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東
極值法又稱為極端假設法,在數學教學里面是很有效的解題方法,將數學解題思想運用到物理的解題過程中,可以使物理解題變得更加簡單快捷,簡化了解題過程,使解題思路變得更加清晰,為考試贏得了時間.
例1如圖1甲所示的電路,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開關S,調節滑動變阻器,兩電壓表的示數隨電路中電流變化的圖線如圖1乙所示.根據圖線的信息可知:電源電壓為,電阻R1的阻值為Ω.
解析首先這是一條串聯電路,串聯電路中有一個重要的性質就是串聯分壓U1∶U2=R1∶R2,R2是一只滑動變阻器,運用極值法,當P在最左端的時候,R2接入電路的阻值為0,其兩端的電壓也就為0,此時電路中的電流最大,從而確定乙圖中的乙為R2對應的圖線,此時的最大電流為0.6 A,圖線甲所對應則代表R1,其對應的電壓為6 V,電阻則為10 Ω;同樣我們再次運用極值法,當滑片P在最右端的時候,總電阻取得最大值,電路中的電流則取得最小值0.2 A,此時總電阻為30 Ω,R2最大阻值為20 Ω.
將極值法與圖象巧妙的結合,建立一一對應的關系,讓學生很容易找到極值法所對應的極值點,幫助我們確定圖象中各個數據點的意義與關系,從而找到我們所需要的信息,使得學生的思維更加清晰明朗,增強了學生解題的信心與勇氣,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例2如圖2所示,電源電壓保持6 V不變.電流表的量程為0~0.6 A.電壓表量程0~3 V,定值電阻R1的規格為“10 Ω 0.5 A”,滑動變阻器R2的規格為“20 Ω 1 A”.閉合開關,為了保證電路安全,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取值范圍?
解析首先我們要知道“保證電路安全”的含義,即用電器、儀表、電源等所有的一切都要在允許的范圍內工作,不能超過量程或被燒壞.由題意可得,粗看本題中電流的極值是0.5 A,而不是電流表的最大量程0.6 A,很多學生知道取極值,也知道不能取0.6 A,就一下子取了0.5 A,但是在本題中,當電流取0.5 A時,電壓表的電壓為5 V,顯然超過了電壓表的量程3 V,這是不符合保護電路安全的要求的,所以本題中應取電壓表的極值3 V,帶入計算,此時電流取得的最大值只能是0.3 A,從而求出電路中的最小電阻為20 Ω,得出滑動變阻器的阻值范圍為10 Ω~20 Ω.
用極值法求解時,會碰到極值的數目可能不止一個,甚至會出現隱含的極值,我們要對照題目要求找全部的極值并進行適當的取舍,最終達到為我所用的目的,順利完成我們的解題任務.
例3如圖3甲所示電路中,R0為定值電阻,R1為滑動變阻器.圖3乙是該滑動變阻器消耗的電功率與電流關系的圖象.則該滑動變阻器的最大值是Ω,電源電壓是V.
解析對于圖象題,首先要弄清圖象的變化情況或趨勢,找出圖像中出現的起點、拐點、終點,這三點的出現,很可能就是題目中隱含的極值點所在,極大值或極小值.在圖乙中A點的出現,顯示了電路中電流出現了一個極小值點0.2 A,通過甲圖可知,當滑片p在a點的時候,此時電路中電阻最大,則電流最小,根據功率的公式p=I2R,就能求到滑動變阻器的阻值.找到了圖象中的極值點,對于解題將會起到很大的幫助,可以拓展我們的思維,從而找到其他我們所需要的物理量,使解題思路更加清晰,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4如圖4所示,輕質杠桿OA的B點掛著重物G,A端用細繩掛在圓弧EF上,此時OA恰成水平,且A點與圓弧形架EF的圓心重合.當繩AM的M端從E點緩慢滑到F點的過程中,繩對A點拉力的大小將.
解析這道題是極值法在杠桿中的典型應用,當M點在圓弧EF上滑動時,與杠桿OA的角度關系在不斷的發生變化,杠桿平衡時:G×OB=F×L ,力臂L的大小會隨著M點的移動而發生相應的變化,在M點移動的過程中,會出現力臂的最大極值點即為MA垂直于OA時的位置點,在極值點的左側和右側其力臂都會小于極值點時的力臂,所以從E點到F點的過程中,力臂應該先增大后減小,而F則為先減小后增大.
在動態過程中找到極值點,對問題進行動態分析,對學生能力的要求要不斷提高,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剖析學生的主觀想象與臆測,形成正確的知識空間.右圖是湖南長沙2014年一道中考試題,憑學生的主觀想象,當蹦極運動員通過A時,運動員由于受到繩子拉力的作用,會立即減速,一直減速到最低點C速度為0,其實不然,通過分析,當剛剛通過A點時,此時彈力還比較小,重力比彈力要大,合力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同都是向下,此時應該表現為繼續加速,但隨著繩子不斷被拉長,其彈力也在不斷的增加,當彈力大于重力的時候,合力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合力方向向上,運動方向向下,此時表現為減速向下運行,而決定人加速還是減速的極值點則為彈力和重力相等的瞬間.極值點找到了,也就找到了題目的難點所在.跳出了陷阱,干擾因素、難點被排除,題目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