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艷瓊,朱柏珍,黃愛群,江雁瓊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五醫院檢驗科,廣東廣州510700)
?
血清PCT和CRP聯合檢測對膿毒癥患者的診斷價值
文艷瓊,朱柏珍,黃愛群,江雁瓊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五醫院檢驗科,廣東廣州510700)
摘要:目的探究血清PCT(procalcitonin,PCT)和CRP(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聯合檢測對膿毒癥患者的診斷價值。方法選取100例膿毒癥患者作為觀察組,100例健康人群作為對照組,采用電化學發光分析法檢測血清PCT水平,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清hs-CRP水平,并比較血清PCT、CRP及PCT+CRP在診斷膿毒癥中的敏感性與特異性。結果觀察組患者的PCT水平為11.3±9.35μg/L,而對照組為0.05±0.01μg/L,兩組比較,觀察組PCT水平顯著升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CRP水平為78.95±5.64mg/L,而對照組為3.79±0.35mg/L,兩組比較,觀察組CRP水平顯著升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根據得到的PCT、CRP水平計算出各自試驗結果對膿毒癥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指標,結果顯示:PCT、CRP和PCT+CRP聯合診斷膿毒癥中的敏感性與特異性分別為88%與72%、93%與35%和97%與83%,PCT+CRP聯合診斷膿毒癥中的敏感性與特異性明顯高于PCT、CRP單獨診斷,差異非常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 05)。結論相比較于單獨檢測,血清PCT和CRP聯合檢測能提高膿毒癥診斷的準確率和敏感性,對膿毒癥患者的診斷價值更大,值得推廣。
關鍵詞:血清PCT水平;血清CRP水平;聯合檢測;膿毒癥;診斷價值
膿毒癥(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是一種由傷口感染而引發的炎癥反應綜合征[1,2]。膿毒癥的臨床表現非常兇險,它會導致患者某些器官發生障礙,甚至死亡[3,4]。據國內外眾多學者調查發現,膿毒癥的發病率和病死率在全球范圍內都非常高,它取替了心肌梗死成為ICU (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死亡的第一大誘導因素[5]。因此,尋找一條對膿毒癥有效的診斷方法顯得尤為重要,這是膿毒癥患者降低死亡率的關鍵。本次研究旨在探究血清PCT和CRP聯合檢測對膿毒癥患者的診斷價值,為膿毒癥診斷提供有力依據。現報告如下。
1.1研究對象選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診治的100例膿毒癥患者作為觀察組,其中男性65例,女性35例,年齡35~71歲,平均年齡為51.2±3.6歲;另外選取100例健康人群作為對照組,其中男性63例,女性37例,年齡38~72歲,平均年齡為51.9±2.8歲。兩組患者在年齡和性別等方面差異不明顯,可以進行研究對比。
1.2方法100例膿毒癥住院患者采集空腹血5m進行PCT、CRP的檢測。同期檢測100例健康人群的PCT、CRP水平;膿毒癥患者參照“2004國際拯救膿毒癥戰役”指南給予基礎性治療,如早期抗生l素治療、預防應激性潰瘍等。最后根據得到的PCT、CRP水平計算出各自試驗結果對膿毒癥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指標。計算公式為:敏感性=真陽性/患者受試者的總數×100%;特異性=真陰性/無病受試者的總數×100%。
1.3觀察指標
1.3.1兩組血清PCT水平采用免疫層析法,分別檢測兩組血清PCT水平,并對結果進行對比分析。
1.3.2兩組血清CRP水平采用706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分別檢測兩組血清CRP水平,并對結果進行對比分析。
1.3.3血清PCT、CRP及PCT+CRP在診斷膿毒癥中的敏感性與特異性根據得到的PCT、CRP水平計算出各自試驗結果對膿毒癥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指標,對兩組結果進行對比分析。
1.4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16.0軟件對本次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卡方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血清PCT水平比較經血清檢測,觀察組患者的PCT水平為11.3±9.35μg/L,而對照組為0.05±0.01μg/L,觀察組PCT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
2.2兩組血清CRP水平比較經血清檢測經血清

表1 兩組血清PCT水平比較
檢測,觀察組患者的CRP水平為78.95±5.64mg/L,而對照組為3.79±0.35mg/L,兩組比較,觀察組CRP水平顯著升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血清CRP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血清CRP水平比較(±s)
注:兩組CRP水平比較,*P<0.05。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例數 CRP水平(mg/L) 100 100 t P 78.95±5.64*3.79±0.35*2.388 0.031
2.3血清PCT、CRP及PCT+CRP在診斷膿毒癥中的敏感性與特異性比較根據得到的PCT、CRP水平計算出各自試驗結果對膿毒癥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指標,結果顯示:PCT+CRP聯合診斷膿毒癥中的敏感性與特異性高于PCT、CRP單獨診斷,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3。

表3 血清PCT、CRP及PCT+CRP在診斷膿毒癥中的敏感性與特異性比較[n(%)]
膿毒癥(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是一種由傷口感染而引發的炎癥反應綜合征[6]。膿毒癥的病情兇險,病死率高,據國外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膿毒癥的病死率已經超過心肌梗死,成為重癥監護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內非心臟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7,8]。因此,尋找一條對膿毒癥有效的診斷方法顯得尤為重要,這是膿毒癥患者降低死亡率的關鍵。PCT是一種無激素活性的降鈣素前體,在膿毒癥鑒別診斷中的特異性很高,它是一種由116個氨基酸組成,相對分子質量大約為13×103的糖蛋白,為降鈣素的前肽物質,于20世紀80年代研究腫瘤標志物時偶然發現。近年來很多學者致力于PCT的研究,結果發現PCT可以作為細菌性膿毒癥診斷和鑒別診斷的重要指標之一,正常機體中PCT濃度非常低,甚至檢測不到,而當PCT濃度高于0.5ng/ml時說明患者有急性感染或炎性反應[9]。當嚴重細菌,真菌,寄生蟲感染以及膿毒癥和多臟器功能衰竭時,PCT在血漿中的水平升高。自身免疫,過敏和病毒感染時PCT不會升高.局部有限的細菌感染,輕微的感染和慢性炎癥不會導致其升高.細菌內毒素在誘導過程中擔任了至關重要的作用[10]。PCT反映了全身炎癥反應的活躍程度[11]。影響PCT水平的因素包括被感染器官的大小和類型,細菌的種類,炎癥的程度和免疫反應的狀況[12]。另外,PCT只是在少數患者的大型外科術后1~4d可以測到[13]。CRP是人體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在機體處于應激狀態時大量合成,能夠廣泛應用于感染的診斷,在炎性指標中有很強的敏感性,CRP在生理狀態下含量甚微,其迅速升高與參與炎性反應和組織損傷過程有關。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PCT水平為11.3±9.35μg/L,而對照組為0.05±0.01μg/L,兩組比較,觀察組PCT水平顯著升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CRP水平為78.95± 5.64mg/L,而對照組為3.79±0.35mg/L,兩組比較,觀察組CRP水平顯著升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根據得到的PCT、CRP水平計算出各自試驗結果對膿毒癥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指標,結果顯示:PCT+CRP聯合診斷膿毒癥中的敏感性與特異性明顯高于PCT、CRP單獨診斷,差異非常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出現這種原因,提示著我們單獨檢測血清PCT、CRP水平變化對膿毒癥患者有一定的準確率和可靠性,但血清PCT 和CRP水平聯合檢測能提高膿毒癥診斷的準確率和敏感性,對膿毒癥患者的診斷價值更大。
本研究當中還存在許多的不足之處,機械設備的有限導致設計的觀察指標并不是很全面,使結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這對結果的客觀準確性有很大的影響。而且目前只是研究了100個病例,有很大片面性,這還有待今后的研究中進行完善。
綜上所述,相比較于單獨檢測,血清PCT和CRP聯合檢測能提高膿毒癥診斷的準確率和敏感性,對膿毒癥患者的診斷價值更大,值得推廣。英文摘要的格式請參照雜志要求。
參考文獻
[1]保勇,史夢,喻華,等.檢測血清降鈣素原對感染性疾病及膿毒癥的診斷價值[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2,9(1):94-96.
[2]馮慧遠.降鈣素原在重癥監護病房老年患者感染診斷和預后評估中的價值[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9):4168-4169.
[3]徐志康,陳望,華建江,等.可溶性髓樣細胞觸發受體-1對膿毒血癥早期診斷價值[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2,26(10):974-975.
[4]林青,高菊興,史立鳳,等.血清降鈣素原在膿毒癥患兒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2,12(25):4924-4926.
[5]余燕紅,陳影,梁燕芬.降鈣素原在膿毒血癥患兒早期預后預測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8):44-47.
[6]蘇明環,壽松濤.血presepsin對膿毒癥診斷及病情判斷的臨床價值[J].臨床檢驗雜志,2014,32(2):106-108,111.
[7]余建,邵強,王權,等.聯合檢測presepsin、降鈣素原和C反應蛋白對膿毒癥早期診斷及預后評估的價值[J].臨床檢驗雜志,2014,32(3):200-203.
[8]齊英征.降鈣素原與小兒危重病例評分對膿毒癥患兒預后的影響[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4,16(2):190-193.
[9]邱錫榮,張為民,許志堅,付冬琴.血清降鈣素原在感染性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1,29(5):543-544,566.
[10]蘇明環,壽松濤.血presepsin對膿毒癥診斷及病情判斷的臨床價值[J].臨床檢驗雜志,2014,32(2):106-108,111.
[11]劉小慶.血清降鈣素原與C反應蛋白聯合檢測在細菌感染性疾病診斷中的價值[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5,33(5):651-652.
[12]馬德花,鮑海詠.血清降鈣素原聯合C反應蛋白測定在高海拔地區重癥監護病房細菌性感染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3,23(6):66-68.
[13]解學龍.超敏C反應蛋白與降鈣素原在細菌感染中的相關性分析及診斷價值[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3,19 (11):1555-1557,1561.
·檢驗與臨床·
(收稿日期2015-11-02;修回日期2016-03-10)
DOI:10.3969/j.issn.1674-1129.2016.02.037
中圖分類號:R446.62,R826.3,R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129(2016)02-02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