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國賓
本刊訊 2016年3月25日,21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系列國際論壇數學專場在北京市第十九中學隆重舉行。來自加拿大數學教育培訓權威機構Spirit of Math教育集團首席執行官科姆·蘭根(Kim Langen)、全球教育集團董事長兼CEO杰森·宋,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曹一鳴,北京教育學院教授頓繼安,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副校長張思明及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教師等近200人參與此次論壇。
論壇圍繞如何確定數學核心素養這一主題展開積極的交流和深入的探討。科姆·蘭根女士在主旨發言中講到,數學課程要在學生快樂學習和能力訓練兩者間取得平衡,一個適合學生發展的數學課程,應是簡化定律和運算技能、數學核心、問題解決和合作學習四個方面的有機結合,唯此,才可能培養學生的多維性思維能力。北京教育學院數學系主任頓繼安教授則期望,通過數學學習,讓人的思維品質有所提升,包括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而數學課程改革的重點和難點在于教師觀念的轉變,如何從學生和學習的角度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雖有不少有益探索,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張思明副校長在發言中主要闡釋了他對數學課程核心素養的理解,他認為用數學的方式解決問題時,表現出的能力就是數學素養,數學教育的目標是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用數學的思維分析現實世界,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
此次活動對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有積極的影響。在課程改革邁向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道路上,“唯分數論英雄”的現實仍存,未來的數學教育,如何在矛盾中尋找平衡,是擺在每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