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菊
摘要: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醫療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與此同時,外科護理方面潛在的風險問題也隨之增多。本文通過臨床實踐分析外科護理潛在風險問題,并針對外科護理潛在的護理風險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外科護理;護理風險;對策
外科患者的病情復雜多變,護理過程中存在著許多風險。如果臨床護理效率降低,則會不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復,也不利于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因此,對外科護理過程中潛在的護理風險問題十分緊迫,這有利于進一步保證外科患者的安全性并提高外科護理效率。本文分析了外科護理過程中潛在的護理風險,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并整理2012年1月~6月本院所收治的100例外科患者的臨床資料,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50例。觀察組中男、女患者人數分別為25例和25例,年齡在12~75歲,平均年齡為(43.52±2.74)歲,對照組中男、女患者人數分別為25例和25例,患者年齡在11~78歲,平均年齡為(44.51±2.87)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性資料并無明顯差異,即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外科護理的潛在風險分析外科護理的潛在風險分析如下:
1.2.1護理人員風險意識缺乏 外科護理工作的工作量和難度都比較大,護理人員在對待工作上,缺乏較高的熱情和積極性,有時候甚至抱著完成工作任務的態度;同時,護理人員缺乏一定的法律知識和自我保護意識;臨床護理操作中輸血、輸液、配藥以及相應的更換液體方面都隱藏著巨大的風險,這需要護理人員時刻保持警惕,以防出現一些突發的狀況。
1.2.2護理人員告知行為不規范 在外科護理中,潛在的護理風險貫穿整個護理工作的始末。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護理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以應對可能發生的任何情況。同時,為避免醫患糾紛的發生,護理人員必須在第一時間將情況告知患者家屬,讓患者家屬充分了解到可能出現的情況,并隨之做好承擔風險的心理準備,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醫患矛盾發生率。
1.2.3護理人員搭配不合理 在外科護理工作中,除了護理具有一定的難度性外,護理人員搭配不合理也是重要的問題;外科護理人員長時間處于高強度、高負荷的工作狀態,要求護理人員時刻把百分百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也是不現實的,這也是發生安全各種安全隱患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合理分配人力資源,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
1.2.4病情分析及判斷有所欠缺 外科疾病因為具有發展快、病情較為兇險以及并發癥多的特點,在遇到緊急情況的時候,造成了很多經驗不足的護理人員手忙腳亂,這樣就難以清晰地判斷出患者的具體的病情,因而未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救治,最終為醫療糾紛的產生埋下隱患。
1.3方法 在對照組方面,主要利用了外科護理的日常方法。而在觀察組方面,采用的護理方法主要包括了以下幾點:
1.3.1有效衡量并識別風險 護理人員要密切關注患者焦慮、緊張、不安等一些不良的情緒,在護理工作開展前,對各類護理風險問題進行正確衡量,并為風險的發生提前做好預防的準備,進而對各個護理細節進行及時處理,醫護人員須制定出基于個性化護理風險衡量的計量表,及便時對病情進行觀測,掌握患者病情的變化。
1.3.2制定醫院護理制度 在對觀察組的50例患者進行護理中,通過制定安全的管理制度,以及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加強技術操作與規范管理,使護理人員熟悉各項急救技能和專業護理等方面的內容,提高對護理風險的防范能力。
1.3.3構建和諧護患氛圍 護理人員要加強同患者親屬的溝通,以親切的態度同患者進行適當交流,緩解患者不良情緒,同時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縮短其康復時間。
1.3.4加強對并發癥的監控 定時定期對觀察組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全面觀察,明確其病情變化情況。同時,以精湛的護理技術向患者提供優質的外科護理服務。
2 外科護理風險的具體措施
2.1提高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 在外科護理中,如果從患者及其家屬的角度出發,他們迫切希望恢復健康的身體是可以理解的;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求外科護理人員具備相應的法律知識,積極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問題。充分行使法律要求的義務,同時也要學會借助法律的手段來保護自身的權益;此外,也能讓護理人員意識到違規操作的嚴重后果,而時刻保持謹慎的態度。
2.2增強專業護理知識及技能 醫護人員只有具備與時俱進的學習能力,才能應對不斷出現的護理問題。在醫療技術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對一些更新設備的使用更要加以重視,加強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能培訓,科室要定期進行培訓和考核;科室應該將培訓和實踐進行有機的結合,在日常遇到的具有代表性的問題上,需要積極進行專項分析和探討,同時對患者所反饋的內容要進行及時的剖析,增強護理人員個人護理技能。
2.3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 醫患之間缺乏良好的溝通,這是我國醫院尤其是基層醫院里普遍存在的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護理人員對患者的訴求要保持足夠的耐心進行傾聽和解答,能夠有效降低醫患矛盾的發生率。
2.4合理配置人力資源 科室應該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對人力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為了應對新的形式,應改變傳統的排班模式。在不同時間段不同病房的工作量進行科學的安排,有效改善護理外科護理人員長時間處于高負荷、高強度工作環境的情況,客觀上也有利于護理人員提高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在保障護理人員自己身體狀況的基礎上,也有利于提高護理工作的效率,降低外科護理過程中護理風險問題的發生。
3 總結
在對外科患者進行護理過程中,容易出現導管松脫、護理標準欠佳、護理行為規范性不強以及患者手術切口感染以及難以及時掌握患者病情等一系列問題。因此,在外科護理過程中,加強風險的識別與衡量、制定并完善醫院護理制度以及構建和諧護患關系和加強對并發癥的監控與以外時間的風險防范意識等措施,對于提高外科護理風險的控制效率,降低護理風險發生的可能性,進而有效預防外科護理中安全隱患的發生并減少護患糾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本院在對外科護理中護理風險進行充分認識的基礎上,將2012年1月~6月的100例外科患者劃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并對觀察組施以上述措施,取得了良好的風險防范效果。
參考文獻:
[1]胡志丹.外科護理潛在的護理風險和防范對策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4,22:53-54.
[2]張軍梅.淺析外科護理潛在的護理風險和對策[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2:63-64.
[3]張小芳.淺析外科護理潛在的護理風險和對策[J].中國醫學創新,2012,16:73-74.
[4]鐘燕萍.外科護理過程中潛在的護理風險分析及對策指導[J].求醫問藥,2012,11:87-89.
[5]盧祖洵,程峰.風險管理方法及其在醫院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6,12(8):395.編輯/趙恒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