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坤
摘要:水利工程是我國基礎性的產業設施,能夠有效抵抗洪水,改善水環境,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為國民經濟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水利工程的建設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水資源的開發與保護利用,滿足人們對水資源的實際需求,推動社會的發展。但是水利工程在質量管理過程中,易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難以保證施工質量,只有查找施工中存在的因數可能性,制定科學規范的施工管理制度,才能保證工程施工的順利實施,促進水利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水利工程 質量管理 控制
1、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管理的主要內容
1.1水利工程施工前準備工作
這一階段的質量管理工作具有較強的主動性特征,然而在水利工程建設中也是比較容易忽視的一個環節。因此,作為工程的決策者和管理者,應該充分認識到在施工準備階段加強施工質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使施工質量管理的作用和價值充分發揮出來。這一階段的工作其核心內容為以下幾個環節,即檢查、監督和控制。業主是水利工程的使用方,因此要認真聽取業主的意見和建議,對于工程的質量和設計,形成基本的理解。接下來,制定出合理的質量目標和控制目標。招投標階段是選擇到優質的施工團隊的關鍵環節,因此,對于水利工程施工的相關要求和技術,要做到全面深入的掌握。確定施工和監督團隊,為水利工程建設吸收到具有較強實力、技術熟練的團隊。現場管理機構對于施工質量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應做好組成和建立現場管理機構的工作。此外,還需要輔助相關技術部門,建立施工質量保障機制。
1.2水利工程施工過程的質量管理工作
施工階段對于水利工程的質量有著深遠的影響,加強這一階段的質量控制,可以減少和避免很多質量問題的出現。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應對施工過程的質量管理和控制引起足夠的重視,采取科學而有效的措施開展質量管理工作。首先,要從水利工程施工的設計入手,更改技術不夠標準、控制不完善、功能不健全的部位,對施工設計進行進一步的優化和完善,使設計方案更具合理性和技術性。接下來,需要制定水利工程施工的議案,確保其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可執行性。全面檢測和監督水利工程施工的重點部分、關鍵環節以及關鍵步驟,加強水利工程施工現場的監督工作。施工材料是水利工程建設的物質基礎,因此應嚴禁技術標準不高、不合格產品進入施工現場,嚴格控制施工材料的質量。對于工程所需的設備,如施工機械等,應確保設備性能可靠,穩定運行,做好監測和調試工作,以滿足施工需要。為方便水利工程后期的使用和管理,應保存好水利工程相關的資料,確保資料的完整性和真實性。
1.3水利工程施工后期的管理
施工后期的管理同樣會對水利工程的質量造成很大影響,為有效防止混凝土裂縫的產生,以及結構強度的下降,必須做好混凝土項目的養護工作。此外,為便于水利工程的結算和驗收,還需要整理好水利工程的施工資料。對于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在這一階段必須完成相應的修補工作,使水利工程順利通過驗收。
2、水利工程質量影響因素
2.1施工設備的控制
水利工程對于施工過程中所使用的設備要求非常嚴格,無論是設備的型號還是設備的性能參數和設備的詳細使用方法,這一系列的元素不單單是要求嚴格,對于控制上也同樣的嚴格。在水利工程設備中,極為重要的就是危險作業設備,該設備對于安裝必須要嚴格的履行相關的安裝程序和相對應的審批,在啟動設備之前,必須要經過相關單位的檢查,在確認沒有問題之后才可以使用。
2.2施工工藝的控制
水利工程在施工過程中,想要控制質量,就必定要選擇一個合理的且科學的施工技術方案,將整個工程的特征進行分析,保障質量的目標以及最后驗收的標準,制定出可行的施工技術方案以及相應的組織設計,至于一些關鍵的部位還有相對薄弱的環節,就依靠平面圖紙來作為質量監管的措施。
2.3勞動主體的控制
形成質量的過程當中,每一位勞動的工人,對于整個水利工程的質量都有著一定的影響,因此充分發揮出人們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勞動意識以及專業的技能配需,從工人的思想意識上出發,提高工人的技術水平以及操作能力都是非常關鍵的措施。
2.4勞動對象的控制
水利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原材料以及成品和半成品還有相關配件等都是勞動對象,這些物件的控制點,就是加強材料在使用之前的校驗以及相關的實驗,對材料設備的性能是否可以與最初設計的文件一致做出檢驗。在施工的過程中,經常要用到的設備,必須要嚴格地按照相關的文件執行,無論是采購還是安裝,最重要的就是禁止使用國家已經淘汰掉的建筑材料還有相關設備。
2.5施工環境的控制
客觀的環境因素,對于正在施工的水利工程的質量影響非常嚴重,同時由于環境非常難以控制,還有著很多的不確定性,所以應該有針對性地對可能影響到施工工程的環境因素進行排除,做好相應的應急處理措施;而環境因素除卻天氣地理之外,還有人文環境,所以一定要營造出良好的施工環境,與施工所在的地方群眾、政府搞好關系,以免影響到當地人們的生活。
3、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的措施
3.1設計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關鍵
為了保證設計方案的質量,在設計工作開始之前,應該對施工現場進行詳細的勘察,了解地質結構、水文狀況等要素,并且對周圍的環境有一個大概的了解。設計人員需要深入勘察現場的第一線,與勘察人員進行溝通,對施工現場建立初步印象。在獲取勘察數據后,通過數據分析能夠為設計提供有利的參考依據。設計人員需要根據水利工程的功能,地質條件、水文條件、氣候條件以及周圍環境因素綜合考慮,在結合以往的設計經驗的基礎上,從而進行設計,確保設計方案具有科學性和可行性。
3.2大力推行水利工程建設“三制”
實踐證明,水利工程建設推行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承包制和建設監理制(即“三制”),是保證工程質量的根本措施。只有項目法人切實負起了工程建設的全部責任,才能按照市場經濟規律組織工程建設,從工程建設的各個方面保證工程質量。在進行招標投標時,要嚴把資質審查關;不僅要看投標單位的資質,更要著重其實際業績。特別要重視工程項目的資源配置是否到位。杜絕層層轉包,主體工程不得分包,分包商必須要滿足相應資質要求。要加大對監理單位監管力度,切實改變少數項目監理不到位的現象。
3.3制定監理細則,明確監理目標
根據工程要求規定監理目標、進度計劃、人員和料物計劃,以及為實現這些目標所進行控制的依據、方法、制度及保證體系等。制定監理細則,對掌握各部位、各工序、各階段工程質量標準、質量檢查、質量評定和驗收程序等都作詳細規定,使施工企業和工地所有人員都知道在質量控制中做什么、怎么做、以及怎樣去評價做的效果,也便于相互工作協調和各工序的銜接。同時建立質量保證體系,包括質檢機構、質檢制度、質檢人員的素質,并明確各級質檢人員的權限和責任等。
3.4強化質量控制措施
質量控制實行事先、事中、事后“三控制”。事先控制是開工前對施工企業提交的技術方案、技術措施、質量保證體系以及管理制度等作嚴密審核,對用于工程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設備和運到工地的機械等進行控制,凡未經項目監理部同意,不得進入工地。這樣就避免了因準備工作不充分、施工措施不落實、人力物力不到位或因質量安全措施不完善而倉促開工所產生的質量問題。事先控制是質量控制的主要部分,它能將工程事故的苗頭消火在萌芽狀態,保證工程的高標準施工。
4、結語
水利工程施工的質量控制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環節,水利工程質量控制自身比較復雜,這就需要施工人員首先要意識到水利工程質量控制的重要性,將影響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的各個因素進行認真的分析和研究,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而保障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羅顯文.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質量控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2,04:153-154.
[3]張永進.淺談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的管理與控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5,14: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