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朋
摘 要:分析了醫學生對黨的信仰與入黨動機之間的內在關聯性。對醫學院校大學生的入黨動機和信仰問題做了相關調查,分析了影響大學生對黨的信仰與入黨動機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對醫學生進行信仰教育及入黨動機教育的對策和建議:一是優化大學生入黨動機的教育環境;二是加強大學生的醫德教育;三是完善和創新大學生入黨動機教育機制;四是完善醫學院校大學生黨建工作機制。
關鍵詞:醫學院校;大學生;信仰;入黨動機
中圖分類號:D26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6)09-0163-02
大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主力軍,他們對黨的信仰和入黨動機如何直接關系到大學生黨員隊伍的質量,關系著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關系著黨和國家的未來。200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提出:“要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高度重視學生黨員發展工作,保證質量,把優秀大學生吸收到黨的隊伍中來。”[1]因此,加強大學生的信仰和入黨動機教育,是新時期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須關注的現實課題。開展對大學生對黨的信仰和入黨動機關系問題的研究,具有極為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醫學院校大學生對黨的信仰與入黨動機現狀調查與分析
(一)調查對象、內容和方法
1.調查對象
調查對象是濟寧醫學院濟寧校區大一至大三學生200人。
2.調查內容
調查設計了入黨動機和信仰狀況兩個方面的內容。調查內容主要包括:一是受調查大學生的基本信息。二是大學生入黨動機情況調查。共設計了10個選項。主要圍繞你入黨的主要動機及你不入黨的原因等方面展開調查。三是大學生信仰狀況調查。信仰調查設計了8個選項,主要內容:你有沒有信仰?你信仰馬克思主義還是宗教?你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仰狀況;你對中國共產黨的信仰狀況等問題。
3.調查方法
調查主要采取問卷調查法。對學校200名大一到大三學生,集中發放問卷,調查采用無記名問卷的方式。調查前向被調查學生介紹本次調查活動的目的(了解申請入黨人的入黨動機和信仰狀況)。共發出問卷200份,收回197份,回收率為98.5%。
(二)調查結果及分析
1.大學生對黨的信仰與入黨動機關系分析
從調查分析中可以看到,大學生對黨的信仰與其入黨動機有著密切的聯系,入黨動機與對黨的信仰是相輔相成的,入黨動機引發入黨行為,入黨行為體現對黨的信仰,入黨行為背后必然有入黨動機的支配。
因此,對大學生對黨的信仰和入黨動機的研究不能分開來看,必須綜合起來考察。通過調查分析,入黨動機和對黨的信仰的關系,主要表現為對黨的信仰是入黨動機的必須前提和必備條件,對黨的信仰是否堅定直接關系到入黨動機是否純粹,而入黨動機則是對黨的信仰的直接反映。
2.大學生對黨的信仰與入黨動機呈現的特點
通過調查發現,本校受調查的大學生大部分都有入黨意愿,黨的形象和地位在他們心目中是其他政黨無法比擬的。分析發現,我校大學生對黨的信仰和入黨動機關系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第一,對黨的信仰堅定者,其入黨動機端正。通過對大學生的調查,發現大部分同學對黨和黨的歷史認識比較到位,在理論上和思想上對黨有比較深刻的認識。堅信只要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一定能把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好。這部分同學能夠認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入黨意愿強烈。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按照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具備崇高的信仰和人生理想,這部分人是懷著對黨忠誠的感情,為了追求共產主義信念而要求入黨的。表現在入黨動機上就更加端正,價值取向更加準確。
第二,部分大學生主流信仰弱化,信仰多元化,入黨動機多元化。調查中也發現:有的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和共產黨的信仰不夠堅定,經常出現動搖現象。相關研究顯示,當前大學生群體的信仰選擇正日益呈現多元化趨勢,34%的學生崇尚“馬克思主義信仰”,15%的學生“相信宗教”,5%的學生信仰“拜金主義”,9%的學生信仰“享樂主義”,13%的學生信仰“個人主義”,24%的學生選擇“其他”和“沒有信仰”[2]。伴隨著信仰的多元化,大學生的入黨動機也表現為多元化,主要表現為實用主義、從眾心理、顧及榮譽面子等幾種類型。
二、影響大學生對黨的信仰和入黨動機的因素分析
(一)社會環境變化帶來的影響
一定的社會環境是信仰孕育、形成和塑造的土壤。當代的大學生處于社會轉型的變動時期,社會的轉型帶來的是社會價值目標的突變,而社會價值目標的突變帶來的是部分大學生理想信念的迷茫和信仰的缺失,他們缺乏的是革命戰爭年代人們對共產主義堅定信仰的現實土壤。
1.社會經濟體制的轉變是影響大學生信仰和入黨動機的因素之一
市場經濟帶來的是人們生活方式、分配制度、經濟成分的改變。與之相應的是價值目標的多樣化以及“拜金主義”的負面影響。就業壓力增大帶來的是大學生在入黨動機上更注重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
2.網絡文化和西方社會思潮等因素也對大學生信仰的形成與改變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影響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帶來的是西方文化和各種社會思潮的沖擊,文化的多元化造成了當代大學生選擇的多元化、信仰的多元化以及入黨動機的多元化。
3.社會上部分黨員干部的貪污腐敗等不正之風帶來的不良影響
個別黨員干部的貪污腐敗,嚴重損害了黨在廣大人民群眾的形象。造成了部分大學生和青年教師對黨的信仰的迷茫與缺失。另外,現實中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學生黨員的帶頭作用不夠。調查顯示,大學生對黨員在現實中的先鋒模范引領作用認同度不高,認為大多數黨員在入黨后和入黨前表現不一,體現不出一個共產黨人應有的水準。這些也影響了大學生對黨的印象和信仰,進而影響了他們的入黨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