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萍
【摘 要】中職學校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對國家的建設與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重要作用。數學作為一切科學的基礎,其課堂教學質量將直接影響到中職學校的辦學能力,辦學水平,對整個中職學校的影響很大。然而就實際情況來看,雖然伴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中職學校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水平都有了較大的提高,但總體上來講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而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有效革新,將其合理的應用于中職學校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往往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成果。本文簡要闡述了合作學習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必要性,提出了合作學習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希望能為實際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合作學習;中職數學教學;應用
合作學習的概念。合作學習,是指為了完成特定的共同的任務,學生之間有明確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學習鼓勵學生為集體的利益和個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一起學習,在完成共同任務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目標。這是一種十分富有創意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并在實踐中取得了一定的實效。其興起后,很快獲得了教育界的關注,并很快成為目前主流的教學理論,人們稱其為“近十幾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我國于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興起了合作學習的研究和實驗,并且取得了較好效果。
一、合作學習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意義
1.有益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較高的學習興趣往往能讓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職學校的數學課堂教學一直難于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主要的原因在于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的求知欲不強,學習數學的興趣沒有激發出來,或者喪失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直接影響了學習的效率。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尤為重要,而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作為交流與學習的重要主體,更是認識與發展的主體,他們通過與各小組成員在學習任務上的交流與溝通,有效的緩解了學習壓力,調節了課堂學習氛圍,促使其自身以一種更加愉悅、積極的心態投入到數學學習中,這便有效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對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十分有利。
2.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這種教學策略的優勢在于其能夠改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普遍提高學生的成績,對于學生非認知層面的品質的形成效果明顯,其教育功能及優勢有:①對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意義明顯。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在先進的科技手段為我們帶來地球村效果的今天,合作與共贏往往是人們發展過程中涉及的關鍵詞。企業在招收員工的時候,也十分注重人才的合作能力。世界各國的教育都將合作精神的培養作為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因此,以合作為主要方式的合作學習對于學生合作精神與合作能力的培養具有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學生在四至六人的學習小組中,為了在整個班級中獲得優異成績,就必須要精誠合作,將個人融入集體,以集體的利益作為行動的前提,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合作能力必然能夠得到加強。②對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效果顯著。在我國的發展戰略中,將“中國制造”變為“中國創造”是國家提倡的戰略目標。變制造為創造需要的不僅是工匠,更需要的是富有創新能力的創造性人才。合作學習為學生創造了一個學習的小環境,在這個小環境里,學生們要共同解決同一個問題,要利用各自不同的思維特點和對問題的理解進行討論。在這個過程中,由于同學們不一樣的視角和思維方式,往往能夠對其他的同學形成啟發,在互相啟發的頭腦風暴中,形成新的結論和答案。每一個不同于教材的參考答案或是教師講解的新的解題思路和答案都是學生的創新成果,都是創新精神的發揮。長此以往,在面對問題時另辟蹊徑,從更開闊的角度和視野出發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就會成為學生下意識的思維模式,這正是一切創新成果誕生最好的溫床。
二、合作學習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
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與調控者。為此,作為中職學校的一名數學老師,在充分認識當前中職學生素質的同時,結合實際明確自身在合作學習中的定位,即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發揮自身在合作學習中的重要主導作用。具體而言,就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既要對課堂紀律進行及時有效的調控,保證學生的合作學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與此同時,又要仔細觀察每一位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的學習精神、合作態度、合作效果,針對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給予及時的引導與幫助,為學生指引正確的合作學習的方向,進而增強學習的實效性。
2.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交流能力
較強的合作意識是保證合作學習有效進行的必要保障,因此,在中職數學教學中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則顯得尤為重要。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在班級內建立起互幫互助小組,并將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均勻分配到各個小組中,讓小組成員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觀點,說出自己對問題的解決辦法以及對問題的理解認識,活躍了課堂氣氛,有利于學生之間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促進小組成員間進行溝通與交流。在利用優生帶動差生,促進小組成員的共同成長的同時,促進學生建立起和諧的人際關系,幫助學生樹立起良好的合作意識。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在小組合作中引入競賽的方式,提升小組的競爭意識,并讓小組成員在不斷努力增強自我競爭力的同時,感受到合作的力量。例如,在學習《二次函數的圖象和性質》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差異,將其合理分配成人數相等的各個小組,并讓各小組內部自己決定哪位小組成員負責給二次函數式配方,哪位負責列表,哪位負責取值,哪位負責描點、連線、畫圖象以及哪位負責上臺講解等。接著讓各個學生在各司其職、自我準備充分的情況下,加強各個成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以提升整組的綜合競爭力。通過這種方式,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與合作意識。
3.完善合作學習的評價機制
合作學習教學法的有效應用離不開科學、完善的評價機制。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差異性,根據學生知識基礎與能力的不同來制定與之相適應的評價標準,只要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就給予肯定的評價,以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提升其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習的良性循環。與此同時,將學習過程與評價結果相結合,并實現評價方式的多元化。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當前我國對中職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強的重要時期,中職學校要想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探索適合學生學習的數學教學模式,促進自身的長遠建設與發展,就務必要在加強數學理論性研究的基礎上,將合作教學法有效的應用于數學課堂教學中,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實際應用水平,進而把學生培養成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唐舉,李國林.論高中數學課堂中合作學習內容的選取[J].考試周刊.2008(04)
[2]岳晨路.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及應注意的問題[J].甘肅教育.2014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