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榮
多年來,學習探究北師大王振泉教授的聯接教學法,并在自己的課堂上堅持運用.逐漸總結出“扎根生活之萬象,凝練萬物之機理”的教學精要.并逐漸形成了聯接思維的物理教學法.下面是本人課堂片段.
一、拓展物理教學課例與分析
課堂問題:鄂洛多克慘案的幕后黑手到底是誰呢?這種事故不僅在陸地上發生過,在水中也發生過:——“奧林匹克”號慘案,聰明的你幫著他們找到原因嗎?從中你想到了什么?
7組學科長:我是7組的學科長,很高興為大家展講第3個問題,大家看此問題.
同學甲:“本題的答案是: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火車運動時,人與火車之間的空氣流速大,壓強小;人外側的空氣流速小,壓強大,因而對人體產生朝向火車的壓強差.請戚某(班里的后進生)重復我的答案,”(戚某重復答案);
同學甲:“我們組的思路是:看疾馳的火車,紛紛倒下,幾個關鍵詞就是能判斷與流體壓強與流速有關,這個無形的殺手就是大氣壓,注意從題目中找的相關的信息.請8組趙某說出你們組的思路.”
同學甲:“我們組的拓展是給大家講個小故事.1912年秋天,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輪船之一——奧林匹克號在海上全速前進,另一艘比它小得多的霍克號軍艦,沿著與它的航線幾乎平行的方向疾駛,兩船最初相距100 m左右,隨后相互靠近.一件令人吃驚的事發生了:霍克號突然偏離了自己的航道,向奧林匹克號直沖過來.最后,兩船劇烈相撞,霍克號把奧林匹克號撞出了一個大洞.”奧林匹克“號慘案的原因:兩船并列航行時,兩船之間的水相對船的流速大,壓強小;兩船外側的水流速小,壓強大,產生向內的壓強差.”
6組學科長:“鄂洛多克慘案后,距站臺邊沿1 m的位置畫了一條黃線來警告乘客:不要越過此線,否則會有生命危險.所以,我們以后在站臺上候車時,不要越過安全線;或在鐵路邊玩耍時,不要靠近高速行駛的火車.”
教師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
9組學科長:“大家通過剛才的視頻可以看到,飛機起飛之前一定要在跑道上加速,我們怎樣讓它飛起來了?”
飛機的升力:由于機翼的形狀上凸下平,在空氣中運動時,通過機翼的上下表面的空氣流速不同而存在壓強差,產生了向上的升力.實際上飛機的產生,正是源自于人類對鳥類翅膀的深入研究,同學們想一想,我們需要向大自然學習的東西是不是很多.
分析:通過上面問題的展講,我們看到學生在經過了小組的討論之后,能夠按照展講的要求從答案、思路、拓展幾個層面來梳理自己的思路,組織自己的展講語言.從展講的效果看,學生的展講答案是正確的,表達也比較流暢;學生思路比較嚴謹,同時學生在這個階段會得到其他同學的積極補充,開闊了學生的思維和視角;學生的拓展更為豐富,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自己的觀察都將自己所學的知識在生活中找到了相應的現象,并且能從現象中概括出知識原理.根據學生以上的表達效果我認為,這基本實現了課堂聯接思維教學的預期的效果.
二、物理聯接教學法的實施依據
首先,三維立體的物理課程標準要求.在物理課程標準中提出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其次,2015年中考命題原則及要求.綜觀各地市的物理學科中考命題要求,主要體現為以下基本要求.在考察學生物理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上,突出學科能力與學科素養為主的命題思路,加強與社會實踐和學生生活的聯系,增強試題的基礎性、靈活性與開放性.注重考察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特別是在具體情境中綜合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解答試題的過程能夠反映其知識與技能、思維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三、物理聯接思維教學的實施策略及基本要求
聯接思維的課堂,是探究的課堂,合作的課堂,充滿質疑的課堂.師生要以問題學習為主線、以任務驅動為前提、以自主合作為平臺、以多元評價為保障,在問題發現生成、問題分析解決、問題拓展應用中,高效達成單元目標.具體包括以下策略:
1. “知識問題化,問題情境化”策略
教師依據自己對課標與教材的理解與把握,通過學科組集體研究,把認為應該使學生學會的知識轉化成問題.問題的題干必須是教材情境,若教材情境過于簡化,就結合離學生最近的生活情境設計題干,并在知識點上問出來.拓展類問題能更好地體現“問題情境化”這一特點,因為這類問題已經走出文本,走向學生生活與社會實踐活動中.
2.“預習結構化,任務問題化”策略. 學生有價值的問題提出是建立在結構化預習的基礎上的,沒有深度預習,就不可能提出好問題.同時,沒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問題意識的不斷強化,學生的思維就只能在低層次上徘徊.
3.與學生的認知經驗連接策略.文本知識只有與個體經驗連接,才會建構出新的意義.連接空間越廣闊,認知層次就會越高.在師生充滿個性的反復連接中,才會拓寬彼此視野,提升境界,進而與學科對話,領悟學科思維與方法;與作者對話,感悟思想情懷;與編者對話,追求自我提升.
4.課堂生成的問題情境化策略.學習是建構的.學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與文本對話,大腦中形成各種連接,這種連接最初是任務驅動下的簡單模仿,漸漸成為習慣.把知識遷移到新的情境中,在知識點上問,在技能點上問,在情感點上問,更要注意對應情感目標,在學科思想、學科文化、學科精神等點上問出來.
5.課堂問題展示中的聯接策略.問題展示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平臺,沒有展示,就沒有教學.而要實現有價值的教學,就必須在展示中拓展.在拓展平臺上,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要把所學知識與自己的經驗連接起來,反復再現知識生成過程,進行分析解決.這才是真正有價值的學習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