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運軍
【摘 要】信息時代的深入發展,使得網絡政治參與成為民眾參與國家政治的一種重要手段。本文對于青少年網絡政治參與行為特點的研究成果進行梳理,明確網絡政治參與對青少年的影響,依據青少年特點和我國教育實際,提出了青少年網絡政治參與行為的引導策略。為推動青少年網絡政治參與的科學性和政治文明的有序發展奠定了必要基礎。
【關鍵詞】青少年;網絡政治參與;行為引導
1 引言
戴維·羅斯考夫(David RothKopf)在1998年曾指出,“新時代的現實政治(realpolitik)就是網絡政治(cyberpolitik) ”。在研究不斷深入的過程中,不同國家對于網絡政治參與行為的研究也不斷深入,并將網絡政治參與作為政治工作的一個重要手段,在政府管理中占據了重要地位。但有關青少年網絡政治參與行為的研究,國外的研究成果較少,主要集中于網絡對于青少年政治參與的影響分析。
根據國內外研究成果分析,未來研究中,有必要對于青少年網絡政治參與行為的現狀進行梳理,并根據青少年在網絡政治參與行為中存在的問題及我國教育特點,對于青少年網絡政治參與行為提出引導對策。本課題選擇這一方向進行研究,突破以往的研究范式,在肯定青少年網絡政治參與行為價值的同時,對于其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突出青少年網絡政治參與行為引導研究的重要性及緊迫性,對于青少年網絡政治參與行為的優化發展提供了借鑒,為規范化網絡政治參與管理提供依據。同時,本課題的深入研究,也為公眾政治參與行為提供了一種新的途徑——網絡政治參與,通過不斷規范網絡政治參與體系,在全民族實現民主政治,為推動政治文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從教育發展的角度而言,該研究的實施,有利于青少年理性看待政治事件,客觀公正的參與政治討論及政治行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2 網絡政治參與對于青少年的影響
從目前信息時代的發展特點和自媒體網絡的盛行來看,目前的網絡政治參與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激發了青少年政治參與熱情,使青少年更樂意于參與到國家的民主管理之中,推動社會的和諧發展,但另一方面,由于目前的網絡政治參與缺乏必要的引導,加之網絡監管體系的不夠完善,青少年在網絡政治參與的過程中,也逐漸暴露了一系列的問題,對其健康成長造成了負面影響。
2.1青少年網絡政治參與的價值體現
對于青少年群體而言,網絡政治參與的方式彌補了傳統政治參與的弊端,激發了青少年的政治參與意識。青少年普遍認為,在網絡政治參與的過程中,能夠享受平等的話語權,凸顯主體地位,這種優越感,提高了自身參與政治行為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2青少年網絡政治參與的問題
網絡政治這一新生事物,在青少年參與的過程中,不斷體現其價值,但由于相關機制的不夠健全,也暴露出一系列的問題。如由于網絡政治參與的相關管理體系沒有建立起來,青少年在網絡政治參與行為中表現出了無序化及非理性化的特點;對于政治信息甄別存在迷茫;政治參與行為的知性偏差;等等。
3 青少年網絡政治參與行為引導策略
網絡政治參與行為的深入發展,促進了青少年社會化進程,但管理體系的欠缺及引導教育的缺位,使得青少年在政治參與的過程中,問題日益凸顯,實現對青少年網絡政治參與行為的引導已經勢在必行。本課題認為,有效的引導策略可以從四個方面體現。
3.1暢通網絡政治參與渠道,完善網絡政治管理體系
青少年網絡政治參與的價值體現了其優越性,在引導及規范青少年網絡政治參與的過程中,應該不斷暢通網絡政治參與渠道,激發青少年的參與意識及積極性,發揮網絡政治參與的價值。
3.2強化引領疏導,積極發揮共青團思想陣地作用
實現網絡政治參與的有效引導,還需要學校打造一批專業素質和技術素質都過硬的思想政治教育團隊,來實現對于青少年網絡政治參與行為的引領和疏導。網絡政治參與出現問題后,利用高校共青團及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疏導,避免問題的進一步蔓延和傳播。
3.3加大青少年社會實踐力度,提升其社會責任感
實踐出真知。學校管理部門要引導并規范青少年的網絡政治參與行為,必須加大社會實踐力度,在參與社區志愿服務及社會實踐的過程中,不斷提升青少年的社會責任感及政治參與的使命感。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社會管理的復雜性,明確對于社會及政治問題的參與應該規避簡單化傾向。
3.4優化思想政治教育,增強社會信息辨識能力
以往思想政治教育重點關注思想的灌輸與引導,對于青少年社會信息辨識能力的培養關注不足,這就使得很多青少年面對紛繁復雜的網絡信息,缺乏必要的辨識能力,僅憑一腔熱血,轉載一些不實言論,不僅影響了網絡輿論環境,而且對于自身的政治成長也造成較大影響。鑒于此,在未來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應該關注對于青少年學生社會信息辨識能力的培養,理性對待網絡信息,盡快實現自身政治社會化。
參考文獻:
[1]金萬成,郭剛.大學生網絡政治社會化的特征[J].人民論壇,2011.07.
[2]蘇淼.大學生網絡政治參與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03).
[3]陸士楨,鄭玲,王麗英.對當代青年網絡政治參與的理論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12.07.
[4]郭祺佳.高校青年網絡政治參與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