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國
小語教材中的插圖有著畫龍點睛、輔助襯托等重要作用,具有極大的潛質。所以說插圖是課文精彩紛呈重要的教學資源,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如何有效地利用這些教學資源呢?
一、有效利用插圖資源,激發興趣
英國教育家洛克說:“兒童學習任何事情的最合適的時機是當他們興致高、心里想做的時候。”小學語文的插圖緊扣課文內容,色彩鮮艷、生動有趣,非常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極易引起學生的興趣,能夠對孩子產生積極影響。小學生拿到新課本的一瞬間,都習慣于打開課本,先去看一下課本中的插圖,那一幅幅色彩艷麗、主題鮮明的圖畫,立刻吸引了他們的眼球。也就是說語文課本給孩子的第一印象是書中的各種插圖,覺得感興趣會再去讀讀文字。
教學古詩《牧童》時,教材中配有一幅精美的插圖,圖中美麗的星空、圓圓的月亮、不脫蓑衣而臥的牧童都體現出一種寧靜的美。在引入時,不妨讓學生說說在插圖中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教師順勢引導,課文的小詩描寫的就是這樣一幅美麗的圖畫。這樣,學生就很自然地走進了文本,且對文本產生興趣,也會為課文的學習鋪墊好一定的情感基調。
二、有效利用插圖資源,啟發合理想象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課文的插圖蘊含著很多的智力因素,教師抓住這些智力因素,能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展開學生想象的翅膀。插圖中的畫面是一個個靜止的人或物,而且比較單調,我們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畫面,以老師的提問為支點,進行合理想象,使靜止的畫面動起來、活起來,使單調的畫面充實豐富起來。這樣學生就能憑借畫面的景象去創造性地擴展故事情節,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而且豐富了藝術想象力。
如《小池》的課文插圖。它只是很單一地畫了樹、水、荷、蜻蜓,缺乏生動性。如果教師引導學生把圖畫補起來,加以泉水外涌、樹在水中的倩影等,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深入領悟“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的美景。教師在指導學生觀察圖畫的同時,應要求學生透過圖畫內容想象隱含在圖畫背后的事物。同時,使畫面人物動起來,讓學生形成直觀印象。
三、有效利用插圖資源,訓練觀察能力
學生最常碰到的習作方式是看圖寫話,而我們發現,善于觀察圖片、分析圖片的學生,其習作質量一般來說要領先于其他同學。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觀察插圖時,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和觀察方法。要注意教學生觀察的順序、主次、細節等。教師要緊緊圍繞大綱要求及本章節訓練的重點,培養學生相應的觀察能力。如從二年級起就要培養有順序地觀察能力。即由遠及近,由人到景,從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從人物的衣著動作到表情神態,從整體到局部等。只要堅持長期、系統的觀察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就會得到長足的提高。
如《小壁虎借尾巴》,請學生說說小壁虎結尾巴三幅圖有什么不一樣。學生仔細地比較著,不一會兒,他們就找出了許多不同點。這樣做并不是為了比較而比較,學生通過比較,不僅知道了小魚、老黃牛、燕子尾巴的作用并了解它們尾巴的功能。最后,誘導學生瞻前顧后——看首尾兩幅圖,弄懂壁虎尾巴具有幫助爬行和保護自己的功能以及可以再生的特點。
四、借助插圖資源,培養語言能力
美國圖論學者哈拉里有一句名言:“千言萬語不及一張圖。”看圖說話一直都是小學生作文的一個重要環節。要想培養學生良好的看圖習慣,提高學生的看圖能力,教師有必要從課文插圖入手,通過讓學生自己看插圖,并加以引導,讓學生與學生進行溝通,各自給對方講述自己眼中圖片的含義,帶著自己對圖片的理解,教師再讓學生讀課文,讓學生到課文中找一找文中是如何描寫的。
一年級第二冊《找春天》一文,首先利用插圖,說說春天小姑娘,她害羞,所以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美麗,有著嫩綠的秀眉和色彩斑斕的眼睛;她活潑,嫻熟地彈奏動人的音符,快樂地蕩著秋千,興奮地叫著、笑著……然后,我帶著學生走到校園的花園里、校園外的田野里找春天;同學們可活躍啦!有的說:“咦!我找到了,小草從土里鉆出來了。”有的說:“呀!野花開了。”還有的說:“唉喲喲!快來看,柳枝綠了,枝條上還發出了嫩芽。”……最后孩子們自己去大自然中感受春天的美好,體驗投身到大自然懷抱中的情趣,培養留心觀察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五、有效利用插圖資源,訓練理解詞語能力
小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強。借助插圖理解課文是最直觀有效的方法。它化抽象為具體,可以幫助學生化難為易,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講解某些詞的過程中適當引導學生看圖,把無形的講述融于有形的圖畫中,就可以使學生形象、直觀地理解詞語了。
教學《靜夜思》時,在引導學生理解“舉頭”這個詞語時,我就充分利用了插圖,要求學生去表演,聽說要當小詩人表演,孩子們一個個躍躍欲試,這時,我就引導學生先觀察插圖,仔細看看李白的動作,學生很快就有了發現:“李白手背著,抬頭看著天空的月亮。”然后我就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所得模仿表演,最后回到古詩中理解“舉頭”,我沒有費任何口舌,孩子們就理解了舉頭就是抬頭的意思。這樣的插圖運用,既能達到理解詞語,發展語言能力的目的,又能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總之,小學課本中的插圖對小學生學習語文來說是一種非常珍貴的資源,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它的重要性,并把它很好、有效地運用到課堂上。
參考文獻:
[1]劉萍.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材插圖的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2.
[2]高淑華.用好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插圖[J].新課程(上旬刊),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