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秋芳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026-01
"認識簡單的路線圖"是小學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位置與方向中的內容,這節課學習的是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即認識生活中的路線圖,是讓學生從生活實際環境中建立空間觀念的過程。教學時,首先復習了東、南、西、北等8個方向,再通過例4的情境圖,把學生帶入了游覽動物園的情境中。先通過觀察,讓學生說出都有哪些動物館,以及它們分別在動物園的什么方向,然后再讓學生幫助解決文文和小平提出的問題。接著引導學生互相提出其他相關的問題并解答,最后再讓學生說說自己想去的地方該怎么走。使學生在為別人引路等活動中認識簡單的路線圖,并會用方位詞描述行走的路線。本節課安排的教學內容較多,學習的目的是要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并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通過不斷的變換情境提出問題來加深問題的難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引導他們利用舊知識,結合生活經驗來探索新知識,使他們在一種輕松、活躍的氣氛中完成學習任務。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主要有以下一些收獲和成功之處:
(1)充分運用了多媒體課件,使它緊密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情境提供方便,達到了讓多媒體服務于教學的目的。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活動開展的優勢在于,教師可以將抽象化的教學內容,形象化、生動化的對學生進行呈現,加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學生在觀看教學課件的過程中,在自己的腦海中也會形成一定的主觀印象,幫助學生更為良好的掌握教學內容。教師需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找尋更多有價值的教學素材,應用多媒體課件所具有的優勢,為保障教學成效奠定良好基礎。
(2)在教學中,認識到了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要緊密聯系生活實際來探索新知。本節課是在認識了東、南、西、北和東北、東南、西北、西南這些方位之后認識簡單的路線圖,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學會了用方位詞來描述行走的路線。設計的問題由易到難,使學生在獲得成功的體驗后樂于學習,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能夠自主地探索新知,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還可以轉變自身的教學思維,靈活的應用多種教學方式。例如教師可以選用項目教學法、游戲教學法等等。有層次的開展教學活動,逐漸加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得學生可以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教師在數學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不能只是注重對學生進行教學內容講述,還需要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如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科學探究精神等等。
(3)注重培養學生思維的開發性。為此,安排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習題,使學生的思維得到了充分的訓練。同時,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思考,使他們體會到了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不同學生對同一問題的思考角度是不同的,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需要給予重視,不能抑制學生個性化發展。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可以將學生與生具備的創新性良好呈現出來,讓學生在面對問題時可以從多方面進行思考,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積極影響。
(4)在知識的拓展和延伸環節設計了認識公交車的路線圖,這是實用性很強的一道習題。教學中,我充分運用了書本知識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去思考問題,充分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并使他們深刻體會到數學知識來源于我們的生活,從而取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所以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加強教學內容與學生現實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可以將課堂上所學習到的知識應用于生活中去,促使學生懂得數學知識學習的重要性。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良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提升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5)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圖,聯系生活實際,創設為別人指路的情境,是在復習舊知的基礎上引出本節課所要探索的新問題,前后銜接緊密,過渡自然,為新課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運用已認識和掌握的方向以及辨認方向的方法開展介紹路線圖的實踐活動,使學生自始自終都在一種愉悅的氛圍中,自覺地運用已有的知識,解決了各種新的實際問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教學效果。創建良好的學習氛圍對提升教學成效有著積極影響,教師對此內容必須要給予高度重視。如果教師沒有注重良好課堂教學氛圍營造,在教學中沒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那么必定會使得學生處于較為被動的學習狀態中,會降低學生學習興趣,也會抑制課堂教學成效提升。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1)在教學課件的準備上,由于剛開始對教學的重、難點把握不夠準確,安排了過多的內容重復、雜亂無章的練習,使教學內容繁多,沒有給教學帶來便利和幫助,反而增加了教學負擔。在試講過程中發現這個問題后,經過多次修改課件后得到了改善。教師應當有層次的開展教學活動,可以明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所在,這樣才能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促進課堂教學效率提升。(2)鞏固拓展練習時,沒有充分運用習題中的問題將知識進行延伸。今后的教學中將努力做到把"數學來源于生活,就要運用于生活"的教學理念落到實處。教師只是對課堂教學內容講述有所重視,但是對課堂教學內容的延伸并沒有給與更多關注,眾多教學資源所具有的價值也沒有良好呈現出來,這也成為了影響數學教學成效的重要因素。(3)"認識簡單路線圖"這節課在教學中仍感到有很多令人不滿意的地方。如,由于怕教學時間不夠,只讓個別小組的學生匯報了小組交流的成果,沒有讓學生充分交流不同路線的走法,不能真正反映出學生整體的學習效果,且學生在描述行走路線的過程中存在表達不清楚、不完整的問題。在教學中沒有使學生在語言的表達能力得到充分的訓練。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中需要讓學生懂得什么是"競爭中合作,合作中競爭",讓學生懂得將學習心得與經驗更多的進行分享,從其他學生身上吸取優點,彌補自身存在的不足。
總之,我認為要上好一節課,課前準備很重要,一定要在了解整個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準確把握教學重、難點,讓教學課件與教學內容緊密融合,使教學課件真正服務于教學。除了要認真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轉變教學觀念外,還要根據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情況、參與實踐活動的熱情程度等,靈活運用教材,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能夠輕松、愉快的完成學習任務。教師需要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提倡素質教育,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學活動開展取得良好成效,促進數學教學水平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