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新龍


摘要:目的 探究慢性心力衰竭聯合應用比索洛爾與培哚普利的療效。方法 將我院近期接收的9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隨機等分成實驗組與對照組。前者行“比索洛爾+培哚普利”治療,后者單用培哚普利。結果 實驗組總有效率為95.74%,對照組為70.21%。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26%,對照組為17.02%。實驗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將“比索洛爾+培哚普利”療法用于慢性心力衰竭中,可促進患者病情的改善,提高其生存質量。
關鍵詞:比索洛爾;慢性心力衰竭;聯合用藥;培哚普利
Application of Bisoprolol Combined with Perindopril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XI Xin-long
(Pengzhou People's Hospital,Pengzhou 611900,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mbined use of pesos,chronic heart failure and without perindopril the curative effect of split.Methods Our hospital recently received 94 cases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former line"peso bisoprolol+without perindopril split"treatment,the latter alone without perindopril split.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74%,the control group was 70.21%.The experimental group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4.26%,the control group was 17.02%.The experimental group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The peso parlour+without perindopril split"therapy for chronic heart failure,can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patients,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Bisoprolol; Chronic heart failure; Drug combination; Perindopril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我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接收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隨機抽取94例作為本次研究的主要對象。以隨機分組原理為依據,將94例患者分成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7例。實驗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1例;年齡在55~74歲,平均(61.3±7.1)歲。本組47例患者的心功能分級結果為:1級者,共5例;2級者,共24例;3級者,共18例。對照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在56~78歲,平均(61.7±7.5)歲。本組患者中:心功能分級為1級者,共6例;2級者,共27例;3級者,共14例。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都接受基礎治療,包括:利尿;應用洋地黃。此外,實驗組同時應用“比索洛爾+培哚普利”療法[1],具體為:給予比索洛爾藥物,初始用藥劑量為1.25 mg,1次/d,連續給藥5~7 d。此后,若患者耐受,則將用藥劑量追加至2.5 mg。結合患者病情狀況,以1~2 w為單位,酌情增加用藥劑量。但,仍需<10 mg/次。同時給予培哚普利[2]藥物,初始用藥劑量為2 mg,1次/d。此后,結合患者血壓的恢復情況,以1~2 w為單位,追加1次用藥劑量(增加量為2 mg/次),當追加至8 mg/次時,停止用藥。對照組單用培哚普利,其用藥的方法與使用劑量同實驗組。
1.3臨床觀察指標 于整個用藥期間,詳細觀察并記錄兩組中有無出現不良反應,比如:竇性心動過緩;咳嗽;房室傳導阻滯。結合記錄數據,準確計算各組的發生率。
1.4治療效果的判定標準[3] ①基本治愈:心功能的改善程度>1級,亦或者是心功能完全恢復。②好轉:心功能的改善程度為1級。③無效:心功能無任何改善跡象。總有效率的計算方法:基本治愈率+好轉率。
1.5統計學分析 本次調查的所有數據均以SPSS 20.0軟件,對其進行分析與研究,比較以t作為檢驗標準;計數資料的比較經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剖析兩組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 服藥后,實驗組出現竇性心動過緩、咳嗽以及房室傳導阻滯不良反應的患者,各1例。本組的發生率為6.38%。對照組中:咳嗽者,共6例。本組的發生率為12.77%。實驗組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剖析兩組的治療效果 實驗組基本治愈與好轉者,共45例,所占百分比為95.74%;對照組基本治愈與好轉者,共33例,所占百分比為70.21%。實驗組的總有效率95.74%,明顯高于對照組70.21%。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綜上所述,慢性心力衰竭[4]在臨床上十分常見,類屬心血管疾病,發病人群主要以老年人為主。當人體出現慢性心力衰竭病癥后,其神經激素機制會受到一定的刺激,使患者機體中的血管緊張素2、茶酚胺類與血漿醛固酮的水平大幅度升高,導致心臟負荷加重,進而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另外,在慢性心力衰竭的發展機制中,神經內分泌也起到了一定的生理性作用。當其被激活后,容易使患者誘發水鈉潴留,并出現心肌細胞毒性反應。此時,患者將會表現出心肌纖維化的癥狀,使得心臟結構出現病理學改變,進而導致心功能減弱。故,在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治療中,抗神經內分泌成為了關鍵。目前,臨床上所使用到的β-受體阻滯劑的種類比較多,常用的有:比索洛爾。因其具備較高的選擇性,能夠通過抑制血管緊張素系統的方式,達到降低血管緊張素2水平、緩解心臟負荷、預防水鈉潴留與心室重構以及降壓的目的。故,將其用于心力衰竭中,可維持患者血壓的穩定性,并利于其心臟功能的快速恢復。而培哚普利,則為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具有兩大特性:一為長效性,二為強效性。由于該藥物除了能起到降低人體外周血管阻力的這一作用之外,還不會對心率以及心輸出量造成任何的影響。
本次研究的結果,充分表明:實驗組服藥后出現不良飯的患者,共2例,對照組共8例。實驗組不良反應者,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總有效率為95.74%,對照組為70.21%。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總之,將比索洛爾與培哚普利[5]這兩種藥物,同時用于慢性心力衰竭類疾病的臨床治療中,可取得較滿意的成果,不僅能幫助患者改善心功能,同時還能降低死亡率。
參考文獻:
[1]謝襯梨,趙一菊,溫泳濤,等.比索洛爾與培哚普利長期聯合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漿BNP水平干預作用研究[J].吉林醫學,2011,32(21):4343-4344.
[2]郭傳智.培哚普利聯合比索洛爾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導刊,2012,14(7):1211-1213.
[3]梁偉東,鐘毅.比索洛爾聯合培哚普利治療慢性收縮性心力衰竭的療效觀察[J].疑難病雜志,2011,10(3):165-167.
[4]李文靜.培哚普利聯合比索洛爾治療心力衰竭的療效比較[J].中國衛生產業,2012,09(19):81-81.
[5]張福榮.培哚普利聯合比索洛爾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療效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10):65-66.
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