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秀
【關鍵詞】 小學英語; 興趣培養;教學內容;教學
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23.3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9—0110—01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多次獲得成功的滿足,而逐漸形成的一種比較穩定的學習動機和求知欲望。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首先要培養的就是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如果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無窮的樂趣和無盡的享受,就會自發地產生學習動力。所以,興趣會直接影響學習效果。在小學階段,英語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課堂教學“活起來”。那么,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怎樣才能培養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筆者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教學內容生活化,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英語入門階段既是整個英語學習的起點,也是整個英語學習過程的關鍵。現行的小學英語教材十分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教學內容緊密聯系小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實際,選擇話題充分考慮了小學生的需求,如,學校、家庭、飲食、動物、顏色、數字等。“激發興趣”是指教師在帶領學生去接受嶄新學科和新鮮事物時,幫助學生消除學習的疑慮,樹立自信,調動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潛在動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還要特別注意利用上課的前十分鐘來創造出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比如唱一些英語歌曲,開展如 “Let me guess.”或“Follow me.”等有趣的游戲,來活躍課前氣氛,增強英語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1.利用表情示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如,教學Hello, class! How are you? 1 am fine,thank you.時,教師要充滿激情,微笑教學。優美的語調首先吸引了學生,學生看到教師的表情,聽到教師的聲音,會倍受鼓舞,個個興致盎然。
2.利用實物教學,調動學生學習意識。
充分利用實物教學調動學生的感官,把教學內容同學生的摸、聞、聽、觸有機結合起來。如,教學sweet,sour, chocolate,sandwich等單詞時,筆者讓學生看著真實的物品學單詞,并且摸著、說著、品嘗著,加以有趣的動作,把學生拉進現實中,并讓他們真實地表演出來,這樣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就連平時不愛動口動手的同學也興奮地表演了起來。爭強好勝是小學生的普遍心理。采用適當的比賽活動,有機融合某項或幾項知識與技能的綜合訓練,對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起著很大的作用。在緊張熱烈、多邊互動的競爭氣氛中,無論是參賽雙方的學生,還是觀看的學生,個個都會十分投入。運用競賽,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及思維的靈敏性。學生在緊張歡樂的氣氛中既獲得了知識,又不易產生心理疲勞,從而有效地避免了學生課堂上“走神”現象。
二、教學方法多樣化,強化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1.結合教學實際,開展游戲活動。
游戲活動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結構與心理特點。教師在課堂上穿插的游戲活動能使原本枯燥、機械的單詞學習和句型練習變得生動有趣。因此,教師若把教學內容用唱歌的形式表現出來,就會激起學生的興趣,學生就會愛學、樂學,也就能更容易掌握所學的知識。例如,在單詞教學方面,筆者先準備好新單詞tiger和elephant的圖片,然后出示圖片,教讀單詞,并利用單詞編唱一首英文歌:《Two Tigers》,加上有趣的動作,使學生在唱、做、玩的過程中,牢牢記住新單詞。
2.結合教學內容,創設表演情景。
英語學習是一種語言的學習,要培養訓練學生的口語能力,就要讓他們進行一定的語言模仿。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布置場景、配樂,必要時也當“導演”,把學生在課堂上的朗讀及回答問題的聲音錄下來,再放給他們聽,以此來調動學生活動的積極性,使其更認真地去說、去演。因為學生的自我意識很強,他們怕別人把自己看成“弱者”,會力圖在各種場合表現自己,樹立自己的威信,因此為使自己的錄音能給其他同學留下較好的印象,人人都自覺地發揮出最高水平。
總之,激發和培養小學生的興趣,提高他們英語學習水平的決定因素是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有興趣才會有動力,有動力才會主動自覺地學習。因此,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和組織才能;認真鉆研教材,能夠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設計不同的教學活動,并根據不同的教學活動制作不同的教具和道具、圖像,以最佳的情景、畫面、音樂、色彩和語言效果刺激學生的感官,從而達到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