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鼎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教育教學體制改革也在不斷深入。小學高年級數學課程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不斷質疑、深入調查與探究,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探究式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已經開始逐漸受到廣大教師的廣泛使用。由于探究式教學方式還不夠成熟,所以教師在實際應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因此,一定要加快對小學高年級探究式教學的研究力度,使得探究式教學能夠真正幫助教師進行教學,以此來傷害我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優秀學生。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探究式教學研究
數學是一門涉及范圍比較廣泛的學科,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探究式教學方式作為數學教學中最為有效的一種教學方式,正在成為廣大教師的廣泛使用,但是,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探究式教學方式還存在許多問題,教師不能充分發揮出探究式教學的作用,因此,本文結合小學數學課程內容,對于如何才能為學生提供更加開放、更加主動的學習環境進行了深入分析,希望能夠真正幫助小學生更好的學習數學,增加學生的主體意識和競爭意識,鍛煉和發展學生的各種數學能力。
一、小學數學教學現狀
1.填鴨式教學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非常強的學科,需要一定的過程才能入門。雖然經過新課改,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發生了重大變革,但是仍舊有很多教師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課堂教學成為教師的一言堂,大部分的時間都是教師在講,學生在聽,基本不與學生互動,學生缺少自由想象的空間,使得學生無法深入理解教師所講內容,不利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此外,小學生活潑好動,興趣廣泛卻不長久,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填鴨式”教學模式會嚴重制約小學生的思維拓展。久而久之,小學生就會對數學失去興趣甚至厭煩數學。
2.教學思維不靈活
數學博大精深,一道題可能有多種不同的解決方法。然而現如今,存在部分教師教學思維不靈活,過于死板,只認可最優解。這種教學思維不利于小學生發散思維的養成,并且會抑制其好奇心,打擊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教學節奏紊亂
對于小學數學課堂來說,科學合理的教學節奏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現實中關于這一點做的并不好,大部分數學教師沒有周密的教學計劃,沒有合理的課堂安排,沒有緊湊的教學內容。數學教師在課堂中隨便發揮,教學內容沒有規律性,天馬行空,看似涉及甚廣,實則思維混亂,無系統性,致使教學節奏紊亂,一方面浪費了寶貴的上課時間,另一方面使得學生獲得的知識七零八落,阻礙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
二、探究式教學的定義及其優勢
1.探究式教學的定義
與傳統式教學有所不同,探究式教學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自由而不放任的主動學習。探究式教學符合新課程標準,可以滿足絕大部分學生的需求,有利于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
2.探究式教學的優勢
(1)實施探究式教學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有的人看來,小學生自制力弱,活潑好動,思維跳躍性大,不利于學習數學。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何嘗不是他們的優勢呢?而探究式教學恰好為發揮這個優勢提供了契機。探究式教學重視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通過實施探究式教學,可以很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調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讓學生主動學習,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學能力。在小學數學中,探究式教學的這種優勢更為突出。數學想要學好,不僅要有科學理性的思維,還要有一定的發散性思維。為了讓發散性思維得以體現,我們必須要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而傳統教學中,學生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若教師知識面不夠廣,授課局限性大的話,學生接受的知識就很有限,教學效果就不會很好。數學在生活中應用極為廣泛,是一門基礎學科,也是以后學好其他學科的重要工具,必須把數學基礎打好。通過探究式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2)實施探究式教學有利于拓寬知識領域,培養小學生多方位、多角度學習數學的思維能力。數學是一門工具學科,很多學科都涉及數學,實用性非常強。正是由于數學這門學科的科學性、實用性、探索性特點,小學生的好奇心、發散性思維都會被數學激發出來,看待數學問題的角度增多了,數學變得更有趣了。小學生極易被塑造,接收新事物的能力遠超常人。數學課本的知識是有限的,是死板的,不能充分挖掘出小學生接收新知識的能力。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大量的數學問題,若能利用好這些問題,小學生就能大幅度提高數學學習能力。一般的小學課堂只有45分鐘,課堂能夠講的知識有限,不能有效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還會把學生的思維束縛到一個很小的范圍,不利于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探究式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給了學生自由想象的空間,利于拓展小學生的思維,利于把數學知識應用于其他領域,使小學生的大腦得以合理開發。
三、實施探究式教學,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策略
1.合理安排教學任務,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在四十五分鐘的課堂中,小學生不可能時刻集中注意力。為此,教師備課要認真,充分利用探究式教學的優勢,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合理安排時間,在教師可以合理教學的同時,學生可以獨立思考,小組交流,這樣教師和學生的地位都可以得到體現,教學質量和效率也可以得到很大提高。當小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可以適當安排一些討論,這種同齡人之間的討論,一方面可以重新凝聚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小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這樣一來,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就可以得到穩定提高。
2.做好引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小學生更是如此。為此,教師在授課時,激發小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實施探究式教學,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有趣的數學問題(比如龜兔賽跑),通過不斷引導,鼓勵小學生探索,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小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2.少批評,多鼓勵
小學生心智不成熟,心靈極易受傷害。當小學生出錯時,教師不應該言辭批評,而應該鼓勵其從其他方面思考,引導其走向正確的方向,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逐漸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4.提問恰當,課堂用語精巧
有時,為了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會進行一些課堂提問,提問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為了提問得當,教師應該做到:一,問題要恰當,難度適中,可以引發學生獨立思考,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可以反應學生的各方面能力。二,問題要緊扣核心,角度要獨特,能夠起到以難化易的效果。除此之外,課堂提問要做到連續性發問,使學生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不斷提高各方面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對小學高年級數學探究式教學現狀出發進行研究和分析,發現還有部分教師不能有效的開展探究式教學,沒有形成系統化的教學理論體系,所以使得學生的探究能力根本得不到實質性提高。為此,教師一定要深刻理解探究式教學的內涵,及時的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結合數學教學內容,形成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真正提高小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馬少清.探究式教學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實踐與應用[J].新課程·上旬;2015年第06期.
[2]肖全勝.探究式教學在小學高年級數學中的實踐策略[J].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2010年第12期:79-80頁:共2頁.
[3]李金環.探究性教學策略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都市家教月刊;2013年第03期:196-196頁: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