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小野
摘 要:新企業會計準則實施以來,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尤其是公允價值的引入,對完善我國的會計行業標準有著重大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紹了公允價值的概念以及意義;其次概述了新企業會計準則中引入公允價值對財務的具體影響;最后探討了實施公允價值應該注意的問題,僅此提供借鑒。
關鍵詞:新企業會計準則;公允價值;財務;影響
雖然新企業會計準則中引入了公允價值有非常大的積極意義,但是因為有很多方面還不夠完善,因此在其實施時需要對其進行監督,保證在完全公平的情況下,進行資產的計量,除此原因之外,還對其進行監督主要還是因為公允價值的應用有一定的范圍,有些資產項目并不適合使用這種方式,但是因為我國會計準則中并沒有對此進行詳細的集中的說明,因此需要監督。
一、公允價值的含義
公允價值也被稱之為公允市價,是交易雙方在公平交易和雙方資源的基礎之上確定下來的價格。其中雙方交易的資產可以為流動資產,也可以為固定資產。之所以將其用在會計計量機制中,是因為它能為計量工作提供專業方面的支持。利用公允價值對一家企業進行計量評估,能夠體現出企業的真實價值。
二、新會計準則中引入公允價值計量的意義
一方面,這是市場商品經濟必然的選擇。市場商品經濟注重的公平交易,而公允價值最大的特點就是自愿公平。傳統的會計準則在運用的過程中,之所以沒有出現重大的問題,主要是因為當時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剛剛確立,一切制度還不夠成熟,而隨著市場經濟制度不斷地發展完善,很多的傳統制度都存在很大的劣勢,而這些劣勢嚴重阻礙了企業的發展,因此必須對其進行改革,這也是新企業會計準則中引入公允價值這一計量屬性最重要的原則。因為現代市場尤其是金融市場,出現了很多新興的產品,這種產品在計量時,傳統的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其方式,因此需要引入公允價值。
另一方面,是我國會計行業深入世界的需要,傳統的會計準則只是根據我國自身的特點來制定的,很多規定都與國際會計標準不相符,這非常不利于我國會計行業向更深層次的發展。正因為如此需要對其進行引入公允價值,這樣對我國深入世界有著非常大的優勢,尤其是我國的跨國企業,在對資產計量時,也減少了相互間的摩擦。
三、新會計準則中引入公允價值計量對于財務的影響
1.新企業會計準則下公允價值影響著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指的是在整個經濟市場中能夠開展基于自身的交易的金融資產,主要有股票、基金以及債券等流動性資產,還有固定資產,諸如合同、期貨合同還有遠期合同等。在國家頒布的新《企業會計準則》中對金融工具有著相應的規定,要用公允價值來計量企業金融工具,主要是計量企業所擁有的交易性金融資產以及企業背負的金融負債。比如,企業會擁有一些閑置的資金從而應對不時之需,當它利用這筆限制的資金想要在金融二級市場中購買可以隨時拋售的股票、債券以及基金等等金融工具,為了賺取其中之間的差價。而這時這些用做交易的金融工具都必須要利用公允價值進行計量,抑或者企業中一些不是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比如遠期合同、期貨合同、期權合同等固定資產都需要工作價值進行計量。另外,在新《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中,我們還發現針對于那些想要以風險管理的需要以及維護金融負債和金融資產在確認和整個計量過程中一致性為基礎的企業,可以直接將某種特定的金融資產或者金融負債利用公允價值進行計量。因為整個市場是處在不斷的波動過程中的,因此,這就表示這些金融資產或者金融性的負債所具有的價值,是報告時間段內金融資產或者負債的市場價值,它的價值變動是直接與整個資產的損失和收入相掛鉤。也就是說,如果企業的戰略決策不符合當前社會經濟市場的發展需要,企業在目前階段的整體利潤就會下滑。因此,在會計人員依照公允價值針對金融資產進行計量時,必須要時刻關注整個金融市場的發展走勢,并且結合當前社會發展需要來制定戰略決策。
2.公允價值計量對企業合并產生的影響
在企業的合并過程中,如果按照公允價值來對企業的資產進行計量的話,一般具有兩點突出的優勢:首先就是增強了整個會計準則內部流通信息的時效性;其次,就是滿足了會計在配比方面的需求。因為從平常的角度來講,企業進行合并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購買,一種是雙方權益相互結合。其中,直接購買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合并企業直接購買被合并企業的股票以及全部的資產。這時按照公允價值對被合并企業的資產以及整體負債狀況進。計量,能夠表現出整個企業在合并之后的發展情況。而權益相互結合方式則是雙方形成一個單一的主體,將企業的權益相結合起來的合并方式。在這種合并方式之下,一般會將企業的利潤無限夸大,進而提高企業的身價,從而實現企業的高價轉讓。但是這種方式對市場造成十分不良的影響。
3.公允價值計量對投資性房地產計量的影響
新《企業會計準則》第三號投資性房地產中指出,投資性房地產是指為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或者兩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產。規定如果企業有確鑿的證據表明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可以可靠計量的,可以對投資性房地產采取公允價值的方法進行計量。采用公允價值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不像以成本法計量的一樣,不再計提折舊和減值準備,而是根據資產負債表日的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來調整賬面價值,將兩者的差額計入到“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中,直接對當期的利潤產生影響。
4.公允價值計量對非貨幣性交換的影響
新《企業會計準則》第七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第三條規定: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同時滿足下列條件:一是該項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二是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的,應當以公允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公允價值與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也就是說,非貨幣性交換可以增加或減少企業當期的利潤。那么,企業就可能在企業出現虧損或者是為了維護公司業績或者配股的需要,就是通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用優良的資產換取劣質的資產,從而改變企業當期的利潤,達到從操縱利潤的目的。
四、新企業會計準則下實施公允價值的措施
新企業會計準則中加入了公允價值理念有很多優勢,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所以在具體實施時,要十分注意,盡量趨避利害,將其公允價值屬性價值充分的發揮出來,在具體應該時,應該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適度性,并不是所有的情況都適合運用公允價值計量方式,因此要適度使用,有些資產在計量時,只能運用歷史成本來計算,公允價值的運用有一定的范圍,如果超出范圍公允價值屬性就毫無意義,另外,在運用公允價值來計量資產時,條件十分嚴格,任何一個滿足條件的事項都不能使用公允價值,而且公允價值屬性主要是針對貨幣性領域中的資產進行計量,只是目前在與貨幣性交換相關的領域并沒有對其公共價值進行詳細的規定,這是存在的比較明顯的問題,一般情況下,哪些資產計量能夠運用公允價值,而哪些資產計量并不能使用資產價值,并沒有集中起來規定,而且分布在各個不同的業務。相關人員要了解這一點,在運用時,也仔細看清項目要求,不能隨便使用公允價值屬性。
其次,做好監督工作,因為公允價值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所以在應用過程中勢必會出現漏洞,產生嚴重的后果,為了盡可能的避免這些后果,必須對其進行監督。監督部門必須承擔起相應的責任,比如制定相應的定量標準,這樣公允價值在使用時理論與實際就不會相差很遠。在制定公允價值使用范圍時,我們可以做制定出大概的使用范圍,具體的業務就要具體的去分析。
最后,培養優秀人才,這是實現公允價值最好的方式,因為公允價值在使用時,要求非常嚴格,如果會計人員的素質達不到要求,很難發揮其真正的價值,而且也非常有可能將其應用在不該應用的資產計量中。會計核算本身就十分重要,出現任何一點失誤,就會影響整體的企業效果,因此培養優秀人才很重要。
五、結語
綜上所述,可知新企業會計準則下實施公允價值對財務有非常大的影響,當然有些是積極影響,有些是消極影響,因此在使用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按照條件來使用,盡可能避免消極影響的出現,但是要想最大程度的實現積極效益,培養優秀的人才很關鍵。
參考文獻:
[1]袁東.淺析新會計準則下的公允價值計量[J].科學之友,2010(11).
[2]孫昌鍔.基于企業會計準則下的公允價值探討[J].經營與管理,2008(2).
[3]張洪輝.新準則公允價值對企業經營成果的影響[J].財會研究,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