-1100.
[13]孟昱時,周紅林,楊潔,等.年齡,基礎FSH、E2,竇卵泡數預測卵巢反應性的回顧性研究[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2,12(20):836-839.
[14]盧光艷,胡婭莉,孫海翔. GnRHa降調節后月經第3天的FSH/ LH比值預測卵巢的反應性[J].中國婦產科雜志,2007,8(4):249-252.
[15]高敏芝,孫兆貴,趙曉明,等.控制性超促排卵后不同卵巢反應對體外受精婦女妊娠結局的影響[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33(1):39-45.
(收稿日期2015-11-13;修回日期2016-01-31)
DOI:10.3969/j.issn.1674-1129.2016.02.027
中圖分類號:R339.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129(2016)02-02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