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虹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利用圖書館、網絡信息渠道嘗試探究性閱讀”,課程標準為教師進行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隨著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步入學校和家庭,其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顯著.它為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地點和學習方式提供條件,為學生開展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提供方便.所以教師有必要將網絡技術整合到教育中來,在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運用上做到推陳出新,為學生創設更為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
基于網絡環境下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指的是科學合理地運用網絡技術,發揮網絡優勢,以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為目的,以解決問題為中心,著重培養學生獨立鉆研的精神以及創造性思維的方法.
一、創設問題情境,優化知識形成的過程
教師如果傳授給學生的是現成的知識,那么總是有限的.而如果教會學生的是學習的方法,則讓學生終生受用、取之不盡.現代社會強調的是終生教育,要學生掌握學習方法,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課堂上,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問題情境,啟迪學生多角度思維,在集體這個大家庭中,互相吸取他人之長,在比較、選擇中,靈活掌握新知,掌握學習方法,參與到知識形成的過程中來.這樣不僅是學到了知識,更妙的是掌握了學習方法,提高了認識能力.
二、改進教學方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隨著校園信息環境的改變,教學的方式也要發生巨大的變化.在網絡環境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可以通過改進教學方法,提高網絡教學質量.教師由知識的傳遞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應該指導學生懂得從哪里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識,掌握獲得知識的工具和依據認識的需要處理信息的方法,使教育更具現代性.教師可采用下列模式:
①演示、講授性自主探究模式.通過媒體的演示及教師的引導,幫助學生自主探究知識,達到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②完全自主探究練習模式.課中教師完全放手,以學生獨立上機操作為主,在學習中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要選擇練習進行鞏固,延伸性練習達到知識的掌握和技能的形式.
③在教師指導下自主探究型模式.“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對于學習能力低下的年段或知識難度較大的內容,可在教師指導下,嘗試自學,質疑提出問題,利用網絡查詢進行解疑來達到對知識的掌握及能力的培養.
④互助合作自主探究教學模式.利用網絡上的論壇公告(BBS)實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互助合作學習.
三、“課內——課外”相結合,提高獲取信息的能力
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地建構內部心理表征的過程,不是把知識搬到記憶中,而是以已有的經驗為基礎,通過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建構新的理解.”為了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教師要想辦法開辟新的學習空間,借助網絡技術,將文本資料和電子資料有機結合,將課內外知識相互滲透,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學習的條件,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品嘗成功的樂趣,提高探究的能力.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發展的需要,獲取作息的途徑為:校內外資料平臺和資料庫;教師提供的相應網站;教師創設的虛擬的學習環境;學生自主暢游因特網搜集資料.學生搜集資料的地點既可以是課堂,又可以是課外.
如在學了《軸對稱圖形》后,學生提出了許多問題,如“對稱圖形在我們的生活中到底有什么作用呢?”“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這樣的知識?”于是,教師可將預先搜集到的一些有名的建筑圖介紹給學生,讓學生感受對稱美,亦可讓學生自己搜尋有關此類知識,促進新知識的內化.
課外探究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是預習課文時,搜集有關資料,對所學的知識產生初步印象或提出研究的問題;奪是完善課內所學的知識,做好復習和進一步探究工作;三是圍繞某一專題,進行拓展性的學習,完成研究任務.課外學習探究的途徑更為廣泛,它是現代學習手段和傳統方法的有機結合,是網上瀏覽,實地參觀,社會實踐,與人切磋等多種方式的融合.
四、“個體——合作”相結合,提高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
利用網絡獲取信息是學生開展探究性活動邁出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將搜集的信息進行加工、整理、得出結論、解決問題.給學生創造寬松和諧的交流場所,讓學生在共享集體思維成果的基礎上達到對當前所學內容比較全面、正確的理解,解除疑惑,提高認知,同時學會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最終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
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利用網絡采取發帖子或通過討論區進行研討或求助;引導學生將收集到的資料去粗成精,選擇重點加以歸納、整理.利用計算機將有關資料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呈現,也可以表格、研究報告等形式呈現.課間讓學生自主上機操作,瀏覽自己想要了解的內容,或輸入自己的研究資料,供他人閱讀,與他人討論.課外,充分發揮學校、班級主頁及因特網的作用,在“聊天室”或通過發電子郵件的形式,進行師生之間,生與生之間的網上交流,并利用計算機進行遠程“探討”等.
隨著教師觀念的更新和學生計算機操作技能的提高,課堂教學將逐步改變由教師利用計算機傳播知識學生旁觀的局面,師生將共同發揮電腦的作用,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角,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提高學習能力,最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