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振杰
摘 要:德育的根本是培養人的品德,而品德包含若干心理要素,因而首先要從心理健康教育入手,保證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政治思想和道德的教育才會效果明顯。本文分析了當前學校德育存在的問題,闡述了心理健康教育對德育的積極作用,最后提出了學校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關鍵詞:學生;德育;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德育是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行、精神風貌、意志氣節和社會責任心等素質的基礎教育,目的是幫助學生形成符合社會基本規范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方法論等,并使之確立遠大的理想,為學生以后的生存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德育對一個國家和民族而言,是鑄造靈魂的根本。
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學生成長的環境變得日趨復雜。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片面強調個人利益、腐敗現象、黃賭毒等丑惡現象以及文化娛樂及媒體內容的良莠不齊等,對學生的政治思想和倫理道德觀念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一、當前學校德育存在的問題
目前,學校德育中只重視政治思想的高層次的引導,而忽視了學生心理狀態的把握。德育思想不端正,片面追求升學率。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的影響了德育的健康發展
(一)德育政治泛化。一些教材和學校的教育活動唱高調,空談政治理論,給人以政治泛化的感覺。教師無法用所教的理論解釋社會中存在的現實問題,教學內容不能令人信服;學生學習政治課只為通過考試,并沒有真正認識到德育乃至政治理論的真正價值。
(二)德育脫離現實。德育內容嚴重地脫離學生們的生活實際,用所學的理論和知識無法解決和解釋現實中的實際問題。教學內容從理論到理論,不涉及具有挑戰性的現實問題,與生活實際相差甚遠。因此難以打動人,甚至給人以不觸實際和迂腐的感覺,不能達到預期的德育效果。
(三)德育方式單一。德育在總體上是以記背德育政治的概念和知識為主要特征,違背了德育應包括意識、行為和情感等方面主要內容的規律,極大地限制了德育工作的作用。
二、心理健康教育對德育的積極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以塑造學生完善的人格為目標。人格是一個人品德的心理基礎,人格的外顯行為顯示了其品德境界的高低。心理健康是進行德育的基礎,要實現學校德育的目標,必須從塑造健康人格的心理教育抓起。
心理健康教育遵循心理發展的普遍規律,提高人的自信心,增強抗挫折的能力。保持積極良好的心態,對外部環境的變化能以自己的方式去適應,遇到任何困難,心理都會自發調節,以適當的行為克服困難。
心理健康教育為德育奠定了心理基礎。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必須先有良好的心理基礎,能夠正確的認識自己,悅納自己,有良好的情緒控制能力,成功地與他人交往。如果學生的心理不健康,就失去了接受德育的最基本條件。
心理健康教育保證德育取得良好效果,德育的效果取決于道德的內化程度,而道德內化的程度需要由心理健康教育來承擔。學生思想領域的許多問題,采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往往更能打動人心,因而效果會更好。
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支持和補充。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無論是情感教育、性格教育還是挫折教育,都與學生的生活有著天然的聯系,直接反映了學生的心理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擴充和完善了德育所需要的目標和內容,以其自身的優勢彌補了德育的不足。
三、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一)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環境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學校應該花大力量進行校園文化建設,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營造健康向上的環境氛圍,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培養他們陽光自信的心態,情緒積極向上。定期舉辦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有助于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健康愉悅的情緒特征。
(二)舉辦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普及心理知識,幫助學生掌握有效的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使其在實際生活中能夠運用學到的知識有效進行自我心理調節。既要注重心理知識的普及,又要講究實際的可操作性,增加實際演練環節的比重,如在課堂上通過角色扮演的實際演練活動,開發他們的心智潛能,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性,促使他們身心健康全面的發展。舉辦心理知識專題講座,應做到對象明確,針對性強,易為學生所接受和喜歡,因而有助于加深學生對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認識和對相關知識的理解,便于他們進行自我心理調節。
(三)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各科教學中。各科教學本身都包含有心理教育的內容,教師在備課時根據各科特點,可以適當的加入心理教育的內容,可以使授課內容更加深入,內涵豐富。如可以在語文教學中加入對學生情感教育的內容,可以在體育課中加入挫折教育的內容,比如長跑可以鍛煉學生的毅力和抗挫折能力。在各學科教學中有意加入心理素質教育的內容,不但可以擴展心理教育的范圍,也有利于各學科教育質量的提高。因此,教師在傳授知識過程中,要考慮學生的心理需求,從學生心理特點出發,把知識和技能升華為學生的思想觀點和人生價值,可以使他們終生受益。
(四)合理發泄或轉移不良情緒。讓他們在娛樂之中使心理壓力得以排遣,心靈得到熏陶,春風化雨,潛移默化的形成積極的思想價值觀,使自我心理調節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在無形中得到提高。
總之,心理健康教育對德育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為德育工作的健康和諧發展發揮著獨特的優勢。學校德育中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為德育的有效實施奠定思想基礎。