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魯軍

摘要:目的 觀察獨活寄生湯加減熏蒸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入選82例膝骨性關節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41例患者給予口服鹽酸氨基葡萄糖膠囊0.75 g bid;治療組41例患者在口服鹽酸氨基葡萄糖膠囊基礎上給予膝部獨活寄生湯加減熏蒸治療,1次/d。觀察30 d后兩組患者的療效。結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沒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 采用獨活寄生湯加減熏蒸治療膝骨性關節炎,不僅方法簡單,且具有顯著的療效,副作用較小,值得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獨活寄生湯;膝骨性關節炎;中藥熏蒸
膝骨性關節炎是中老年人一種常見的慢性軟骨病,中老年女性患者多見,已經是嚴重影響人們生活質量的疾病之一。膝骨性關節炎目前治療主要以非甾體抗炎藥止痛和局部注射關節潤滑液為主。傳統的非甾體抗炎藥的止痛療效顯著,但往往帶來消化系統出血的風險[1]。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來我院門診就診的82例膝骨性關節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41例。對照組男19例,女22例,平均年齡(57.3±12.1)歲,病程14 d~8個月;對照組男17例,女24例,平均年齡(61.6±10.4)歲,病程11 d~6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在性別、平均年齡、病程方面相比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納入標準 參考美國風濕學會1986年推薦的診斷標 準[2]:①在就診前1個月內發生膝關節疼痛;②膝關節在活動時存在摩擦音;③X線檢查發現膝關節骨端邊緣存在唇樣增生或骨刺;④膝關節周圍腫脹;⑤晨僵現象<30 min;⑥年齡≥40歲。
1.3排除標準 ①合并嚴重心、肝、腎等重要臟器疾病者;②治療期間轉院或進一步接受其它方法治療者。
1.4方法
1.4.1對照組患者給予鹽酸氨基葡萄糖膠囊0.75 g,2次/d。
1.4.2治療組患者給予中藥熏蒸,中藥方劑:乳香、白芍、川芎、細辛、沒藥、當歸、防風、茯苓、桂枝、甘草各10 g,秦艽、獨活、透骨草、生地黃、牛膝、寄生、威靈仙、杜仲、羌活、豨薟草各20 g。膝關節疼痛嚴重者加草烏、川烏各6 g;膝關節腫脹嚴重者加冬瓜皮20 g,車前子15 g;濕邪嚴重者加蒼術、防己、薏苡仁各10 g;體寒嚴重者加干姜、附子各6 g。上述藥物混合后加工成袋包裝,每次取一袋200 ml,放入熏蒸機藥槽內,啟動熏蒸機工作,患者平臥位于治療床上,熏蒸機藥物出口對準患膝或疼痛部位,30 min/次,1次/d,15 d為1個療程。2個療程后評估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和藥物不良反應。
1.5療效評價 ①無效:膝關節癥狀和關節功能治療前后無變化,甚至加重;②有效:膝關節臨床癥狀明顯改善,關節功能部分恢復;③顯效:膝關節臨床癥狀基本消失,關節功能基本恢復,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④治愈:膝關節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關節功能恢復正常。總有效率=(有效+顯效+治愈)/總數。
1.6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6.0數據包對收集的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數據以樣本均數±標準差(x±s)的形式表示,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P<0.05為數據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兩組患者療效評價對比 治療組患者無效患者2例,而對照組有9例患者無效。治療組患者有效10例,顯效26例,治愈3例,總有效率為95.12%,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有效20例,顯效11例,治愈1例,總有效率78.05%(P=0.024),見表1。
2.2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對比 對照組患者出現消化不良、腹脹、下肢輕度水腫現象患者各1例,發生率為7.32%;治療組患者出現惡心伴腹瀉患者2例,發生率4.88%,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沒有統計學差異(P>0.05)。
3 討論
膝骨性關節炎的病理生理基礎是膝關節軟骨變形損傷或丟失,以及軟骨下骨質增生,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見慢性病之一[3]。本病在祖國傳統醫學中歸屬于痹癥范疇,病變累及腎、肝、脾三臟器,辯證可分為肝腎虧虛型、氣滯血瘀型和風寒濕瘀滯型。其病因形成主要是因機體勞累或外傷,或外在風、寒、濕邪入侵所致氣滯血瘀所致[4]。且本病多見于老年女性,肥胖者居多,故認為現代人飲食不節,過多食用肥甘厚味,以及現代人生活壓力較大,導致的脾胃失調,脾失健運,濕邪內生,久而生痰,痰阻經絡,此為病機。因此本病的治療應祛邪扶正并用,采用補腎健脾、活血化痰的治療方法[5]。
以中醫中藥基本理論為指導思想的熏蒸療法,需要依據患者自身情況加減配藥,采用特殊的熏蒸設備,利用中藥煮沸后產生的蒸汽治療。中藥產生的蒸汽能滲透穴位,疏通經絡,祛除風、寒、濕邪,并能益氣養陰,調節機體營養平衡[6-7]。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中藥產生的蒸汽主要通過皮膚的吸收功能進入人體,并通過血液循環到達靶器官而發揮療效。采用熏蒸皮膚吸收的途徑給藥作用直接,起效較快,且不受消化道影響,也避免了肝臟對藥物的首過消除效應,并可控制給藥速度,發生不良反應后可隨時終止給藥。在本次研究結果中,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沒有統計學差異。
綜上所述,采用獨活寄生湯加減熏蒸治療膝骨性關節炎,不僅方法簡單,且具有顯著的療效,副作用較小,可以較快地緩解臨床癥狀,值得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苗永民,李平,劉強,等.膝骨性關節炎的治療進展[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0,32(2):87-87.
[2]曾慶馀,許敬才.骨關節炎的分類診斷和流行病學[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1998,18(2):108-108.
[3]王志芳.膝骨關節炎病因病理研究及中醫治療概況[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05,1(10):82-84.
[4]王秀茜.中藥熏蒸配合玻璃酸鈉治療膝骨性關節炎60例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6(2):57-58.
[5]占仁開.中藥熏蒸加玻璃酸鈉注射治療膝骨性關節炎臨床觀察[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0,10(1):29-30.
[6]吳天然,王榮茂.中藥熏蒸療法在膝骨性關節炎的應用[J].現代臨床醫學,2006,32(6):470-472.
[7]李軍,王朝陽.獨活寄生湯對兔膝骨性關節炎關節液腫瘤壞死因子-α、白介素-6和基質金屬蛋白酶-1水平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5):1002-1003.
編輯/羅茗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