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暉 朱華
【摘 要】本文概述了國內美術高考培訓與選拔方式現狀,并提出針對性的教學意見,旨在對改進當前美術高考氛圍提供參考意義。
【關鍵詞】美術高考;培訓;選拔
0引言
當前,各種畫室、美術培訓機構的招生廣告遍布于網絡。國內的美術高考早已不僅是美術愛好者的進階之石,更多的是文化課基礎薄弱學生的高考捷徑。美術高考培訓固然有其存在的價值,但也決不可無視其中培訓與選拔方式的問題。
1國內美術高考培訓與選拔方式現狀
一方面,眾多辦學機構的培訓理念明顯有悖于現代教育理論,無法貫徹落實“以學生為主體”的辦學原因。以聘用純粹的繪畫型教師為主,其弊端就在于通常教育者善畫而不善教,教師并無系統的教學理論,不擅于講解相關美術知識,更對現代化的教學理論一無所知。
另一方面,培訓與選拔所擇取的內容通常都是針對高考要求,所歸納出的一系列單一應試、機械化鍛煉,或是速成化的培訓方式。例如在培訓素描基礎時,學生從未接受寫生訓練,只是周而復始的臨摹訓練,并不知事物體積、空間、光影、色調等要素對于素描的重要性[1]。速寫訓練同樣只按照片臨摹,極少參與寫生,甚至鮮有對美術大師作品的講解賞析。如果一切的培訓與選拔都是為了高考,這種缺少情感的訓練也只是徒勞。
2讓學生在掌握理解事物本質的基礎上學習美術
國內大部分的培訓中,教師從來不擅長傳授相關的美術知識與技法,只是讓學生重復性的臨摹范本。在指導學生時,也只會泛泛而談諸如“這里不好”、“那里太黑”等毫無價值的語言,學生全然處于被動的學習環境中。
須知,美術高考培訓的本質目的,就在于培養學生的美術知識和技法步驟。故而,教師需從自身出發,充分研究且詳盡向學生講解美術的基礎知識,例如素描三大面五大調、形體和結構之間的關系、光源和色調的影響、虛實等要素。向學生說明素描的基本方法與步驟,如投影和結構等一系列表現方法;確定起輪廓、上大體明暗、細部刻畫以及整體調整等相關步驟,進一步解釋每一個步驟所注意的事項等。在繪畫的每個階段,讓學生相互觀摩和點評,使學生得以根據具體的教學標準來檢查繪畫效果。如同書法學習一樣,初期規范習慣是必要的,必須要按照結構作畫。在進行色彩、速寫等諸項學習中亦是如此,必須使學生掌握繪畫的原理、方法,唯有掌握理解事物本質的基礎上方能學有成效。
3讓學生在遵循美術規律的基礎上學習美術
毫無疑問,高標準的美術技能形成需充分調動眼、腦、手的協調展開[2]。具體來說,讓學生學會用眼睛觀察事物、擅于發現事物,學會思考、探索,學會用手了解美術技能,才能創造出屬于自己風格的美術作品。
臨摹,是美術高考培訓中無法或缺的環境,鑒于“人的行為皆源自模仿”,學生只有深入模仿教師范例,方可掌握表現技法;一切藝術都源于生活,要讓學生學會擅于觀察與分析實物,掌握通過繪畫語匯來體現對象;通過大面積的欣賞,與開闊視野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審美力;此外,學生也應學會懂得分析與評價,不回避自己繪畫技藝上的不足。美術培訓不同于其他文化課教學,其多元化的學習方式能夠讓培訓課堂更為豐富、有趣,學生能夠全面接觸美術,使美術的魅力觸手可及,在遵循美術原則的基礎上更加喜愛美術。
4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美術高考培訓階段,有的教育者會單方面的認為學生水平不好,故而在教學形式上是單向的,教師一味向學生灌輸知識,而師生間并無任何形式上的溝通互動。鑒于此,培訓教育人員應做到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和掌握先進的教學理念,以促成學生實現自主學習。具體來說,可讓學生自行選擇自己鐘意的教學內容。很多美術現象都存在物理聯系,例如實務形體和結構、光源和色調、透視和空間等,這時可以讓一些理科生參與到作業的講評中來,并組成互幫互學小組,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學,提高其學習自信。又如在講解美術作品、藝術家或流派時,也可讓一些理論知識強而技法基礎較弱的學生,來講解美術作品的背景概述。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可以收獲知識,更重要的是獲得內心的尊重,從而激發了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完成學習任務與體驗被人肯定的過程中獲得信心,以此推動其美術成就全面發展。
5結語
美術高考培訓機構盡管是以美術高考為最終目的,但同樣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機構。在選拔方式上,更應當遵循“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原則,通過應用科學的教育理念與多樣式的教學手段,實現有效教學。完善美術高考培訓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不僅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結合綜合教學法和專業化教學,還應當和學生建立一種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學習潛能,最終提升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呂艷.校外美術高考培訓班檔案袋評價應用實踐[D].華中師范大學,2012.
[2]高平利.淺析繪畫寫實觀念主導下的當前美術高考的局限性[D].廣州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