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莉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300-01
羅甸中學地理高效課堂1+1251教學模式實踐與研究屬于2015年黔南州教育科研課題。1+1251地理教學模式是針對新課程改革如何充分落實" 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地理課堂教學的無效性、低效性提出的。 課題組通過一年多的實踐研究,1+1251新型課堂教學模式教學,能夠較好地實現" 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高效地理課堂教學目標。可以很好地改變學生被動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狀況,真正實現少教多學,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樂于動手的和諧高效課堂。
1.1+1251地理教學模式解讀
1+1251新型課堂教學模式"1"指的是課前復習鞏固舊課、自主預習10分鐘( 提前一天發學案,通過查閱課本、資料,完成學案課前活動區的"復習舊課練習"和"預習檢測"),"1"指的是課堂上用10分鐘檢查互批,并引入新課,"2"指的是用20分鐘"自主或合作探究-展示、點評-精講點撥( 完成學案課堂活動區的"探究點"),"5"指的是課堂上用5分鐘總結當堂知識(學生自我總結本節課規律方法和知識體系),"1"指的是課堂上用10分鐘檢測鞏固( 完成學案課堂活動區的"當堂檢測")。
1+1251新型課堂教學模式導學案主要由學習目標、課前準備區、課堂活動區三大模塊組成,其中課前準備區包括復習舊課練習(上一節內容)、新課知識體系梳理兩部分內容,課堂活動區包括探究點、討論、課堂檢測等內容。
2.1+1251地理教學模式的主要環節
下面是筆者以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工業的區位選擇"一節的教學為例來介紹"1+1251"地理高效課堂教學實踐模式。
2.1 提前完成導學案課前準備區(并限定時間10分鐘左右)。提前發放編印好的導學案,明確告知學生提前完成課前準備區的復習舊課練習、新課知識體系梳理,屆時檢查互批,教師系統檢查。
2.2 學生檢查互批導學案課前準備區、引入新課(約10分鐘)。小組進行互查互改導學案后,教師先讓后進生或上臺表演或站在座位口答的形式對導學知識進行檢查,力求最大限度地暴露學生自學后存在的疑難問題。如通過這一環節使學生帶著明確的學習任務,掌握恰當的自學方法,從而使自學更加高效。
導入新課:羅甸縣董架一期建成投產的茂鈺石材公司加工車間,工人正在按尺寸認真切割大理石。大理石廠為什么要選擇羅甸縣董架?這就與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工業的區位選擇有關。介紹羅甸工業園區布局。請同學們再結合"工業的主要區位因素"圖,分析影響工業的主要區位因素主要有哪些呢?
2.3 學生合作討論探究點、展示討論結果,約20分鐘。
探究點一 工業區位因素
角色扮演:如果你要建下列工廠,你會把它建在哪里?為什么?
服裝廠、啤酒廠、水產品加工廠、煉鋁廠、研發企業。
(1)工廠的投入要素中,哪個因素是影響成本的主導因素?(2)此類工廠還有哪些?
根據以上討論及課文內容,勾畫課本P58五種工業的區位類型的區位選擇。
探究二 工業區位因素的變化
2.3.1 閱讀教案例一《鞍鋼與寶鋼的區位選擇》完成下列題目。
(1)鞍鋼和寶鋼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是什么?
(2)從鋼鐵工業區位的的變化來看,你知道科學技術的進步使哪些工業區位因素發生變化?
交通條件改善和運輸能力提高 ①對____和____的依 賴下降工業生產機械化、自動化水平提高 ②對勞動力 _____需求減少,_____要求提高市場信息互通能力提高 ③對市場和___通達度的依 賴提高
2.3.2 環境因素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讀教材P60及圖4.6,掌握三種嚴重污染的工業的區位選擇原則。
教師精講釋疑,指點迷津。在探究點環節中,教師精講釋疑要尋找有針對性的問題、難點精講點撥,精講即講學生自己不能理解的知識,要求教師從學生所做學案題目中發現的疑難之處、探究問題過程中發現的疑難之處人手,重點講解;教師要授生以" 漁",給學生講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
2.4 課堂總結(學生上臺總結,教師補充,約5分鐘)。
2.5 課堂檢測(學生合作討論后,學生代表上臺指圖展示,約10分鐘)。課堂檢測要緊扣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選擇能覆蓋本節課所學內容的題目;難度適中,以考查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掌握與初步運用為主;題量適當,以當堂1 0分鐘內能夠完成為原則。
如讀圖分析:某城市擬新建鋼鐵廠、造紙廠、自來水廠及服裝廠,請在圖中①②③④四處選擇各自合理的廠址,并簡述理由。
在①處建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②處建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③處建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④處建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語: 以上是筆者在此次課題研究、實踐中的具體課例,1+1251中學地理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使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學生的主體地位及教師的主導地位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 引導者,課堂教學的過程成了學生自己探索、獲取信息、 研究信息、增長知識、形成能力的過程,提高地理課堂效率。這樣的過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也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終身發展的各項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