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云輝
閱讀和運用地圖,圖表,以及繪制圖表是地理教學中的基本.在地理教學中,通過地理圖表的觀察和分析,可以培養學生的地理觀察,想象和思維能力,建立空間觀念.根據學科特點,我認為圖表教學法是一種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有效方法。
閱讀和運用地圖,圖表,以及繪制圖表是地理教學中的基本.在地理教學中,通過地理圖表的觀察和分析,可以培養學生的地理觀察,想象和思維能力,建立空間觀念.根據學科特點,我認為圖表教學法是一種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有效方法。
1.圖表教學法的提出與手段
圖表教學法,就是一種以圖形,圖象或表格為主要方式,揭示地理事物或本質特征,以激發學生跳躍式思維,增強學生地理素質,加快教學過程的一種方法。
中學地理教學不僅要求學生會使用一般的政區圖,學會在地圖上找地,定方向,量距離,還要教會學生閱讀使用各種專用地圖;以及出現在教材中的各種統計圖表,比較圖表,并能通過這些圖表和地圖來解釋教材中和生活中遇到的有關氣候,地形,河流,水文,植被,經濟,人口,文化等各方面的問題.除此以外,還要讓學生學會繪制簡單地圖和各種圖表的方法,包括在暗圖上填寫地理事物的分布.描繪地圖,縮放地圖,畫示意圖等.歸納起來就是,教會學生看圖,識圖,運用圖表,繪制圖表等,而圖表教學法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捷徑。
在運用圖表教學法的過程中,主要通過以下手段來實現:
(1)板畫教學;
(2)圖表教學;
(3)影視圖象教學;
(4)多媒體圖表教學等。
只要能科學地運用這些手段,對提高教學效率及學生的全面素質是極其有利的。
2.圖表教學法實施的四個步驟
(1)教師認真鉆研教材,教學大綱,把握大綱中重點難點與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因果關系等。
(2)根據教材,設計具有科學性,概括性及學生通俗易懂,感興趣的圖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課堂教學中變"啞圖"為會說話的"活圖",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動覺,邊講邊畫,讓學生的注意力隨教師的語言和筆觸而轉移,實現圖示的筆序與講解同步進行。
(4)歸納總結,設計鞏固練習題,檢查學習效果,做到信息經教師傳授之后及時反饋,并對反饋信息及時作出評價。
在教與學的活動中,應遵循"學生為主體"的原則,為了讓學生較好地掌握地理知識結構及內在聯系,運用形象化的圖形,圖象或表格讓學生通過討論思考的方式揭示地理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
3.圖表教學法是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
(1)運用圖表教學,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地理課離不開圖表,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圖表,能活躍課堂氣氛。圖表的生動形象性容易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和學習興趣,進一步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樂于學習地理,主動掌握地理知識。
(2)培養學生的記憶力。在地理學習中,圖表既可以幫助學生實現知識展示形式的轉化,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探究興趣,還可以幫助學生加深記憶。因此,利用圖表培養學生的記憶力,是地理教學的任務之一。地理知識具有區域性特點,區域定位是地理學習的基礎。區域定位方法有經緯網定位、利用區域地理環境典型特征定位等方法。促使學生對地理知識進行掌握,就要通過反復讀圖、繪圖等步驟幫助他們記憶,使他們做到腦中有圖。
(3)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地理圖表中包含著豐富的學科信息,怎樣才能尋找和整合有用的信息呢?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對信息篩選、分析、加工、綜合利用,以在此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利用圖表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思維能力以及發散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歸納能力、演繹能力和想象力,幫助學生由個別現象推出一類事物的一般屬性或者推出事物之間的聯系,讓學生能夠由此及彼地進行全面的思考。
(4)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用圖表解釋圖表,就是培養學生在讀圖、識圖、析圖的基礎上,對從圖表中提取的信息進行加工、再創造、再繪圖。學生手腦并用,能不斷迸發出智慧的火花,他們的創新意識會在瞬間被激發出來,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綜上所述,圖表是學生地理學習的重要內容,也是培養學生各種能力的重要載體。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圖表和插圖,并嘗試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出具有新意的圖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探究欲望,提高學生動手、動腦的熱情,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當然,圖表的利用不能離開文字語言,只有將圖表放到整個地理教學系統(包括文字、圖表等要素在內)中,才能發揮出其作用與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