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會學研究一直以來都備受爭議,就研究方法論來說,有的人認為定量研究更加準確,有的人則認為定性研究更能體現社會學學科的價值,不論觀點如何,但希望通過社會學研究來解決實際問題的目標卻始終是保持一致的。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也實實在在為實現大家最終的同一目標鋪墊了橋梁。近些年社會學研究也在大數據時代的熏陶下得到了巨大的機遇同時也面臨著不可小覷的挑戰。本文正是圍繞大數據為社會學研究帶來的價值,機遇與挑戰對社會學研究進行了一系列的梳理。
關鍵詞:大數據;商業化;社會學研究;價值
近些年,“大數據”這個詞不間斷的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一般將其概括為現代信息社會中巨大的資料信息。哈佛大學社會學教授加里·金說:“這是一場革命,龐大的數據資源使得各個領域開始了量化進程,無論學術界、商界還是政府,所有領域都將開始這種進程。”①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人類帶來了無可比擬的價值與體驗。最為直觀的當屬其經濟價值,比如相當經典的啤酒與尿布的案例,在美國有一家超市的啤酒和尿布是放在一起賣的,因為據內部數據顯示啤酒和尿布放在一起銷量最大,這其實是有一定的現實依據的,美國一些家庭婦女在家忙著帶孩子會讓丈夫幫忙去買尿布,丈夫買尿布的時候會捎帶的買瓶啤酒。正是因為有數據來顯示這一現象才會追尋到顧客的消費心理,促進商品的大賣。在相關領域內還有很多同樣的案例因為大數據的存在而受益匪淺如梅西百貨的實時定價機制,通過專門的數據分析軟件對需求和庫存情況的分析對幾千萬中的貨物實施了實時的價格調動。通過數據的分析以達到利潤最大化的問題。網絡平臺林立的今天,功能不同的網絡平臺能夠收集到對應的客戶信息,越熱門數據越豐富,價值也可觀。大數據在科學研究領域的應用也在廣泛發展,如心理學數據分析近年來正備受相關專家學者的追捧,其很可能對心理學這門學科的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突破。大數據在社會學研究中也受到很多專家學者的青睞。對于怎樣正確高效的認識,應用大數據信息,并做好社會實證研究方法與數據分析。來自全國100多所高校與科研單位的名師就曾在北京舉辦的社會學研究方法論壇上探討過這些問題,并對其成功進行了演講,使大家受益匪淺。
通過大數據中海量數據的分析能夠展現出很多我們意想不到的規律和現象。在陳云松的《大數據中的百年社會學》中作者通過對社會學相關的名詞在語料庫中出現的次數統計、總結、分析得出了社會學百年來的發展歷程與規律,并通過圖表進行了直觀的統計與相關研究經驗結合嘗試做出與社會學相關的判斷。在傳統的定量研究中研究者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收集數據再對該數據進行分析。雖然也為社會學的發展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基礎卻也難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真實性、代表性的問題。在不同的研究主題下都有很多被調查者基于防范意識或者心理因素等各方面的原因對問卷調查上的問題作出保守或者完全錯誤的回答。這就很難保證通過這些數據所分析出來的原因與結論的真實性也就造成了對科學的不嚴謹。大數據從某種程度上或許可以彌補這一缺陷。大數據可能包含了一部分人類群體的基本信息以及喜好偏愛,記錄下了人類網絡生活的點滴如搜過哪些關鍵詞,瀏覽過哪些網頁,到過哪些網站等都可以被完整的記錄下來。并且這些數據不會存在故意做假問題,其真實性水平較高,這些網絡生活的痕跡則可以從側面反映出人類生活的一些現象與規律,從而對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但是同時也存在一些隱私方面的問題需要進一步的探討。在社會統計中將社會調查分為總體調查和部分調查。基于現實情況的約束總體調查在社會學的研究中相對用的較少,大多數情況是通過局部調查來反映總體狀況,抽樣調查即為局部調查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項調查。局部調查是先前研究者基于條件不允許的實際情況下所做出的抽樣測試與整體測試偏差不太大而進行的重要選擇。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預示著人類采集信息的途徑更將便捷,整理數據的方式也更加先進,對于數據的采集的方便性遠遠超出了原先的實際情況。這是在解決其他一些挑戰的前提下回歸到數據的總體調查或許也不在是什么難事。其代表性定會大大超于局部調查的代表性。
社會學研究與大數據相互結合可以打破傳統的研究方式,也會很大程度上提高其準確性,科學性以及代表性。但要上升到此等級還將面臨很多挑戰,如數據的獲取問題,整合問題,選擇問題,有效性問題以及會出現的隱私倫理問題。
相當多的通信企業與社會媒體以及網絡平臺擁有大量的人類數據,而對于這些數據出于保密性原則以及隱私及法律問題的存在不能分享給研究者。并且很多數據對于企業來講有很大的商業價值,沒有高昂的費用是無法取得完整的數據的。這就對研究者的分析造成了嚴重的阻礙。大數據獲取的成本問題成為了社會學研究的一項基礎挑戰。
再者不同的平臺獲取的信息也不盡相同,每個系統都有不一樣的方向,側重點。如果分開單個看待很可能造成信息不全面,而社會學研究也往往需要綜合性的看待問題,這就需要研究者對數據進行篩選,整合。如何進行正確高效的篩選整合對于社會學研究者來說是一種難于跨越的高度,有時候往往理論上可以行的通,實際操作的過程卻不只是說說而已,具體到數據的整合問題上還會出現更多令我們難以想象的挑戰。
海量的數據帶來了龐大的信息量同時也為選擇造成了一定的障礙。并非所有的數據都值得研究,需要擯棄無用的信息,將有用的信息提煉、篩選出來進行觀察分析。選擇的維度也分不同種,橫向研究,縱向研究,深度研究,廣度研究。選擇的角度不同,所需的數據也會有所差異。這就需要社會學研究者有相當清晰的思路來對海量的數據進行脈絡的梳理,選擇以及應用,從而使研究的效率達到最大化水平。
在研究的過程中很可能會出現由于時間,網絡空間等原因造成的數據有效性的問題,如某些調查對于今天有效,明天也可能就會完全失效。因為大數據也只是通過網絡媒介而反應出來的一些現象,并不能一概而論為社會的所有現象,不具備整體社會生活中的普適性,或許更適合跟網絡相關的社會生活的普適性。這就需要研究者針對數據的特點靈活的確定研究范圍,以達到數據的有效最大化。
倫理,隱私問題一直是社會學研究中一大困惑,在對學術追求高質量的同時也要顧及到廣大民眾的隱私,禁忌。在大數據時代,很多人意識不到自己的信息丟失問題,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沒有真正通過感官深化產生歸屬意識。但不知道并不能代表問題不存在,因此研究者在做研究的時候也要考慮到大眾的倫理隱私問題,尊重每一個人。這就需要想出一個應對兩難之策,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對于社會學的研究,大數據也必然會帶來不一樣的方向與角度,目前我們正處于一個預估與實際不能無縫銜接的階段,能看到起價值與機遇卻也面臨巨大的挑戰。在這個關鍵的時刻我們能做的只有不驕不躁,踏踏實實的著眼于目前能做的一切,循序漸進的開拓進取。從實踐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以求進步。將大數據與社會學研究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通過大數據資源實踐分析去解決更多亟需解決的難題,或許會對社會學始終困擾是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相互融合的問題有所建樹。這就需要更多熱愛社會學事業的優質優才之士的共同發掘。
大數據可以為我們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帶來巨大的價值。“機會稍縱即逝,抓住了就是機遇,抓不住就是挑戰。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緊緊抓住和用好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不能等待、不能觀望、不能懈怠。”②把握大數據這一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時代,以實踐為標準,由實踐去檢驗真理,定會為社會學的蓬勃發展奠定基礎。
注釋:
①帶您了解大數據·中國大數據·2014-04-26.
②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參考文獻:
[1]劉馨,帥斌,楊建.大數據背景下地方高校社會學類專業創業教育模式探究[J].中教育改革,2015(3):108-110.
[2]羅瑋.新計算社會學:大數據時代的社會學研究[J].研究述評,2015(03):223-246.
[3]李學龍,龔海剛.大數據系統綜述[J].中國科學信息科學,2015(01).
作者簡介:杜慧(1991- ),女,漢族,山西省沁源縣人,山西師范大學政法學院社會學專業,研究方向:經濟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