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NKI期刊文獻的分析"/>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李 莉,吳 江
(清華大學政治學系,北京 100080)
?
2015年中國腐敗研究熱點分布
——基于CNKI期刊文獻的分析
李 莉,吳 江
(清華大學政治學系,北京 100080)
摘 要:通過對2015年腐敗研究領域的熱詞搜索,追蹤出目前國內學界對于腐敗的研究近況。研究表明:2015年腐敗研究領域前10位的熱詞與當下的反腐倡廉工作保持較高的同步性,腐敗研究領域的熱詞在不同學科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性,熱詞分布既顯示學界的探討也深刻反映出了當下腐敗治理的邏輯結構。
關鍵詞:腐敗研究;腐敗治理;反腐倡廉;熱詞;CNKI
主持人語:中國反腐倡廉建設的發展,要求高水平的學理研究來引導和深化。當前,無論是完善反腐倡廉建設機制,還是提升反腐倡廉建設質量,都亟需學界對反腐倡廉現實進程予以高度關注。必然的,精準把握反腐倡廉研究的學界熱點所在,清晰明了反腐倡廉研究的學界側重取向,全面解析反腐倡廉研究的學界力量分布,積極推進反腐倡廉研究的學界共識凝聚,善于運用反腐倡廉研究的學界最新成果,應該成為我們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內容。
——廣州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廣州大學廉政研究中心主任 盧漢橋研究員
反腐倡廉建設,是廣大干部群眾始終關注的重大政治問題,更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新的中央領導群體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抓手”。2015年反腐倡廉工作進入新常態。一系列反腐舉措相繼出臺:2015年繼續保持“降龍打虎”高壓態勢,30余名省部級官員被查,8名省部級官員因違反八項規定被處理,31省份“打虎”全覆蓋。與此同時,巡視也在2015年不斷突破創新,巡視力度不斷增強,僅2015年一年就有83家單位被巡視,這一數字約是2014年的兩倍、2013年的四倍。2015年,在制度建設上也不斷取得突破。2015年8月,歷時近兩年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公布,包括副省級城市“四大班子”主要負責人納入中央巡視組巡視范圍,可抽查核實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情況,首次明確將“專項巡視”寫入條例。2015年10月,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公布。在反腐不斷取得成效的同時,學界對于腐敗的研究是怎樣一種狀況呢?當代中國腐敗問題研究已經吸引了很多學者的關注[1-12]。目前已有的文獻大多集中在改革開放之后的腐敗研究,例如,解釋腐敗發生的原因(Gong[1],Lu[4],Yao[12]),分析腐敗不同階段的形式和特征(Gong[13-14]),以及闡釋腐敗與改革之間的關系(Ma[15],Sun[3],White[5])等。隨著對腐敗問題研究的不斷深入,部分學者開始更多關注當下中國的反腐敗問題研究(Wedeman[8],Quade[11],Guo[16],Manion[17],Chan &Gao[18],He[10],Ma[19])。其中,一些學者致力于梳理和描述在不同時期的改革過程中,中國腐敗呈現的變化及特點。通過對于中國反腐倡廉的持續關注,進而梳理和總結階段性特征成為學界的共識。然而,自十八大以來,中國反腐所呈現的新的改革及其特點在學術研究中是如何被關注并予以分析的,目前則是一個尚未得到梳理的領域。追蹤年度研究狀況是觀察學術領域研究狀況的一個重要窗口。基于此,本文整理了中國知網中核心期刊和CSSCI來源期刊有關腐敗研究的關鍵詞并對其進行比較分析,從中梳理和概括出2015年學界對于腐敗研究的關鍵詞分布,繼而追蹤目前國內學界對于腐敗的研究近況。
本文的研究采用的是“學術熱詞①之所以稱為熱詞而非關鍵詞,是因為我們選取的并非CNKI數據庫中文章的關鍵詞,而是基于腐敗研究的相關領域中的全部內容進行分析。選取方法”。本文希望通過對反腐敗研究領域中的學術熱詞,以及這些學術熱詞在各學科及部分期刊的分布進行研究。如果由我們根據既往經驗和觀察來選擇學術熱點的話,不可避免地會帶有較大主觀性。為使熱詞的選取更具客觀性,本文在熱詞選取方法上采取了以下三個步驟。
首先,在中國知網中,指定搜索期刊文章。本文將學科領域限定為“哲學與人文科學”“社會科學I輯”和“經濟與管理科學”三個類別;年份設定為2015年;來源類別設定為“核心期刊”和“CSSCI來源期刊”兩類。在此基礎上,我們以“腐敗”“反腐敗”“反腐倡廉”“廉潔”“黨風廉政建設”“廉潔政治”“腐敗犯罪”“職務犯罪”“從嚴治黨”“權力監督”這10個詞語為主題進行搜索。每進行一次搜索,將列在結果頁面左側的關鍵詞和包含各關鍵詞語的文章數量記錄下來。之后,在刪去一些與腐敗問題研究相關性較小的詞語后,我們最終得到238個關鍵詞。
其次,確定關鍵詞的頻次。通常一個關鍵詞出現在多個主題詞語的搜索結果中,則說明該關鍵詞語具有較高重要性。但如果一個關鍵詞出現在某個研究領域下的所有議題中,那么,這個詞很大程度上可能只是此類研究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而無法反映學術熱點。因此,我們采用的方法是在所有關鍵詞中選出那些在主題搜索過程中出現次數適中,即不太多也不太少的關鍵詞。為此,我們將關鍵詞在搜索過程中的出現數量從高到底排列,發現所得曲線(圖1)。最后,根據上述篩選原則,我們就把出現詞數在4與19(含)之間的詞語視作學術熱詞。這些詞語包括“法治”“廉政文化”“網絡反腐”“財政分權”等。
再次,搜索相關文章。在得到學術熱詞后,我們按照上述步驟中所限定的條件搜索與某一關鍵詞相關的反腐類文章②搜索條件為:A,“摘要”中出現“反腐”和“腐敗”;B,全文中“中國”至少出現3次或“我國”至少出現3次;C,全文中“反腐”至少出現3次或“腐敗”至少出現3次;D,全文中學術熱詞至少出現3次。其中A、B、C用來確保文章屬反腐類文章;D,用于確保文章確實包含與學術熱詞相關的內容。如果兩個或更多熱詞的含義可視為等同(如“廉政文化”/“廉潔文化),則選取通過搜索得到的文章數最多的那個詞語的文章數。,同時記錄文章數量、學科分布和期刊分布情況。

圖1 關鍵詞出現次數曲線
通過提取文本中的詞語,并統計頻率,可以反映出詞語在文本中的重要程度。一般而言,越重要的詞語,其出現的頻率會越高。基于此,本文首先對于所獲得的文本數據統計之后用詞云的形式予以呈現出來(見圖2)。

圖2 2015年腐敗研究關鍵詞詞云圖
圖2顯示,關于腐敗研究的文本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是民主。本文抽取的數據庫中民主出現的頻率為207,即在207篇文章中都提及到民主。在這些文章中,熱詞“民主”主要被用于指黨內民主監督與反腐敗的關聯性。黨內民主制度建設包括黨內選舉、黨務公開、黨內權力制約和黨內監督。
出現頻率第二的是尋租。尋租出現的頻率是84篇。這反映出學界對于腐敗的成因分析主要聚焦于尋租,也顯示出學界研究的連貫性。
第三是地方政府(72篇)。這里的“地方政府”具體指的是地方政府的腐敗治理,例如地方政府的反腐敗制度建設與制度創新等。
第四是深化改革(70篇)。這具體指學者們認為對于腐敗的治理方向應該是進行深化改革。
第五是法治(61篇)。法治包括法治反腐、司法反腐、法治思維、法治方式等。“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學界對此問題的研究反映出法治反腐的重要性。
第六是黨的建設(49篇)。黨的建設這一熱詞實際反映的是學界對于習近平總書記的“全面從嚴治黨”戰略部署的積極回應。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必須把全面從嚴治黨貫穿始終。
第七是制度建設(46篇)。這包括制度建設、制度反腐、制度構建、制度治黨等。從運動式權力反腐到制度反腐反映出學界對于腐敗治理的模式探索性研究的關注。
第八是腐敗治理(45篇)。腐敗治理是近年來學界使用頻率逐漸增多的一個概念。這與治理理論在中國的受重視程度緊密相關。2015年該詞進入前十名熱詞顯示出學界已經將反腐倡廉作為國家治理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到學術研究的視野中。
第九是網絡反腐(41篇)、黨內監督(41篇)、作風建設(41篇)。網絡反腐一直是廉政研究中受到關注的領域,在2015年該詞入選前十位熱詞也反映出網絡反腐研究繼續成為學界關注的焦點。黨內監督與作風建設也同樣上榜熱詞前十位反映出學界這一年來對于我黨提出的反腐倡廉工作的積極回應。
第十是群眾路線(40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員干部中發生的貪污腐敗、脫離群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必須下大氣力解決”。因此,群眾路線是十八大以來最為重要的反腐策略。該詞入選熱詞前十位也表明了學界對此問題的積極回應。
之后依次是黨的領導(38篇)、主體責任(31篇)、黨內法規(30篇)、權力腐敗、廉政文化、小康社會、治國理政、追逃追贓、三嚴三實、職務犯罪等,這些熱詞也成為學者們2015年度關注的話題。
上述熱詞表明,學者們的研究思路主要分為兩個方向,其一是繼續關注腐敗的成因,例如對于尋租現象的分析表明,這是學界認為中國目前腐敗的主要根源所在,這也與已有的腐敗研究保持了較為一致的連貫性。關于一些新的腐敗成因,例如官商勾結、高管腐敗等雖然也有所關注,然而整體數量偏少。據2015年媒體梳理稱:“今年,中管國有重要骨干企業和金融企業實現了巡視全覆蓋。”[20]2015年,國有企業巡視以及國企高管的落馬是最為引人注目的話題,同時也是中央紀委重點的反腐領域。但是,已有的詞云顯示,關于這個領域的學術研究數量偏少。另一方面,學者們關注的重點是如何能夠遏制腐敗。在前10位的詞云分布上,民主、深化改革、法治、制度建設、腐敗治理、網絡反腐都是基本思路。這些致力于解決之道的研究顯示出學界對于當下進行的反腐倡廉工作中的實際做法的關注。
本文根據CNKI知網數據庫中文獻分類目錄選取了社會科學I輯、社會科學II輯和經濟與管理科學3個目錄下的學科領域分類①中國期刊網專題全文數據庫包括理工A、理工B、理工C、農業、醫藥衛生、文史哲、經濟政治與法律、教育與社會科學、電子技術與信息科學等9個專輯。。按照這個目錄分類,本文又進一步統計了每一個熱詞所在的學科分布情況。
在上述熱詞中,受到學科關注最多的熱詞是“民主”,共有31個學科領域都對此有研究(見圖3)。受到學科關注最少的熱詞是三嚴三實,僅有1個學科領域(見圖3)。受到學科領域較多關注的前5位熱詞分別是:民主、尋租、地方政府、深化改革、法治(見圖3);受到學科研究較少的倒數5位的熱詞分別是:三嚴三實、檢察改革、職務犯罪偵查、刑事司法協助、官商勾結、高管腐敗、管黨治黨、追逃追贓(見圖3)。進一步看,學科領域對于熱詞研究最多的前5位學科分別是中國共產黨、中國政治與國際政治、行政學與國家行政管理、企業經濟、法理法史。這一結果表明,與腐敗相關的熱詞研究在31個學科領域的分布存在較為明顯的差別。學界的信息反映出對于腐敗及其治理問題由于是當下中國,尤其是2015年黨和國家大力治理的領域,因此引起了與之相關的政治、經濟、法理等學科的高度重視。然而,上述結果也表明,對于十八大以來,尤其是2015年以來受到熱議的官商勾結、高管腐敗、追逃追贓的研究,在現有的31個學科領域中從數量上略為偏少。其中原因可能是對于這些被披露的現象還沒有從學理上形成深入的研究,雖然這顯示出學界與社會議題存在一定的偏差性,但也表明這些研究將成為未來腐敗研究領域新的難點和熱點。

圖3 腐敗研究熱詞在學科中的分布數量統計
具體而言,腐敗研究熱詞在學科分布上的特點如下。
民主 在學科分布上,對于“民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國共產黨(110篇)。熱詞“民主”實際涉及到的內容是“黨內民主與反腐倡廉”的關系。
尋租 尋租是腐敗研究中的關鍵性熱詞。在學科分布上而言,對于尋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國共產黨(32篇)、公共行政(24篇)和經濟學(25篇)這3個學科。尋租現象一直是腐敗研究領域最為核心和集中的主題,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也指出“推行政府權力清單制度,堅決消除權力設租尋租空間。”因此,聚焦尋租,通過對尋租的研究進而深入了解當下腐敗的病因,繼而消除尋租的土壤,這是學界對于尋租研究關注的原因所在。
地方政府 這個關鍵熱詞的研究主要分布在行政學及國家行政管理學科(28篇)、中國共產黨(21篇)。相較于其他熱詞,各個學科對于這個熱詞的研究顯然較低,例如企業經濟只有7篇,經濟體制改革有6篇。這實際反映出對于地方政府的反腐行為的分析還主要集中在公共行政和中共共產黨這些學科領域中,且研究數量相對較少。自十八大以來,反腐倡廉工作實際上呈現出自上而下的模式,相對于學界對于中央層面的政策解讀與分析,基于地方政府層面的關注相對較少。由于地方政府是執行中央政策的關鍵因素,因此如何深入推進反腐倡廉實際還需要重視對地方政府層面的研究,這一領域會隨著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進行受到更多關注。
深化改革 對于這個熱詞的研究主要分布在中國共產黨領域,共有45篇。如何深化改革來實現反腐,這是基于我們黨自身的重要命題。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強調:“深化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加強制度創新,強化上級紀委對下級黨委和紀委的監督,推動紀委雙重領導體制落到實處。”[21]從某種程度上說,主體責任的關鍵詞是“問責”,而監督責任的關鍵詞是“改革”[22]。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圍繞健全反腐倡廉法規制度體系,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深化腐敗問題多發領域和環節的改革,開展廉政風險防控、防止利益沖突、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任職回避、新提任領導干部有關事項公開制度試點等具體舉措。因此,深化改革這一熱詞實際反映出學界對于紀律檢查體制改革的關注。如何從學界視野觀察這一體制改革的進程將會是未來腐敗研究領域的重點與熱點所在。
法治 法治這個熱詞被多個領域關注,中國共產黨有103篇,行政學及國家行政管理有39篇;訴訟法與司法制度有24篇,刑法有19篇;近年來,“圍繞國家治理與法治國家建設的討論成為社會科學界共同關注的話題,吸引了包括政治學在內諸多學科的興趣”[23]。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二次全會上指出:“要善于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反對腐敗,加強反腐敗國家立法,加強反腐倡廉黨內法規制度建設,讓法律制度剛性運行。”黨的十八大特別強調要“更加注重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健全反腐敗法律制度,更加科學有效地防治腐敗”。[24]這都表明通過法治解決腐敗問題已經融入國家治理過程的邏輯之中。隨著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推進,法治反腐的思路將繼續成為學界研究和關注的重點。
黨的建設和制度建設 黨的建設這一熱詞在中國共產黨領域的研究最多,共有46篇。制度建設這一熱詞的分布也較為集中,主要集中在中國共產黨(87篇),行政學即國家行政管理(17篇)和中國政治與國際政治(13篇)。這兩個熱詞的學科分布表明,中國共產黨研究領域對于黨的建設與制度建設高度重視。十八大報告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部署方面第一次把反腐倡廉建設放在了黨的五大建設的第四位,即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和制度建設。因此,反腐倡廉成為黨的建設中日益重要的內容,這也引起學界的重視與關注。
腐敗治理 相比較其他熱詞而言,具體針對腐敗治理研究的數量在學科領域上并不是數量最多的,中國共產黨領域僅有18篇,行政學及國家行政管理有16篇。腐敗治理這個名詞本身就是一個西方外來概念(corruption governance),雖然治理一詞已經進入學術研究視野,但真正將腐敗治理這一概念廣泛運用于學術研究中還是相對較少的。
為了透過對這些熱詞的分析,了解腐敗治理研究的結構性要素,我們將與熱詞相關的研究領域劃分為6個領域,分別為黨的建設、頂層設計、制度因素、依法治理、微觀操作、識別預防,并利用對應分析法來衡量熱詞與研究領域之間的關聯。對應分析法的主要功能是以散點圖的形式直觀地展示各離散變量的不同取值,以便研究者尋找分布在圖中不同位置的“特征群”;同時,這一方法同樣也適用于對連續變量進行類似分析,以便尋找“同類項”。在具體操作中,本項研究邀請3名研究助理分別對每個熱詞與每個研究領域之間的關聯強度進行打分,分數級別為1~4分,依次代表“無關聯”“略有關聯”“有較強關聯”和“有很強關聯”。例如,“網絡反腐”與腐敗的識別預防高度相關,故可將關聯分數定為4;相反,“網絡反腐”與頂層設計之間關聯甚微,故分數可定為1。然后將3名研究助理的分數求得平均分。最后,在用對應分析法所提取的6個維度中,前兩個維度的慣量總和為63.28,可以較好地反映數據的內在關系,因此適合利用散點圖進行展示,具體見圖4。

圖4 反腐熱詞與研究領域對應分析圖
中國的腐敗治理,實際上是多重邏輯下的腐敗治理。通過對上述腐敗研究中的熱詞分布分析,我們發現學界的探討也深刻反映出了當下腐敗治理的邏輯結構。
其一為黨的建設邏輯,即將腐敗問題的解決放置于黨的紀律與作風建設邏輯之上。基于此邏輯之上,黨的紀律是最為重要的約束手段。因此,由圖4可見,“黨的建設”介于黨的建設和頂層設計這兩個議題層面之間,意味這兩個領域的研究者均較多地使用這一詞語。學術界探討的路徑與之緊密聯系,黨的紀律與黨內法規成為學術探討熱詞。
其二為制度建設與依法治理邏輯。“依法治理”和涉及檢察制度的問題在強調依法治理腐敗問題的大背景下更常被研究者提及。此邏輯下強調的是依靠法治等制度手段能夠將“權力”關進籠子中。由此,依法治理、司法公正、檢察改革、刑事司法協助等法治手段都被凸顯和強調出來,也因此反映在學術探討中,成為學界探討的熱詞領域之一。
其三為頂層設計與微觀治理邏輯。這一邏輯實際表明學術界所探討的問題反映出中國當下的腐敗治理思路既重視頂層設計又關注微觀治理。“深化改革”以及與央地關系問題緊密相關的“地方政府”等熱詞更多地涉及腐敗治理的頂層設計層面,而“深化改革”與“民主”更是體現了國家腐敗治理所處的時代語境與內在要求,同樣應被視為頂層設計問題。具體而言,這方面的學術探討一方面強調頂層設計的重要,即將反腐敗工作置于治國理政、深化改革的整體國家治理之中,意義重大。同時,這也表明國家力量主導下的腐敗治理具有整體性和全局性。另一方面,基于微觀層面的腐敗治理活動,例如職務犯罪偵查、高官腐敗、官商勾結等已經引起學界關注,也反映出十八大以來具體的腐敗行為與現象。但整體而言,這方面的研究數量偏少,顯示出未來的研究潛力。
其四為預防腐敗邏輯。腐敗治理強調預防的重要性。如圖4所示,熱詞與研究領域出現在“議題空間”中的不同方位,形成了較明顯的“群落”。“黨內監督”“網絡反腐”“監督責任”“主體責任”均涉及腐敗的識別和預防問題。實際上,中國的腐敗治理也涵蓋預防的內容,但相對于法治上的打擊而言,其受到的重視程度不夠。在學術熱詞的統計中,我們也發現學術研究對此的關注也較低。雖然,黨內監督、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網絡反腐都有所涉及,但數量偏低。
腐敗是一種古老的社會現象。關于腐敗的研究,一直呈現多樣性和復雜性。尤其是在轉型過程中的中國腐敗問題就更加具有獨特性。因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術研究的困難[25]。
對于已有文獻的梳理,我們不難發現,關于中國腐敗問題的學術研究還較為分散,至今并未形成一個專門性的系統研究領域。與此同時,反腐倡廉工作一直是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的領域。尤其是在十八大之后,反腐工作已經進入新常態,呈現出新的特點。如何從學術視角對于這些舉措和變化進行學理梳理和分析是學界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因此,本文從學術熱詞的視角來檢索2015年中國國內學界對于腐敗領域的研究狀況顯得重要而必要。
本文研究發現,2015年腐敗研究領域前10位的熱詞分別為:“民主、尋租、地方政府、深化改革、法治、黨的建設、制度建設、腐敗治理、網絡反腐、群眾路線”。這些熱詞反映出學術研究領域與當下的反腐倡廉工作保持較高的同步性。與此同時,本文還發現在2015年受到熱議的“官商勾結(政商關系)、高管腐敗等未能成為學術研究熱詞。這一現象實際反映出學界對于政商關系、國企高管腐敗等問題的研究還存在一定的滯后性,但這也成為今后學界潛在的重要研究領域與課題。
本文研究發現腐敗研究領域的熱詞在不同學科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本文研究顯示,受到學科關注最多的熱詞是民主,共有31個學科領域都對此有研究;受到學科關注最少的熱詞是三嚴三實,僅有1個學科領域;受到學科領域較多關注的前5位熱詞分別是:民主、尋租、地方政府、深化改革、法治;受到學科研究較少的倒數5位的熱詞分別是:三嚴三實、檢察改革、職務犯罪偵查、刑事司法協助、官商勾結、高管腐敗、管黨治黨、追逃追贓。這一結果顯示出,不同學科對于腐敗領域的熱詞研究有所不同。但關于中國共產黨的學科對于當下反腐敗問題的重視超過所有其他學科,這也表明腐敗研究在中國具有強烈的現實關照性。除此之外,政治與公共行政、企業經濟等學科領域對于腐敗問題的研究也占據了主要比例。
通過對上述腐敗研究中的熱詞分布分析,我們發現學界的探討也深刻反映出了當下腐敗治理的邏輯結構。其一為黨的建設邏輯,其二為制度建設與依法治理邏輯,其三為頂層設計與微觀治理邏輯,其四為預防腐敗邏輯。
目前國內學界對于腐敗問題的研究還未能與國外學術文獻進行對話。對于腐敗問題的研究還停留于具體的現象探討,尚缺乏深入的因果分析。例如,本文發現的腐敗研究熱詞中,深化改革、地方政府、法治、網絡反腐、群眾路線這些還都是著眼于描述性質,并非是深入的學理探討。
綜上,通過對2015年腐敗研究領域熱詞的搜索與梳理,將學界關注的熱點與前沿都予以粗略呈現。腐敗現象是一種具有明顯的地域性的社會現象[26],因此,對于腐敗的學術研究也應強調其具體的背景性特點。在中國當下反腐倡廉不斷深入開展的情況下,學界對于腐敗問題的研究反映出中國腐敗及其治理的變化特點。反腐倡廉工作已經進入新常態,學界對其觀察與分析的工作仍將繼續下去。
【參考文獻】
[1] GONG TING.The politics of corrup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An analysis of policy outcomes[M].Westport,CT:Praeger,1994.
[2] LO T W.Corruption and politics in Hong Kong and China [M].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1993.
[3] SUN Y.Corruption and market in contemporary China [M].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4.
[4] LU X B.Cadre and corruption:the organizational involu-tion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M].Stanford,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5] WHITE G.Corruption and market reform in China[J].IDS Bulletin,1996,27(2):40-47.
[6] WEDEMAN A.Corruption and politics[M]∥K HSIN-CHI(Ed.).China Review,1996:61-94.
[7] WEDEMAN A.The intensification of corruption in China [J].China Quarterly,2004,180:895-921.
[8] WEDEMAN A.Anticorruption campaigns and the intensi-fication of corruption in China[J].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2005,14(42):93-116.
[9] GUO Y.Corruption in transitional China:An empirical a-nalysis[J].China Quarterly,2008,194:349-364.
[10]HE Z K.Corruption and anti-corruption in reform China [J].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2000,33 (2):243-270.
[11]QUADE E A.The logic of anticorruption enforcement campaigns in contemporary China[J].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2007,16(50),65-77.
[12]YAO S T.Privilege and corruption:the problems of China'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J].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2002,61(1):279-299.
[13]GONG TING.Form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Cor-ruption in the 1990s:Change with Continuity.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1997,30(3):277-288.
[14]GONG TING.The party discipline inspection in China:It's evolving trajectory and embedded dilemmas.Crime Law and Social Change,2008,49(2):139-152.
[15]MA S K.Reform corruption:A discussion on China's cur-rent development[J].Pacific Affairs,1989,62(1):42 -52.
[16]GUO Y.Political culture,administrative system reform and anti-corruption in China[J].Crime,Law and Social Change,2010,53:493-508.
[17]MANION M.Corruption by design:building clean gov- ernment in mainland China and Hong Kong[M].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4.
[18]CHAN H S,GAO J.Old wine in new bottles:A county-level case study of anti-corruption refor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Crime Law and Social Change,2008,49(2):97-117.
[19]MA S K.The dual nature of anti-corruption agencies in China[J].Crime Law and Social Change,2008,49:153 -165.
[20]年終策劃:2015,中國反腐“突破”之年[EB/OL].[2015-12-20].http://www.chinanews.com/gn/2015/12-20/7678737.shtml.
[21]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EB/OL].[2015-01-13].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5-01/13/c_127383711.htm.
[22]高波.把握全面從嚴治黨“關鍵詞”[2015-02-12].http://fanfu.people.com.cn/n/2015/0212/c64371-26557763.html.
[23]崔鵬,李月軍.2015年國內政治學主要議題[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5-12-23.
[24]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EB/OL].[2013-01-22].http://news.xinhuanet.com/2013-01/22/c_114461056.htm.
[25]李莉,海外中國腐敗研究文獻述評[M]∥汪永成,黃衛平,主編.當代中國政治研究報告:第11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26]FRIEDRICH C J.Political Pathology[J].The Political Quarterly,1966,37(1):70-85.
[責任編輯 羅海豐]
Hot Issues on Corruption Studies:An Analysis Based on CNKI 2015 in China
LI Li,WU Jiang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ed the"hot words"used in the academic research papers on the corruption and anticorruption study in China.First,CNKI database was employed to search these hot words;and then,the docu-ment analysis was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top ten words among them;finally,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top ten hot words distributed in the academic research really reflected the corruption governance in 2015;and more,it also showed that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among the different disciplines in the research filed.
Key words:Corruption and anticorruption study;hot words;2015;CNKI
作者簡介:李莉,清華大學助理研究員,博士后,從事廉政治理研究。
基金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2015M580076)
收稿日期:2016-03-07
中圖分類號:D63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394X(2016)04-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