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銀朝 陶濤 武珺
摘要:目的 觀察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及10-0尼龍縫線連續鎖邊縫合治療翼狀胬肉的療效。方法 對70例(78只眼)翼狀胬肉在顯微鏡下行翼狀胬肉切除并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用10-0尼龍線連續鎖邊縫合,觀察術后反應、恢復以及復發情況。結果 術后隨診1~12個月,術后反應不太重,恢復快,2例復發,復發率為2.85%。結論 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及10-0尼龍縫線連續鎖邊縫合治療翼狀胬肉安全有效、術后反應輕、復發率低。
關鍵詞: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10-0尼龍縫線連續鎖邊縫合;翼狀胬肉;療效
翼狀胬肉是一種慢性結膜變性疾病,是纖維血管組織從結膜向角膜增生的常見眼表疾病,其發生與風沙、紫外線輻射等刺激和結膜炎癥有關,是一種潛在的致盲性眼病,其發病機制不清。翼狀胬肉的治療目前仍以手術為主,傳統的手術方法很多,但復發率高。2014年8月~2015年 1月,我院采用翼狀胬肉切除聯合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及10-0尼龍縫線連續鎖邊縫合治療初發性翼狀胬肉 70 例,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7月~2015年1月,我科收治翼狀胬肉患者70例(78只眼),原發性68例(76只眼),復發性2例(2只眼),其中男32例,占45.7%,女38例,占54.3%,年齡26~83歲,平均(57.7±2.1)歲。均為鼻側翼狀胬肉,侵入角膜緣內2~6 mm,病程為3~30年,無其他眼表疾病的患者。
1.2方法 術前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點術眼1~2 d,4~6次/d,鹽酸奧布卡因眼液行術前表面麻醉2~3次,常規消毒鋪巾,2%利多卡因針加少量腎上腺素,局部注射于胬肉表面結膜下及上方球結膜下,先將胬肉頭部從角膜面分離,提起頭部再分離并剪斷體尾部,內眥側結膜剪除量以不超過半月皺襞為宜,清除干凈角膜緣及鞏膜面殘余胬肉組織,燒灼止血鞏膜面,不易過度燒灼,以防術后鞏膜缺血壞死;在同一眼顳上方切取相應大小和形狀的帶角膜緣干細胞的游離球結膜植片,平鋪于胬肉切除后所暴露的鞏膜面,上皮面向上,角膜緣側對角膜緣,用10-0非吸收尼龍縫線縫合結膜植片位于鼻上方角鞏膜緣處一角,固定于淺層鞏膜,打結,然后向鼻側做連續鎖邊縫合,即在連續縫合基礎上縫針第二次進入組織縫合時,縫線從第一個袢扣內繞過,依此類推,固定植片于對應植床邊緣結膜組織,直至結膜植片位于鼻下方角鞏膜緣的另一角,穿過淺層鞏膜,打結固定。縫合時最好能每針或間斷帶淺層鞏膜,縫線收攏時不宜太緊,供區可不予特殊處理。若患者前房相對較淺,有可能發生閉角性青光眼者,建議取下方植片,以保留上方球結膜,最后沖洗植片下血液,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加壓包扎術眼。
1.3術后處理 術后第一天換藥后,開始滴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4次/d,2 w后停用;貝復殊滴眼液 6次/d,3~4 w后停用;睡前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 2 w后停用,10~12 d 拆線,若充血明顯者加用普拉洛芬眼液 4次/d。
2 結果
所有病例術后當天都有不同程度刺激癥狀,如疼痛、異物感、流淚、眼瞼腫脹等,術后第一天癥狀明顯減輕,以后癥狀逐日減輕,早期植片會有不同程度水腫,結膜充血,10 d后植片平整,愈合可,水腫明顯消退,結膜無明顯充血,鼻側角膜緣上皮基本修復,患者眼部癥狀已不明顯,術后極少數病例植片下會有少許出血,拆線時外觀發紅,患者有所顧慮,經解釋且15 d后復診,出血吸收,眼部外觀已無明顯異常。觀察1~12個月有2例復發(復發率為2.85%),表現為球結膜充血肥厚,有新生血管及胬肉組織浸入角膜緣,無其他并發癥,未復發者,內眥部球結膜平坦,無充血,上方供區恢復可。
3 討論
目前翼狀胬肉的治療,仍以手術治療為主,傳統翼狀胬肉切除手術復發率高達 20%~30%[1],而且復發的胬肉發展更快,更肥厚,需再次手術。角膜緣干細胞有極大的增殖潛力,是角膜上皮再生的來源 , 而且它還能阻止結膜上皮下組織向角膜緣內生長,從而維持角膜的透明性。翼狀胬肉切除聯合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術是目前降低翼狀胬肉術后復發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移植自身組織,取材方便、簡單易行、術后反應亦相對輕,且取帶角膜緣結膜瓣能為病變區結膜和鞏膜組織提供正常的上皮干細胞, 恢復干細胞的數量和功能,起到重建和修復眼表完整性的作用,阻止新生血管和結膜上皮的侵入[2],防止了胬肉的復發。我們對2014年7月~2015年1月我科收治的70例(78只眼)翼狀胬肉患者實施翼狀胬肉切除聯合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術,并用10-0不可吸收尼龍線行連續鎖邊縫合,有2例復發(復發率為2.85%),手術效果滿意,不僅復發率低,且外表美觀。與有些學者[3-4]報道的2.5%、3.03%復發率相比,較接近。
用10-0尼龍線連續鎖邊縫合,患者術后因線結少、線細,刺激癥狀較間斷非連續縫合和8-0可吸收縫線輕;同時植片較平,植片與周邊結膜易銜接愈合,不易形成肉芽腫,瘢痕小,不易形成瞼球粘連;術后及時拆線,患者異物感、充血等癥狀消失亦快,恢復期縮短。10-0尼龍線連續鎖邊縫合較8-0可吸收線間斷縫合,患者術后舒適感更強,恢復亦較快。張青等[5]曾報道過翼狀胬肉手術切除聯合自體結膜瓣移植術中用10-0非吸收縫線固定結膜瓣,術后早期眼部舒適度優于8-0可吸收縫線。我們在減少術后胬肉復發的同時,也應關注患者術后的眼部不適癥狀及眼部外觀。
因此,翼狀胬肉切除聯合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術,并用10-0不可吸收尼龍線行連續鎖邊縫合,不僅從自身生理解剖,還是從預防胬肉復發以及從患者術后的舒適感、眼部外觀等方面來講,不失為治療翼狀胬肉較為有效的方法之一,值得推廣,且手術操作不難,并發癥少,效果好。
參考文獻:
[1]李患禮,陳瑤.急診與醫療糾紛[J].世界急危重病醫學雜志,2006,3(3):1323-1324.
[2]程美仙,羅添場,阮敏毅.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術治療復發性翼狀胬肉療效觀察[J].國際眼科雜志社,2010,10(4):808-809.
[3]孫巖,馬立成,許明林.翼狀胬肉切除加相鄰帶干細胞自體結膜轉位術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6,24(1):84-85.
[4]馬玉勝,韓莉,揚偉光.自體角膜緣十細胞移植治療翼狀胬肉的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6,24(4):432.
[5]張青,陶黎明.10-0縫線和8-0可吸收縫線對翼狀胬肉切除術后眼部舒適度的影響[J].臨床眼科雜志,2013,21:244-246.
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