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英 蔣紅 林素蘭

摘要:目的 了解本科實習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狀況,探討實踐反思法對培養本科實習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的應用效果,為護理教學模式、方法的改革提供依據。方法 對2011級護理本科實習生分別采用傳統法和實驗教學法進行臨床帶教,并在實驗前后使用評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CTDI-CV)進行測評, 對結果進行分析。結果 實驗前、后本科實習護生評判性思維總分平均值均<280分;各維度得分為正性的是分析能力和評判性思維自信心。結論 實踐反思帶教法培養實習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具有一定的效果,但需在今后的教學中積極改進教學方法,以提高護生評判性思維對實踐的指導能力。
關鍵詞:實踐反思法;實習護生;評判性思維
評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CT)作為臨床決策和解決問題的思維基礎,已成為護理核心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已成為現代護理人員應具備的核心能力之一。為提高我院本科實習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積極探討培養護生CT能力的有效方法,課題組對我院2011級護理本科實習生進行了相關研究,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選擇護理本科2011級2個班共計115名實習學生作為研究對象。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 采用傳統帶教法和實踐反思法進行臨床實習帶教,具體方法是:對本科實行護生在實習前5個月采用傳統帶教法進行臨床實習帶教;在實習后5個月采用實踐反思進行臨床實習帶教,即要求實習護生記臨床實習日記。
1.2.2評價工具 采用香港理工大學提供的CT傾向測量表(CTDI-CV)對實習護生進行問卷調查[1]。該問卷包括7個維度,每個維度滿分60分,其中40分以上為正性CT能力;50分以上為有很強的正性CT能力。總分為420分,<210分以下為負性CT能力;210~280分為中等CT能力;280分以上具有正性的CT傾向,350分以上有很強的正性CT能力。
1.2.4評價方法 采用自身對照法分別在實驗前、后用評判性思維問卷調查表進行問卷調查。
1.2.5調查方法及質量控制 問卷由調查人員在實習生返校時進行現場發放,并安排專人對實習護生統一進行講解調查目的和填寫方法,并現場收回的形式進行調查,共獲得有效問卷106份,有效率為92.2%。
1.3數據處理 采用Epidata3.1建立數據庫,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采用χ2檢驗和t檢驗,檢驗水準ɑ=0.05。
2 結果
2.1一般資料 參與本次研究的106名護理本科生年齡在21~24歲。其中,女生101人,占95.3%,男生5人,占4.7%;不同民族學生的構成比為:漢族護生48人,占45.3%,少數民族護生58人,占54.7%。
2.2 本科實習護生對評判性思維的認知情況:調查顯示,本科實習護生對于批判性思維的認知率教高,均在92.5%以上,見表1。
2.3本科實習護生整體評判性思維傾向得分情況及比較 應用傳統臨床帶教法及實踐反思臨床帶教法前后護生整體CTDI-CV得分情況見表2。
3 討論
3.1本科實習護生對評判性思維的認知率較高,3項調查內容的贊同率均在92.5%以上,其中對實踐反思帶教法能夠培養和提高學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的贊同率最高,為100%。
3.2本科實習護生評判性思維總體得分情況分析,調查結果顯示,106名護生在臨床護理實習前、后分別采用傳統臨床帶教法和實踐反思臨床帶教法,護生的評判性思維總分平均值分別為(253.02±41.44分,271.26±39.93分),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總分平均值<280分,該結果比孫宏玉等[2]的研究結果低(287.4分),比江月英等[3]的研究結果高(256.65分)。表明本科實習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整體為中等水平。這會導致在日趨復雜的臨床實踐中影響護理人員做出判斷、決策及有利于患者安全的護理措施。因此,培養和提高護理專業學生評判性思維能力非常重要。
3.3本科實習護生評判性思維各維度得分情況分析,調查顯示,采用傳統臨床帶教法,其7個維度得分均為負性(<40分);采用實踐反思臨床帶教法,得分為正性(>40分)的有分析能力、評判性思維自信心這2個維度,其余5個維度的得分均為負性(<40分),這與江月英等[3]的研究結果部分一致,說明護生對個人的理性分析能力有一定的把握,但同時表明實習護生還缺乏對問題審慎地進行判斷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存在探求知識方面能力不足以及缺乏創新能力等。這需要教育者認真思考,改變傳統教育理念及模式,不能只注重知識的灌輸,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索和創新能力。
3.4實踐反思帶教法對培養和提高本科實習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的效果分析。實踐反思帶教法即讓實習護生記臨床見習日記這一教育模式教學法多應用于護理教學中,對提高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有一定的效果,本研究也說明了這點。采用實踐反思帶教法的整體總分平均值(271.26±39.93分)高于采用傳統式教學法的總分平均值(253.02±41.44分),但總體能力仍為中上水平,未達到280分以上的正性CT傾向。需要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積極改進教學方法,改變教師的帶教觀念,將批判性思維融入到護理教學的各個環節中,不僅在臨床見習時,還應在平時的授課過程中,努力為學生創造評判性思維的環境氛圍,增強護生獨立分析、判斷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提高護生評判性思維對實踐的指導能力,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彭美慈,汪國成,陳基樂,等.批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的信效度測試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9):644-647.
[2]孫宏玉.護理本科生評判性思維的調查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1, 8(7):291-293.
[3]江月英,蔣紅,由淑萍.基礎護理教學中培養本科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的應用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9(20):3487-3489.
編輯/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