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防
【摘 要】為了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以及漢語言文化的綜合素養,應該加強兒童文學作品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兒童文學作品在課堂中的應用可以對兒童的綜合素養進行有效的提高,是一個可以進行利用的途徑。本文將對兒童文學作品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作用和教學價值進行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礎之上制定出一套較為有效的引入方法以及策略體系。
【關鍵詞】兒童文學;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教學價值和意義;方式和方法
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對漢語的聽、說、寫、讀的能力進行培養,在完成這些基礎性目的之后,再以此作為載體,對學生進行漢語言文化的傳授。兒童和文學在我國的語言文學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它是中國語言文學發展中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個分支,在小學教學中擁有特殊的地位,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了多樣化發展的方式。
一、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課堂教育中應用的地位以及作用
1.兒童文學有利于增強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內容的針對性
小學語文課堂引起面對群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就與初高中的教學方式有較大的差別。教師在對授課的內容進行選擇的時候,應該以小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接受能力作為依據進行挑選和設計。在這個過程中,兒童文學突顯出了它的特殊性,兒童文學的創作概念本身就是以兒童作為受眾主體進行創作的,所以,兒童文學在創作的過程中,里面所表達的思想以及創作所運用的語言均是兒童能夠較為容易接受的,對于培養兒童接受能力以及思考能力有著良好的效果。因此,兒童文學作品在教學過程中的運用,有利于使小學語文課堂上的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得到加強。
2.兒童文學能夠讓學生的創造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兒童文學的作用,在將其引用到小學語文課堂上之后就會逐漸顯示出其與傳統語文教學內容之間的不同之處,二者之間的對比是非常鮮明的。兒童文學作品在課堂上更容易被小學生所接受,小學生一旦發現其與傳統課程之間的區別時,就會對自身的思想觀念進行改變,自動的將二者之間進行對比。這種情況發生之后, 在小學生的思想觀念中就會形成一種對語文知識體系進行沖擊的力量,這種力量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創造能力,對于小學生的文學創作能力的開發也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其中駱賓王《鵝》就是一個游歷的例證,駱賓王七歲的時候,家里來了許多客人,小孩子對實物比較感興趣,駱賓王的父親洞悉了自己孩子的想法,就叫家里的下人端了一碗湯過來,并說明只要他能夠以院子池塘里的鵝為題寫出一首詩,就讓駱賓王吃東西,于是駱賓王仔細對池塘中的鵝的樣子以及動作形態進行觀察,最終作出了詩。
3.讓兒童文學有利于讓小學生保持童真童趣
兒童文學雖然是由成年作家進行創作的,但是確是創作給兒童看的,因此對事物的看法均是站在兒童的視角上所進行的。但是成年人作為兒童創作的主體,不可能完全擯棄成年人的世界觀以及生活中的經驗和經歷造就的關于人生的思考。所以兒童文學中所體現出來的具有童心的世界觀以樂趣和色彩,都是經過成年人思考之后所創作出來的,故事性強,邏輯也適合兒童,具有較強的說服力。兒童文學對于小學生來說,在課堂上對文學作品進行學習,有利于提升自身的內在思考,堅定自身的理解。在課堂上教小學生閱讀文學作品,可以讓孩子學習知識的同時保持一顆童真的心。
二、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作用發揮方式
1.大量進行文學作品的閱讀是基礎
在小學語文的學習階段,大量的進行閱讀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兒童文學作品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不論是創作技巧還是對兒童心理的認知程度都在不停的進步,再加上外國兒童文學作品的翻譯與引進、兒童文學連環畫以及繪本的面世,讓我國的兒童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有了更加豐富多彩的體驗,同時也使得我國的小學語文課堂有了豐富的教學資源。為了讓孩子對兒童文學作品的理解得到加強,以及從優秀的兒童文學中得到更多的人生哲理以及思考,老師應該對學生的閱讀加強引導,讓孩子形成自主閱讀的意識。同時,在孩子進行閱讀的過程中,老師應該找準合適的時機提出一些具有思考性的問題讓學生在閱讀的時候進行思考,讓學生在增加閱讀量的同時,提高自身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及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
2.對孩子學習的自主性進行尊重
在進行兒童文學作品的創作的時候,首先應該堅持的原則就是讓作品具有啟發性,同時將作品的說教性進行淡化。所以,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學習兒童文學作品時,應該更多的讓孩子自己進行學習,用自己的思維對文學作品當中的含義進行理解。兒童文學作品中所具有的含義,唯有孩子自己所理解到的對于孩子來說才是有意義的。因此不論兒童在該作品中有著怎樣的理解,獲得怎樣的閱讀結果,只要是學生自己獨立進行思考之后得到的,就是有效的閱讀,而該作品也達到了自身的目的,完成了創作者所賦予的使命。在進行兒童文學教學的過程中,兒童才是學習的主體,是閱讀文學作品的主體,所以語文課的教學應該對兒童的心理特征以及接受能力進行充分的關注,課堂上應該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拒絕呆板僵硬的灌輸式教育方式,可以在教學的時候根據所學習的知識設置情境教學,以活動的方式讓兒童參與進來,解放兒童的天性,提升兒童的思想境界。
3.對兒童文學的作品選擇以及作品的編排能力進提升
兒童文學作品的數量非常的多,但并不是每一部兒童文學作品都適合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學習的,盡管它們都是非常優秀的作品。因此,在對語文課堂上所需要的兒童文學作品進行選擇的時候,應該優先考慮其是否符合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內容以及是否適合作為素材。為了讓語文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得到保障,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得到收獲,應該在對兒童文學作品的選擇以及編排的方面做出合理的設計,讓所選擇的內容與兒童的階段性心理相適應。例如在語文課堂上,除了引進傳統的文學作品(詩歌之類的)之外,還可以對圖書作品進行引進,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可以引進注音版的連環畫。小學階段的兒童對于色彩鮮艷的圖案非常感興趣,可以利用顏色鮮艷的圖案的吸引力引導兒童對文學作品進行閱讀。除此之外,圖案有對文字進行解釋說明的作用,若是簡潔短小的語言使兒童在閱讀理解時發生了障礙,那么兒童還可以借助圖案對其進行理解。圖畫書不僅可以讓兒童發揮無窮的想象力,更能夠激發兒童閱讀文學作品的興趣,為以后進行更好的閱讀打下良好的基礎,但僅限于小學低年級的兒童進行閱讀學習。
三、結語
新課程改革的范圍不斷變大,改革的深度也在不停的推進,因此小學語文課堂上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的理念也在不斷的進行改革。自從兒童文學進入了小學語文課堂,不論是對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效果還是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來說,都有了巨大的改觀,為課堂現狀帶來了深刻的變化。所以,在對學生的閱讀進行引導的時候,應該讓學生的主體特征受到應該有的尊重,以此為基礎引導學生對兒童文學作品進行大量的閱讀才能達到教學的目的。除此之外,對于兒童文學作品的選擇以及編排也不可大意,需對多方面的因素進行綜合的考慮,對兒童文學作品進行仔細的編排,如此才能夠選擇出最合適的兒童文學作品,這種方法不論是對現在還是對未來,都將是小學語文課堂上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以及教學效果的有效方式,值得大力提倡。
參考文獻:
[1]李遠. 小學兒童文學教學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7.
[2]衛三強. 小學兒童文學教學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
[3]陳聰. 小學語文教科書中的兒童文學選文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