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鵬
摘要: 目前農村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存在著不少問題,比如說學生基礎差,對思想品德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教師教學方法單一等,嚴重影響品德課教學的水平和質量,認真審視這些問題,努力尋求一些解決這一問題的對策,對于切實提高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效果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 思想品德;重視;時代要求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054-01
1.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農村初中學生基礎薄弱,行為自控能力較差。由于目前農村學校生源不好,招生時放寬了入學條件,所以農村學校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文化基礎、接受能力比起普通中學的學生來說有一定差距,少數學生不但學習基礎薄弱,而且行為表現較差。如有的上課東張西望、有的一上課就趴在課桌上睡覺,身在教室心在外,有時甚至有意或無意地擾亂教學秩序,干擾其他同學的學習,影響教師上課的情緒和整個課堂效率。
1.2 學生對思想品德課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學習積極性不高。有部分學生甚至學生家長認為農村孩子讀書前景不太好,找工作難,讀書無用思想滋生,同樣思想品德課學不學也無所謂,或者學了之后沒有用武之地等原因,造成的結果是學生缺乏一種學習熱情和動力,導致他們的思想品德課學習陷入困境,甚至厭學或不學,從而影響整個教學效率。
1.3 教材知識容量大,內容不斷更新,但教師教學手段單一。思想品德教材的內容多,知識面廣,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高,對農村學生來說顯得多而雜,無從下手。而且思想品德教材時代性強,內容變化大。新名詞、新理論、新思想不斷涌現,思想品德課教師原有的知識儲備已不能很好地為這些新內容服務,表現在教學中就是對教材的新內容把握不準、吃不透,導致教學過程中對新概念講解不夠透徹,對新原理運用不夠靈活。加上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由于受各種條件的限制,教學手段仍比較單一,存在著"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張嘴皮講到底"的傳統教學方法,要想在有限的教學時間里圓滿完成思想教學任務是有一定難度的。
2.解決上述問題的對策
筆者認為,要解決好上述問題,關鍵是要從理性角度上對思想品德課教學予以重視。
首先要正確引導學生從思想上重視思想品德課,努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思想品德課有其自身的特點,即使是基礎比較差的學習,如果思想上重視,在老師指導下多花點時間去理解和領悟,也能取得比較好的教學效果。所以我們教師在課堂內外,就應當加強學生對思想品德課重要性的教育,讓學生深刻認識到學習教材理論知識的重要意義,促使學生主動內化教育要求,增強學習思想品德的積極性,課堂教學應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參與教學過程。在教學活動和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努力構建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他們一旦得到教師的關注時,往往就會以極大的學習熱情來報答老師的期待,從而使我們的思想品德課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實效。
其次要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要在適當的時間內摸透學生心理特點,知識掌握情況,進而在此基礎上對不同教材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對教材中與已學過知識有聯系且易懂的內容,教師可列出綱要,讓學生自己閱讀,提出疑問、發表看法,小組討論學習。如果教材內容介于難易之間,教師可采取"精講多練"法。即教師先預設本課重點難點,使學生牢固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及知識的內在聯系,同時注意選擇一些具有時代特色的典型事例,全面深刻地分析,使學生加深理解;對學生容易含混不清的問題,在重點處設疑問,以簡明練習予以解決。同類或易混淆的知識,教學中可運用圖表,圖片等比較說明,遇到教材難度大,學生不易理解的內容,可采取教師啟發或講解;或者采用圖像資料、多媒體課件等方法釋疑解惑,使學生通過自己動腦、動手、動眼、動嘴,更深刻地理解教材內容,掌握知識要點,提高課堂效率。
3.課堂設問要因學生水平而異,使學生有成就感
農村學校的學生學習成績雖然差些,但自尊心同樣較強,他們渴望得到尊重,取得成功,教師就應該多鼓勵,增強學生的信心。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設問要針對學生不同知識水平,因"人"而異。對那些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可以提出一些簡單的比較容易的問題讓他們答,答對了立刻用鼓勵性的語言進行評價,從而讓他們享受到成功的喜悅,以喚起學生愿意學習的熱情。對于中等以上難度的問題,要提問理解能力強的學生,這不僅照顧差生又能提高能力較強的學生,這種分層教學的方法會受到學生歡迎和接受,并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4.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容量大小要適中,不能只追求速度,而忽視教學質量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一味追求教學速度而忽視教學質量。因此要對教學內容有取舍,有所為有所不為。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容量大小應與學生的認識水平、理解能力相適應,讓學生聽得懂、會運用,能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在教材處理策略上,做到該拓展的拓展、該濃縮的濃縮,避免平均著力,以便提高教學效率;在教學材料的選擇上,應努力篩選一些具有相應專業特色的新材料或學生所關注的熱點問題,將它們有機地引進課堂,再賦予教材中的理性內容,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領會到思想品德理論"近"而實用,"真"而有味。同時更要注重課堂質量,力爭實現"堂堂清"。
5.思想品德課教師應適應時代要求,不斷加強業務學習,提高自身素養
教師要懂得專業理論知識,就要求教師懂得運用教育理論知識,還要求有豐富的社會實踐知識,否則就不能把思想品德課教學內容深入淺出地體現出來。因此我們任課教師一方面要通過自學等方式不斷增強自身理論素質,從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中不斷汲取新的營養。同時要不斷鉆研教材教法,逐步形成一種適合農村初中學生需要的思想品德課教學風格。另一方面,思想品德教師應該到校外走一走,學一學,接觸到社會的一些新情況、新事物,積累點典型材料,起到開眼界,換腦筋的作用,這樣會使課講得更加生動,更富有情感、更有吸引力。
當然,在農村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還遠不止上述這些,解決對策也有許多,關鍵是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及時了解學生心理特點和認識水平,及時把握學生思想動態,及時發現問題;同時要不斷地學習、探索、研究,增強理論意識,豐富教學內容和改進教學方法。相信,通過教育同行和師生的不斷學習,深入思考,大膽實踐,銳意創新,農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一定能綻放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