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時期,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會計的比重越來越大,此時會計監督便成為了在會計系統運營過程中較為直接有效的監督方式,人們對會計監督也抱有很大的希望。不過通過分析各種數據,會計監督的效果卻沒有達到人們期待的效果。自從會計進行改革后,便面上社會一直在呼吁加強會計的監督,但是實際的運行過程中效率極低。在1995年10月26日舉行的全國會計工作討論發表了意見,表示將對會計監督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實施監督并及時找到修改措施。第二年四月,我國國務院也根據了會計監督的現狀頒發了相應的政策,政策中提到了要讓各地方通過實際行動來改善目前會計監督問題中所有的問題,在對會計監督的深化改革中,根據我國實際情況建立出一套完整的會計監督體系,即會計監督系統,來確保會計工作的過程中避免重大失誤的發生。我國政府近年來也陸續的出臺了對會計工作的各種條例。與此同時,世界會計組織也對會計監督加大了修改措施,做出的修改措施提高了會計監督的效率,推動了世界經濟的飛速發展。所以,想要從根本上改善會計監督的現有狀態,建立完善的會計監督系統,正確認識會計監督也會首要任務。
關鍵詞:會計監督;認識;管理
監督是會計的基本職能之一,也是一項重要的管理職能。會計監督是對生產經營和預算經營情況監督的管理性活動,建立會計監督體系是完善會計監督體系的的一種機制,構建有效的會計監督支持體系對于會計監督、加強企業內部會計信息的管理、審核和質量問題有著重大的意義,企業應該重視會計監督的構建,保證會計監督過程的完整性。
一、對會計監督的概念及屬性的再認識
從古至今,我國自從引入了經濟發展的概念后,因為較為集中的經濟發展體系與中國封建社會的約束,是我國初期的經濟發展止步不前,也使會計的發展遭到了阻礙,同時耽誤可財務的發展,甚至將財務與會計被混為一談,導致了經濟發展初期沒有辦法說明財務發展與會計的發展的根本區別于關系,因此,會計監督也就到了可有可無的地位。因為外界對會計監督的定義的模糊使會計監督在我國實行起來困難重重,甚至漏洞百出。周所周知,一個公司想要擁有嚴格的財務經濟與制度,就必須要有正確的財務收支,但是如果把公司財務收支的工作交給會計工作,不但要接受企業高層領導的監督,也要嚴格控制在財務人員手中,這樣會計監督也就成為了一個并沒有實際應用的地位。中國市場調研討論中不斷地更正會計職業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職能和會計管理機制,想要讓會計監督發揮其正確的職業功能。不過也并不能做到真正的改善我國會計監督虛設的現狀,甚至使情況與人們預期的情況更加不同。我國財政部門也逐漸調整我國經濟市場中會計工作的體制。現在不得不面對的事實就是現在大部分國有企業的領導者都是聽從政府的安排,對于會計工作者的聘用也由固定人員擔任,這樣的工作分配方式不僅不適合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可行性極低。
目前我國市場經濟系統已社會主義為中心,從概念上解釋會計監督就是指單位內部的會計機構以及會計人員、依法享有經濟監督檢查的政府有關部門、依照各種合法法律的規定,對某一特定的經濟活動是夠符合法律規定、是否有可實施性、活動內容計劃是否真實、活動是否完整和對企業內部資金是否符合預算等所展開的監督。會計監督是促進各個企業在完整的監督系統下合理發展的保障。
會計監督分為自我監督和外部監督兩個部分。自我監督是會計工作人員因為自我培訓修養等進行的自我約束;外部監督為一個企業和管理者對會計工作人員的認為監控。以上兩種監督形式就是會計監督作為一只監督手段的運行方式。由此可見,通過進行會計監督來督促一個企業的經濟發展,是一個企業能夠正常運行的前提保障。以上便是會計監督的定義。根據定義可以總結出會計監督的幾個特點。
1.會計監督的構成
會計機構與會計工作者是會計監督的主要構成單位。因為會計監督有很搶的約束力,所以會計機構與會計工作者只能在被允許的前提下才能進行某些特定的會計監督。舉個例子,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一個公司的代理人在為了公司資金發展的前提下,可以申請會計機構于會計工作者來進行會計監督,會計機構與會計工作者也必學在精度過程中一公司的主觀意愿為主體。其中,如果是在市場經濟機制中的會計監督,就不應該帶有意愿來進行監督,而是秉承一切以我國經濟法律的規定進行會計監督,不可以成為會計監督工作中的直接受益人或者直接受害者。只有擁有委托人,才可使讓會計機構與會計工作者成為會計監督的主體。
2.會計監督的對象
指定主體的發展活動以及活動中會發生的資金變化是會計監督的對象。所謂的制定主體大多指會計主體,進一步說就是委托會計機構的特定機構,其中可以包括大小公司、企業、個人或者團體等,甚至是政府。所謂的活動中的資金變化是指因為企業的發展需求,對所擁有的資金分配時所產生的變動,也涉及到某些經濟表現的聯系。而資金變化是根據會計工作性質來判斷的。會計的根本原則就是根據所工作的對象來進行統一計算,然后將制定的主題資金變化以及經濟情況的數據變成通信的數據信息作為反饋。
3.對資金變化進行會計監督
會計監督在資金變化以及活動中的經濟走向進行監督,體現了完整性、多元化、連貫性、以及準確性。會計監督的完整性不僅體現在我國國家物價、上稅率、會計、政府流通、金融養老等,還體現在會計監督的工作性能評估上。會計監督的多元化牽涉了各種經濟活動以及資金收支,不論涉及范圍大小。會計監督的連貫性變現了會計監督的穩固與連續。一直伴隨著經濟活動和資金變化的發生,也就是說在進行財務統計的過程中同時也實施了會計監督。會計監督的準確性是指愛委托人、會計機構以及會計工作者同時進行草屋的統計和會計的監督管理,實時將信息統一整理并修改問題。
4.會計監督的目的
會計監督最直接的目標就是將各項經濟活動和資金變化進行合理的規劃,確保財務信息的準確性、實時性、可利用性等,社會主義針對實現會計監督分化了各項職能:(1)真實的變大所有信息的內容,例如收支,運轉以及投資等等;(2)表示出了各種資金的收支比例和盈利數目;(3)約束了財務方面上的各項問題,改善了各種在資金利用上的失誤,規范了正常的經濟運營模式。這樣的職能綜合起來不僅可以發展經濟、約束經濟的不合理之處以及可以讓資金成為經濟發展的前提保障。將增強制定主體的經濟水平等。
二、對會計監督的內容的再認識
根據會計監督的對象不同,將會計監督分成財務會計與成本會計,因此會計監督的主要內容也就分成財務會計的會計監督和成本會計的會計監督兩個內容。
1.財務會計的會計監督
財務會計會計監督包括會計機構和會計工作者根據委托人的指定委托與權力,對指定的主題財務會計過程做出相應的監督與管理。財務會計的會計監督主要特點有四個:其一是可以提供準確的、可參考的財務報表,是經濟活動更有保障;其二是嚴格遵守我國會計法律的相關規定;其三是可以依賴于完整的會計監督系統;其四是嚴格衡量交易的標準與屬性。所以,財務會計的會計監督重點在于財務信息的計算,計算的內容就是需要進行會計監督的內容。財務會計監督的主要內容涉及點如下:
(1)對最初的交易內容進行監督和管理。而這一點是對于財務會計內容進行有效監督的必要手段,是財務會計會計監督的主要內容。對制定主體進行監督的會計機構和會計工作者,在進行對財務會計內容監督的過程中重點在于兩個方面。一是確定對財務交易內容是否是真是的,是夠符合法律要求是夠符合企業的資金運算,并且將那些不符合監督標準的財務會計內容進行拒絕,尤其是發現財會內容存在著嚴重違反法律要求的財務會計內容進行嚴格的監督審查,一旦證實要立刻掌握其數據證據,向有關部門提交審核申請,對進行不合法的財務會計內容的負責人進行責任的追究。二是可以有權利將一些交易幾率出現漏洞的財務會計內容進行駁回,經過補充更改后再次申請財務會計的會計監督。
(2)對財務賬本的會計監督。財務賬本是記錄著制定主體的資金收支的重要憑證,是會計監督系統的總結積攢財務會計的重要手段,相對于指定對象的經濟活動和資金變化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監督財務賬本,要求會計機構與會計工作者嚴格按照我國法律和會計監督的進行各種統計,一旦發現虛假的不符合實際的財務賬本應及時勒令停止并令其改正,對于停止并不及時改正的現象,應上報國家財務部,請國家財政部進行強制執行。
(3)對實際物品與資金的財務監督。制定主體的會計機構與會計工作者應及時對實際物品和財務資金進行督查管理,使其形成嚴格的物品與資金的清產制度。一旦發現實際物品和資金與財務賬本數據不符的情況,及時按照我國相關法律規定的要求進行解決,如果出現超出會計機構和會計工作者的能力范圍的工作,應向上一級的管理者進行反省,申請制定主體對有問題的地方進行重新審核與更改。這樣制定嚴格的財務記錄制度,可以保證委托人的最大利益。
(4)對各種報告的財務監督。監督財務報表可以讓各部分的利害主次分明,人性化的進行委托人的監督申請、完整的對資金收支進行估算、推動了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并且加強了我國對于宏觀經濟的調節。所以,制定主體的會計機構和會計工作者對財務報表進行嚴格督查的作用不可小視,只有這樣才可以確保委托人的資金信息準確并且有可行性。如果發現別有目的更改財務報表的行為應及時勒令停止并改正;對于不聽從監督結果的,實時上報給國家財務部,使其積極服從國家財務部的安排及措施。
(5)對財務收支的會計監督。指定主體的會計機構和會計工作人員對制定主體的財務收支會計監督,有幾點需要著重監督:其一是在督查和管理各個財政收支是,應合理管理那些不顧和規定的財務收支,進行補補返回修改。其二是在審計過程中發現違反我國相關法律規定的采取勒令停止并改正的方式,如果不聽從監督結果,同樣需要上報給國家行管財政部門,或者由委托人直接在下達書面處理的十天內及時做出更該,并對其造成后果承擔相應的責任。
2.成本會計的會計監督
成本會計監督的定義是指定主體遵循自己機構的指定特性建立符合自己的管理機制,自發性的對經濟活動以及資金變化進行監督和管理。成本會計的會計監督設計了提前估計,過程中的實時反映以及結束后的反思與總結。換句話說就是指定主體的會計機構以及會計工作人員在實時某項經濟活動或者資金變換前需要嚴格的估算出活動的預算資金,統計不同的運行方案按確保經濟活動不產生嚴重性的失誤。在經濟活動過程中,應實時的反映活動的各種信息一遍會計監督人員可以對現有的情況作出最準確的判斷,以防出現實際情況與計劃情況誤差過大的情況。在經濟活動后,指定的會計機構與會計工作人員需要及時的統計活動中所有的數據進行分析,為下次活動順利進行作出更改。
三、結束語
會計監督作為會計的基礎職能,也是最重要的監督手段,對于會計監督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也成為了市場經濟發展中的首要問題,通過上述對會計監督的簡要分析,可以看出,在未來我國經濟發展的方向無論在哪里,會計監督都會占有很高的地位。
參考文獻:
[1]翁紹華,孫海波,呂宏迪等.高校會計監督與會計服務的關系[J].北方經貿,2013,(9):94-95.
[2]王秀清.淺談如何發揮會計的監督作用[J].勞動保障世界,2013,(22):130-131.
[3]閆寶華.關于會計監督職能的探討[J].中國科技博覽,2011,(30):432-433.
[4]張博.基于倫理視野對會計基本職能的再認識[J].創新科技,2014,(24):34-35.
[5]梁瑛.會計監督和會計控制的再認識[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2,(11):115.
作者簡介:何紀瑋(1994.04- ),女,漢族,重慶沙坪壩人,長江師范學院財經學院在讀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