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是一個地理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在我國境內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自然資源,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利用這些資源,國家在很多地方設立了許多自然保護區來發展和保護我國的地理資源。自然保護區最重要的就是要進行生態建設,在我國的自然保護區中存在著很多的森林資源,森林對于大自然的平衡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近年來我國對于森林資源的開發模式,我國的森林現狀很不樂觀,本文就自然保護區的森林資源的意義的角度簡要說明保護森林資源的重要性,并針對現在我國自然保護區內的森林自愿的現狀進行簡要的說明,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幾點建議,希望能夠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資料,更好地促進我國森林資源的持續發展。
關鍵詞:自然保護區;森林資源;重要性;保護對策
中圖分類號:S759.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532064
自然保護區的設立是我國轉變發展模式,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意識增強的表現。國家在一個地方設定自然保護區說明國家已經意識到當地的自然環境對于整個大自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森林作為大自然呼吸的“肺”對于整個生態環境有著很大的影響。并且由于森林資源的特殊性,一旦受到損害將很難在短時間內恢復,所以這就要求相關部門必須提起充分的重視,落實國家相關規定,保護森林資源。
1 保護森林資源的重要性
1.1 自然保護區森林資源的現狀
不可否認,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人類對于自然的開采越來越肆無忌憚。以森林資源為例,森林的覆蓋面積正在大幅的減少,沙漠化嚴重的問題席卷全球。并且我國的森林覆蓋率在全球來說居于下游,根據數據顯示,在長江上游的森林覆蓋率只有超過55%才能除去水害,才能實現良性的生態循環。但是到目前位置森林覆蓋率不到20%。但是在森林資源短缺的前提下,我國在森林資源的開發上仍然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主要表現為:
1.1.1 由于我國人口眾多,每日需要消耗的木材量十分巨大
所以我國對于森林的砍伐量遠遠超過了森林本身的承受能力。雖然國家對于采伐量有著明確的規定,但是對于絕大部分地區仍然存在著過渡采伐的情況。根據數據顯示,以麗水地區為例,1994年與1998年相比,森林蓄積量從4234.5萬m3下降到3993.8萬m3,短短5a時間減少240.7萬m3,下降幅度達5.9%[1]。所以過度采伐對于森林資源的損害尤為嚴重。
1.1.2 由于我國地勢寬廣,在一些偏遠地區設立的自然保護區沒有正規的林政管理機構
所以就存在著不能很好的保護森林資源的情況。即使有些林政管理機構有管理人員,但是由于崗位待遇不好,工作環境比較差,很難吸引到專業的人才,所以業務水平就很有限,對于樹木出現的一些病癥不能及時的發現,采取應急措施,所以對于森林的保護作用基本體現不出。
1.1.3 由于近年來我國森林旅游行業的不斷發展,到自然保護區旅行的游客越來越多
但是由于森林景區的管理難度比較大,再加上有些旅客的環保意識不足等原因,游客的一些行為對于森林資源有著很大的安全隱患,比如有些游客在森林中進行野炊,這就為森林火災的發生埋下了禍根,諸如此類現象還有很多很多。這些對于森林生態旅游來說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
1.2 森林對于當地生態平衡的作用
眾所周知,森林可以增加當地的降水量,保證雨水的充足,此外由于樹木的覆蓋,還會進一步減少水分的流失,所以森林對于當地的水資源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水土流失方面。以十八里堡自然保護區為例,保護站林區枯枝落葉層蓄水能力達40~325t/hm2,土壤貯存降水量達700~1600 t/hm2,為天然的綠色水庫[2]。森林對于保護林區的生物多樣性也十分重要。在森林中往往有著很多稀有的物種和植被,這些都是大自然留給人們的寶貴資源,所以在開發森林時,要提起足夠的重視。
1.3 采取措施的效果
由于我國地域廣闊,各地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性,但是通過不同地點的保護措施的不同,以及目前的現存的森林現狀可以看到加強保護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森林生態環境,盡量減少由于開發對于森林造成的破壞。而對于那些保護措施不到位的自然保護區來說,森林遭到破壞的程度就很嚴重,所以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護森林資源就顯得很有必要。
2 保護自然森林資源的對策
2.1 對森林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旅行越來越熱衷。所以森林旅行的客流量不斷增加,而這對于森林景區的承受能力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相關部門在對自然保護區的森林資源進行開發的同時必須充分考慮到當地自然的承受能力,維護當地的生態平衡。在開發之前必須進行科學的規劃。要進行實地的考察,科學的規劃,聯系當地的實際情況,尋求多種發展方式,引領當地經濟的發展。例如可以在開發旅游資源的同時,發展當地農副產品的市場,發展第三產業等。做到既不會浪費當地的自然資源潛力,也不會對環境造成不可恢復的損害。
關于進行采伐來說,要嚴格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進行開采,堅決杜絕過量砍伐,必須進行嚴格的監管,關于這個方面相關部門要尋求其他的發展經濟的方法,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做到盡量少伐,甚至做到不砍伐。
2.2 加強森林林政管理工作
針對目前大部分林政管理機構人員不足的問題,政府部門可以轉變引進人才的方式,轉變觀念,可以和當地的相關企業進行合作,由企業派人,政府監管的方式進行管理;在選拔監管人員,必須選派具有專業知識技能的人員,要對森林保護工作比較了解并且熱愛這份工作的人員,盡量增加崗位的吸引力。政府部門必須落實上級的相關指示,及時傳達到一線工作人員,要經常開展專業知識培訓,增強工作人員的職業能力。
2.3 倡導森林生態旅行模式,提高游客環保意識
對于游客來說,景區要進行宣傳教育,呼吁大家在享受大自然送給的福利的同時,要注意愛惜。景區可以和旅行社開展合作,這樣導游在帶領游客游玩的同時,可以時刻提醒游客愛護環境,盡量減少對于當地環境的破壞。景區也可以聯手當地的政府部門,呼吁當地群眾愛護環境,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只有樹立起自己的品牌,加上當地群眾和游客的愛護,森林景區才能長久持續的發展。相關人員必須切實擔負起責任,做好監管工作。
2.4 政府部門要加大保護力度
對于政府部門來說,主要可以從2個方面進行改善。要加大資金的投入,由于我國相關方面工作起步較晚,所以就會出現在很多細節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所以需要學習其他國家或者地區的先進的保護機制,而這需要資金的支持,通過資金的激勵也可以增加林政管理崗位的吸引力,吸引專業型人才參加到森林資源保護工作當中來;政府要加強關于森林保護方面的立法工作,為森林資源的保護提供堅強的法律保障。在立法的基礎之上,必須進行宣傳,利用圖片、錄像、廣播、電視、墻報、宣傳標語等形式宣傳國家建立自然保護區的重要意義及其方針、政策、法規,以提高人民群眾的保護意識和法制觀念,樹立保護自然環境、愛護森林資源的觀念。[3]使大家了解相關的法律政策,假如發現違法行為,要進行嚴厲的懲罰,做到讓不法分子不敢犯,不想犯。這就要求政府必須落實執法力度,手段要穩準狠,堅決打擊亂砍亂伐的行為。
3 總結
自然保護區的森林資源是大自然對人類的饋贈。相關部門在開發的同時,必須對于全局有正確的把握,在充分了解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進行科學的規劃,提高當地人們的環保意識,保護森林的意識。要確保保護工作有著足夠的資金和人力,保證保護工作有法可依,并且要執行有利。森林作為自然生態環境的重要一環,對于當地的生態環境有著重要的作用,只有切實做好各個環節的工作,才能夠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毛海波.試論森林資源保護的重要性、現狀及對策[J].林業建設,2001(01):5-6.
[2]徐舜.十八里堡自然保護站森林資源保護的重要性及其對策[J]. 植樹造林,2009(10):44-45.
[3]王理順.河南省伏牛山自然保護區資源研究Ⅲ——森林資源分析與保護對策[J].河南林業科技,2004(06):26-27.
作者簡介:陸少齡(1983-),女,廣西貴港人,林業工程師,研究方向:林業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