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芃 李國芳 高崇茂 歐陽霆



摘要:等級醫院評審是國家對醫院進行分級管理的重要制度,是促進醫院規范化管理、提升醫院內涵質量、加快醫院發展的一個有效措施。本文從落實患者安全、轉變服務模式、醫療質量全過程管理和質量指標實時監測這四個方面分析新一輪醫院等級評審對患者就醫質量產生的影響。
關鍵詞:等級醫院評審;就醫質量;影響
醫院評審作為促進醫療質量持續改進的有效手段,已受到世界范圍內許多國家與地區的高度重視[1]。我國衛生部于2011年4月印發了《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2011年版)》,這是繼1989~1998年第一周期醫院等級評審結束之后開展新一輪的醫院等級評審工作。新一輪評審標準是在全面總結過去醫院評審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借鑒國際上先進的醫院評審理念與有效做法,強調由過去的各專業技術評價向“以患者為中心”的醫院系統性評價目標轉換,重點關注醫院質量、安全、服務、管理、績效,重點抓住患者安全的主線,更加關注醫院管理和醫療服務質量的持續改進,注重患者的安全和主觀感受。我院2011年底啟動新一輪三級綜合醫院評審工作,歷經近3年的創建、整改與自評,2015年通過江西省衛計委組織的醫院評審現場評價工作,授牌成為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可以說,等級醫院的評審創建過程對患者就醫質量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1 落實患者安全目標,保證患者就醫安全
新一輪醫院等級評審突出“以患者為中心”的醫院系統性評價,用了一個章節關注患者安全相關內容,圍繞“以患者為中心”這一理念,站在患者視角上評價醫院質量安全管理的全過程[2]。醫院在開展等級評審工作中,將實施“患者安全目標”作為提高患者就醫質量的基本任務,從組織機構、建章立制、資源配置、培訓考核、整改落實等方面下功夫,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成績。
1.1規范執行手衛生,有效控制醫院感染 執行手衛生規范,是落實醫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患者就醫質量根本保障。醫院從院級、管理部門、臨床科室三個層級開展工作。①成立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明確分工,責任到人。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討論并通過。②制定《手衛生實施規范》等制度規范,加強對全院人員的培訓,定期考核監測,開展手衛生宣傳月、手衛生知識技能競賽等活動,實現全院執行手衛生規范。③設置便捷的手衛生設備和設施。重點部門的水龍頭全部采用非手觸式水龍頭;水池邊配置必備的洗手設施,并張貼六步洗手法標準示意圖;科學配置速干手消毒劑,特別是多重耐藥菌患者要求在床旁放置速干手消毒劑并掛上洗手標志。四是臨床科室均設院感質控小組,定期對科室人員進行培訓及抽查考核,提高手衛生知曉率、正確率及依從性。新一輪醫院評審對手衛生規范帶來的成效顯著,見表1。
1.2落實“危急值”管理,確保患者安全 臨床醫生及時知曉“危急值”,迅速給予患者有效的干預措施或治療,可能取得最佳搶救機會挽救患者生命。創評前,醫院危急值管理上有漏報、危急值流程粗放不智能等情況。通過創評中,醫院修訂了“危急值”報告制度,制定危急值報告登記表與危急值接報登記表,科學調整評估危急值項目及范圍,運用信息技術優化報告流程。醫務人員知曉率和及時處理率有了明顯的改善,實行無縫管理,建立全院性聯動機制,有效提高了危急值報告和處置效率,見表2。
1.3妥善處理醫療安全(不良)事件,有效防范醫療風險 評審初期,醫院醫療安全(不良)事件由各能部門分口管理,沒有進行報告率、知曉率的匯總檢查考核工作,對重大不安全事件的改進措施未進行效果評估。為規范這項工作的管理和落實,醫院成立應急管理辦公室,建立醫療安全(不良)事件報告制度與流程,實行主動報告激勵及非懲罰機制。經過院科兩級開展專題培訓、簡化上報程序、實施配套獎勵、定期督導檢查等工作,我院不良事件上報例數明顯提高,從2012年起步階段的14例逐年提高,到2015年1~6月有301例。通過新一輪等級醫院評審,全院人員對醫療安全(不良)事件上報的意識和積極性在增強,對防范醫療風險,提高醫療質量安全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1.4采取有效措施 減少患者跌倒、墜床和壓瘡等事件發生 醫院建立患者安全質控指標,依托信息化管理對壓瘡、跌倒、墜床等指標進行實時監測,同時采取了系列有效措施,防范跌倒、墜床等現象的發生。如走廊、衛生間設有防滑裝置和警示標志,病床床頭統一張貼標識卡,對特殊患者進行風險評估,提供語言提醒、攙扶等服務。成立壓瘡管理小組,組織壓瘡相關知識培訓,制訂《壓瘡診療及護理規范》,對壓瘡規范化管理提供理論支持和技術指導。這些工作都是從開始的不夠重視,沒有進行系統性監測分析,到評審期間開展自查整改,運用管理工具進行根因分析,直至創評工作結束,醫院患者跌倒、墜床和壓瘡等事件明顯減少,各項指標得到持續改進。
2 創新服務優化流程,提升患者就醫體檢
2.1實施“先看病、后付費”, 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權益。我院于2012年6月在全省率先推行“先看病,后付費”服務模式。加強了急診綠色通道管理,建立了急性創傷等重點病種的急診服務流程與規范,為更多的患者開通生命綠色通道,確保患者在第一時間內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療,盡最大努力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保障群眾的身體健康。新一輪評審工作開展以來至2015年上半年,通過“先看病,后付費”模式在我院進行搶救治療的患者累計達1400余人次,切實體現了醫院堅持公立醫院公益性,把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權益放在第一位的舉措和成效。
2.2創新服務模式,優化服務流程,方便患者就醫。醫院通過創新服務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患者就醫服務質量。①提供預約診療服務,醫院通過現場、互聯網絡、手機、微信等多種預約渠道,預約平臺內數據實時共享,讓患者來院后直接可以到診間就醫,減少了排隊掛號等候的時間。②運用信息系統,優化服務流程,為患者提供更為便捷的醫療服務。開通就診過程中各項醫療服務項目自助機結算模式,使用自助打印檢驗報告,采用門診藥物預配候取系統,設立便民門診,啟用門診住院結構化電子病歷系統等,縮短繳費排隊時間,方便患者就醫。③設置專門部門負責協助患者辦理住院診療服務、特殊患者專人護送,通過出院患者健康教育和隨訪服務,讓患者知曉出院后醫療護理的康復措施,真正體現“就醫不難,健康有道”的服務理念。
3 強化醫療質量管理,督導檢查持續改進
醫院堅持質量強院,不斷增強為患者服務的能力,以等級醫院評審為契機,進一步強化了日常管理、考核和監督,在質量管理上實現規范化、制度化、系統化、全員化。
3.1健全質量管理組織,定期督導提高質量。醫院健全了院科三級質量管理組織,院長為醫院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第一人,科主任為科室第一負責人,每月召開醫療質量與安全分析會,了解醫療環節中的隱患及突出問題,及時發現并解決。職能管理科室加大督查力度,每月確定主要質控指標,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給科室進行改進。每季度編印《醫院質量安全簡報》,將醫院各方面的質量指標進行匯總和分析,促進了醫療質量的持續改進。
3.2建立健全制度規范,加強培訓確保落實。醫院著手開展了規章制度的整理、修訂、培訓、落實工作。根據標準要求,完善了各項核心制度,制定了醫療技術準入授權管理制度與審批程序,強化了高風險操作與手術安全管理。通過主診醫師負責制的科室管理模式,全面落實各項工作制度。全面啟用結構化電子病歷,電子病歷設有常用醫學短語選擇功能、病歷數據同步功能、自動提醒功能,一方面提高了臨床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保障了醫療質量安全。
3.3加強醫院感染管理,有效預防和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依托院感信息化監測管理系統,統計醫院感染基本監測指標值,為有效地預防和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提供科學依據。同時強化院感知識培訓和考核;開展院感監測和風險評估;加強重點環節、重點人群與高危險因素的管理;嚴格落實主要部位感染預防控制措施;建立多部門聯合管理機制,開展細菌耐藥監測及預警;加強醫務人員職業安全防護宣教及管理,有效預防和減少職業暴露及由此造成感染的發生,見表3。
3.4加強藥事管理工作,保障患者用藥安全。新一輪醫院評審,藥劑科加強了內部質控檢查和對臨床的督導工作,藥劑質控小組每月對全科質量監控,嚴格現場檢查,對存在的問題匯總分析,認真整改落實。堅持做到“陽光采購”,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要求,專人專庫專賬管理,定期督查,確保藥品質量、使用、儲存等安全。設立學雷鋒用藥咨詢崗,藥劑師破除一味發藥的傳統服務模式,主動走出窗口,零距離指導患者規范、正確、安全用藥。如抗菌藥物管理工作,對執行抗菌藥物處方實行點評制度,定期開展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基本情況調查和監測,及時調整抗菌藥物管理政策與措施,促進抗菌藥物合理應用,見圖1。
圖1
4 運用科學管理方法,促進醫院健康發展
新一輪評審采取書面評價、醫療信息統計評價、現場評價和社會評價這四種方式[3],引入了國際醫院認證JCI評價方法,引入以患者安全質量服務為核心的追蹤方法[4],將全面質量管理理論和質量持續改進具體實施方法納入到標準的內涵中,。通過日常統計學評價指標,反映醫院整體醫療質量與安全水平,反映患者就醫質量高低。實行數據科學管理,避免突擊迎接評審,防止審后滑坡現象[5]。
最后,值得一提,通過新一輪等級醫院評審工作,醫院采用科學管理方法,醫療水平和服務能力在不斷提升,認真落實了患者安全,不僅從整體上提高了患者就醫質量,也減輕了患者就醫負擔。創建工作只是過程,目的是持續改進、全面提高醫院管理水平和醫療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張萍萍,楊泉森,鄔靜艷.國內外醫院評審經驗對浙江省醫院評審工作的啟示[J].中國醫院,2013,17(2):15-17.
[2]衛生部.關于印發《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2011年版)》的通知[Z].2011.
[3]江西省衛生廳.關于印發《江西省醫院評審辦法(試行)》的通知[Z].2012.
[4]周澤甫,高崇茂.醫院評審臨床重點環節應審指南[M].北京:華夏出版社,2014:201-202.
[5]魏影.新一輪醫院評審標準的解讀與建議[J].中國醫院管理,2012,7(32):13-14.編輯/安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