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摘要:目的 討論優質護理在復雜性腎結石患者圍手術期的運用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大連市普蘭店區第二人民醫院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8例復雜性腎結石患者的臨床資料,采用數字單雙號的模式分為對照組(常規護理)與觀察組(優質護理),每組各29例。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SAS評分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結果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SAS評分對比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與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均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將優質護理應用于復雜性腎結石患者圍手術期,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焦慮心理,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關鍵詞:復雜性腎結石;優質護理;經皮腎鏡氣壓彈道碎石術
復雜性腎結石指的是直徑在2cm以上的多發性結石,可并發腎臟解剖及功能異常,亦或是伴隨腎功能衰竭、感染等并發癥的結石。針對復雜性腎結石患者,臨床中主要采用經皮腎鏡氣壓彈道碎石術進行治療,其具有出血少、創傷小、成功率高、恢復快、并發癥少以及碎石效果理想等優勢,盡管是一種微創手術,然而因為患者本身對手術存在的恐懼感,往往會對預后產生不良影響[1]。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大連普蘭店區第二人民醫院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8例復雜性腎結石患者,采用數字單雙號的模式分為對照組(常規護理)與觀察組(優質護理),每組各29例。對照組中,男17例,女12例;年齡41~58歲,平均年齡(51.3±5.7)歲;單發結石11例、多發結石7例、鹿角形結石2例、并發輸尿管結石9例。觀察組中,男18例,女11例;年齡42~57歲,平均年齡(50.2±5.5)歲;單發結石12例、多發結石8例、鹿角形結石3例、并發輸尿管結石6例。
1.2方法 針對對照組患者僅采用常規護理方案。針對觀察組患者,則在對照組的護理基礎上給予以下幾點優質護理。
1.2.1術前優質護理 患者因為對自身病情的擔憂,對手術治療的恐懼。這就需要護理人員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在交流過程中掌握患者內心的真實想法,給予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同時要向患者講解手術治療的具體方法、流程、療效以及有關注意事項等,使患者能夠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來應對疾病。
1.2.2術中優質護理 護理人員應當熟練掌握手術相關的護理操作,以此來提升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度。患者體位的擺放應當在保持規范的基礎上盡可能讓患者感覺舒適,注重對受壓位置進行保護,避免出現靜脈回流障礙與神經受壓等現象。手術過程中要注重保護患者的隱私,盡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暴露,并且要進行保暖工作。手術過程中,必須要全程密切關注患者的尿量、液體輸入量、呼吸、脈搏、血壓以及體溫等。此外,手術護理記錄單是客觀、真實的護理記錄資料,各個護理人員必須要完整、及時、準確的針對手術護理過程中進行記錄,必須要做到字跡清晰、屬于規范,并且要安排2人以上的護理人員來針對記錄單進行核對。
1.2.3術后優質護理 手術結束以后,護理人員應當及時針對患者的皮膚實施清潔,妥善固定導尿管與造瘺管,相關的操作應當盡可能保持輕柔,以此來緩解患者的疼痛感與不適感,要向患者講解手術的基本狀況并詢問患者具體的感受。術后6h綜合參考患者具體的結石位置來選取對應的體位,比如結石處于腎下盞者,在碎石以后應當選取頭低位,左腎結石患者應當選取右側臥位,右腎結石患者選取左側臥位,輸尿管結石患者選取患側臥位等。患者在術后應當臥床休息3d左右,術后6h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床上活動,護理人員可以協助患者進行翻身,但需要注意保護導尿管與造瘺管,避免出現牽拉脫出的現象。與此同時,護理人員應當密切觀察腎造瘺、導尿管中尿液的量、顏色以及引流管是否存在異常等,一旦發現異常現象應當及時進行上報,每日采用碘伏針對患者尿道外口進行清潔,并進行定期換藥,避免出現感染的癥狀。腎造瘺管通常留置7~10d左右,等到患者的尿液轉清以后夾閉1~2d后拔出,在腎造瘺口愈合以后再將導尿管拔除。
1.3療效評價標準 選擇焦慮自評量表(SAS)針對患者的焦慮狀況進行評估,SAS領表主要包含20項條目,患者得分越高表示其焦慮癥狀越嚴重[2]。觀察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2 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AS評分對比 治療前,對照組患者的SAS評分為(59.34±8.07)分,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為(58.96±7.85)分,差異對比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對照組患者的SAS評分為(56.14±7.92)分,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為(49.92±4.53)分,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 對照組患者共計發生2例腎損傷,1例結石殘留,2例感染,3例術后出血,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27.59%(8/29);觀察組患者共計發生2例感染,1例術后出血,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10.34%(3/29)。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正如上文所述,采用經皮腎鏡氣壓彈道碎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患者具有出血少、創傷小、成功率高、恢復快、并發癥少以及碎石效果理想等優勢[3]。將優質護理應用于復雜性腎結石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工作中,能夠與患者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術中通過優質、舒適的護理,能夠有效保障手術的順利開展;術后通過舒適化、人性化以及規范化的護理,可以有效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4]。
本組研究數據中,采用優質護理的觀察組患者,其術后SAS評分與并發癥發生率均顯著優于采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明,針對復雜性腎結石患者,在圍手術期給予優質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焦慮癥狀,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參考文獻:
[1]王磊,徐學軍,尹海軍,等.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與開放性腎切開取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臨床療效比較[J].中國內鏡雜志,2014,16(01):72-75.
[2]羅建仕,陳光,曾四平,等.雙通道經皮腎鏡碎石治療復雜性腎結石的療效觀察[J].東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12(03):342-346.
[3]宋麗,孫穎浩,楊波,等.輸尿管軟鏡聯合經皮腎鏡治療復雜性腎結石患者的護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4,09(13):35-36,39.
[4]曹雪峰.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50例臨床護理報告[J].中國實用醫藥,2015,14(07):228-229.
編輯/趙恒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