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燕
摘要:目的 探索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后局部用藥治療干眼癥的觀察及評估。方法 選取180例術后干眼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這180例隨機分為術后干眼癥觀察組和術后干眼癥對照組兩組,每組90例,術后干眼癥對照組單方面采用普南撲靈治療,術后干眼癥觀察組實施玻璃酸鈉治療。結果 觀察組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后使用玻璃酸鈉治療干眼癥療效確切。
關鍵詞: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后;干眼癥;玻璃酸鈉;普南撲靈
白內障[1]首選治療為白內障超聲乳化術。淚膜不穩定,出現眼干等不適癥狀,所以挑選合適的人工淚液為主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索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后局部用藥治療干眼癥臨床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我院的180例術后干眼癥患者,收治時間在2012年2月~2014年12月,并對所有入選的患者采取隨機的分組方式,分別分為術后干眼癥觀察組和術后干眼癥對照組,每組各有90例患者,入選標準:①6個月之內未使用過抑制淚液分泌的藥物,②無合并眼疾患者,③排除與眼部疾病相關的疾病,如糖尿病、甲狀腺疾病,④簽署同意書。
觀察組:男女比例為47:43,年齡53~81歲,平均年齡為(61.54±2.86)歲,術后干眼癥平均病程(10.89±2.48)d。
對照組:男女比例為48∶42,年齡50~80歲,平均年齡為(58.62±3.24)歲,術后干眼癥平均病程(12.42±1.75)d。
術后干眼癥觀察組和術后干眼癥對照組相比各項資料沒有差異(P>0.05),之間可以進行相互對比。
1.2方法
1.2.1手術方法 所有患者施行手術時均由同一醫生執行,行使白內障超聲乳化術聯合人工晶體植入手術,術前使用[2]普南撲靈4次/d,連續使用3 d,予表面麻醉,行透明角膜切口,植入人工晶體。
1.2.2治療方法 觀察組和對照組術前均予抗炎滴眼液預防感染,4次/d,1滴/次。對照組術后干眼癥患者的治療方式:在常規抗炎的基礎上,使用普南撲靈,4次/d,1滴/次,30 d為1個療程。
觀察組術后干眼癥患者的治療方式:在常規抗炎基礎上,予以玻璃酸鈉眼液,1滴/次,4次/d,使用1個療程,1個療程為30 d。
1.3觀察指標 觀察指標:觀察患者淚膜破裂時間、角膜熒光素鈉染色、干眼自覺癥狀評分、基礎淚液分泌量的改善。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5.0軟件,對術后干眼癥觀察組患者和術后干眼癥對照組患者的各項觀察指標情況,進行統計學的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的方法,以(P<0.05),代表術后干眼癥觀察組患者和術后干眼癥對照組患者之間對比淚膜破裂時間、角膜熒光素鈉染色、干眼自覺癥狀評分、基礎淚液分泌量存在著明顯差異,此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淚膜破裂時間對比 對照組淚膜破裂時間術前(8.56±2.46)s,術后1 w(9.43±2.68)s,術后1個月(10.81±3.97)s。
觀察組淚膜破裂時間術前(8.42±2.89)s,術后1 w(7.23±1.48)s,術后1個月(5.47±1.34)s。
觀察組和對照組術前無差異(P>0.05),兩組患者術后1 w、1個月淚膜破裂時間差異顯著(P<0.05)。
2.2角膜熒光素鈉染色對比 對照組角膜熒光素鈉染色術前(2.46±0.25),術后1 w(1.29±1.13),術后1個月(1.79±0.21)。
觀察組角膜熒光素鈉染色術前(1.86±1.95),術后1 w(1.94±1.82),術后1個月(1.63±0.16)。
觀察組和對照組術前無差異(P>0.05),兩組患者術后1 w角膜熒光素鈉染色差異顯著(P<0.05),1個月后角膜熒光素鈉染色無差異(P>0.05)。
2.3干眼自覺癥狀評分對比 對照組干眼自覺癥狀評分術前(18.62±3.86)分,術后1 w(9.27±1.79)分,術后1個月(8.65±1.93)分。
觀察組干眼自覺癥狀評分術前(16.78±2.67)分,術后1 w(7.62±3.49)分,術后1個月(7.28±2.89)分。
觀察組和對照組術后1 w及1個月分別與同組的術前評分比較,差異顯著(P<0.05),但比較兩組之間的術前、術后評分,無差異(P>0.05)。
2.4基礎淚液分泌量對比 對照組基礎淚液分泌量術前(5.65±2.53)mm,術后1 w(4.78±2.68)mm,術后1個月(4.37±1.82)mm。
觀察組基礎淚液分泌量術前(4.83±3.28)mm,術后1 w(4.57±2.36)mm,術后1個月(4.68±2.73)mm。
觀察組和對照組相比基礎淚液分泌量術前、術后無差異(P>0.05)。
3 討論
干眼癥[3]是指由于術后淚液的量引發的淚膜不穩定或者是眼表上的傷害。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后患者分別有不同的臨床癥狀,包括眼紅、畏光、干澀感等。正因為術后臨床癥狀多導致影響術后療效,使得患者滿意度降低[4]。
普南撲靈[5]具有緩解炎癥、抑制活性氧合酶,其對糖皮質激素副作用小,但經研究表明,用其治療術后干眼癥患者療效不佳。而玻璃酸鈉[6]具有潤滑保濕、抗炎、促進修復等功效,其[7-8]潤滑保濕功能與生物淚液相似有著粘滯性和伸縮性,縮短淚膜破裂時間,使干眼癥得到相應的緩解,而抗炎功能降低藥物對眼部產生的刺激性,最后玻璃酸鈉在眼膜上形成一道保護膜,保護眼部,避免二次傷害,促進角膜的再生長。本研究結果見前文詳述。
總之,采用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后使用玻璃酸鈉治療干眼癥的治療效果更為確切,治療效果顯著,而且恢復功效快,所以使用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后使用玻璃酸鈉治療干眼癥的臨床價值更高。
參考文獻:
[1]張珍珍,張輝,吳星偉,等.表皮生長因子在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后眼表損傷修復過程中的作用[J].中華實驗眼科雜志,2012,30(6):553-556.
[2]李篤軍,劉夢陽,劉宵,等.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后感染性眼內炎的預防[J].山東醫藥,2012,52(47):60-62.
[3]田巖,張方順,李慶華,等.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后Schwartz綜合征一例[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11,29(5):520.
[4]閻慧,趙少貞,魏瑞華,等.干眼癥癥狀與體征的相關性研究[J].眼科研究,2010,28(7):670-673.
[5]魏紅領,李展宗,李雅芳,等.玻璃酸鈉滴眼液治療干眼臨床隨機對照試驗的Meta分析[J].中華實驗眼科雜志,2013,31(5):496-500.
[6]李潔,黃蒂,周希彬,等.玻璃酸鈉聯合rhEGF滴眼液治療白內障摘除術后干眼的療效[J].國際眼科雜志,2011,11(9):1634-1635.
[7]管麗麗.白內障術中兩種粘彈劑的比較[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4):251-252
[8]陳子暢,田耀文,馬雅玲.不同切口白內障超聲乳化摘除術對淚膜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4,(26).編輯/羅茗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